【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防止水質污染的間接排水裝置,屬于防水質污染
技術介紹
為了調節水量變化,并儲存事故用水,工廠通常會在廠區內設置貯水池及加壓泵站。一般情況下,生產、生活用水采用一套供水系統,生產水及生活水均儲存在貯水池內。貯水池通常分為兩格,其中一格清洗檢修時,另一格可正常使用,以保證廠區的用水需求。貯水池需設置進水管、放空管、溢流管。進水管保證貯水池的正常補水,以滿足廠區的用水需求;放空管在水池需要清洗檢修時可將貯水池內的水完全排除,以便于人工進行清洗;溢流管用于當進水管的補水量大于用戶的用水量時能及時的將水排除,因此溢流管上不能安裝閥門。由此可見進水管及溢流管主要在水池正常運行時工作,而放空管主要在水池清洗檢修時工作。通常情況下,溢流管從水池引出后進入排水檢查井,之后進入廠區生產廢水管網,最后進入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廠區生產廢水管網平時主要收集各車間零星生產廢水、循環水系統排污和溢流水等,生產廢水中通常含有微生物、懸浮物及生產過程中殘留的一些化學物質。溢流管通過排水檢查井與生產廢水管網之間連接,生產廢水管網中產生的污蝕氣體進入貯水池內,造成水質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防止水質污染的間接排水裝置,讓溢流管排水與室外管網不直接連接,防止水質污染。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排水井,排出管連接在排水井的一側,溢流管于排水井的另一側進入排水井的內部后與喇叭口連接,喇叭口的高度需高于室外地面200mm。排水井與溢流管通過一號防水套管連接。排水井與排出管通過二號防水套管連接。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所提供的防止水質污染的間接排水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止水質污染的間接排水裝置,包括:排水井(1),排出管(4)連接在排水井(1)的一側,溢流管(2)于排水井(1)的另一側進入排水井(1)的內部后與喇叭口(3)連接,其特征在于:喇叭口(3)的高度需高于室外地面200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冬梅,
申請(專利權)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