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消防水帶接頭,包括中空結構的接頭本體,所述接頭本體包括圓筒狀的上接頭與下接頭,所述上接頭的上端面沿軸向間隔開有卡槽,所述卡槽內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底端設置有第一磁體,所述上接頭底部位于所述卡槽的下方安裝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第二磁體,所述第一磁體與所述第二磁體的磁極呈相斥狀態,所述下接頭上形配合有卡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方便實用,不需區分公母即可使用,對接方便,一擠壓旋轉即可對接完成,方便作業,不用特殊工具即可迅速進行拆卸,節省了寶貴的時間,且在加工制造過程中,只需一套加工工藝及模具即可成批生產,節省了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消防器具,尤其涉及一種消防水帶接頭。
技術介紹
目前,在消防領域,通常使用的水帶接頭為公母卡口兩種接頭,由于消防一般執行的都是緊急任務,有時由于時間緊迫準備不充分或不仔細,將公母接頭準備成公公或母母接頭,在使用時無法使用,浪費寶貴時間;而且由于有公母之分,在執行任務時,需要先分清公母才能對接,浪費救援時間;另外,在生產加工時加工條件不同,為生產帶來不便,生產效率低且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和拆卸快速的消防·水帶接頭。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消防水帶接頭,包括中空結構的接頭本體,所述接頭本體包括圓筒狀的上接頭與下接頭,所述上接頭的上端面沿軸向間隔開有卡槽,所述卡槽內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底端設置有第一磁體,所述上接頭底部位于所述卡槽的下方安裝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第二磁體,所述第一磁體與所述第二磁體的磁極呈相斥狀態,所述下接頭上形配合有卡箍。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消防水帶接頭進一步包括所述上接頭包括外筒體、中筒體和內筒體,所述外筒體上端面沿軸向間隔開有多個卡槽,相鄰所述卡槽之間為凸起,所述外筒體位于一個卡槽下方設有空腔,所述中筒體與所述內筒體之間開有環形槽。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消防水帶接頭進一步包括所述卡槽包括斜側壁和底壁,所述斜側壁沿長度方向開有滑槽,所述底壁開有縱向通槽和垂直于所述縱向通槽的橫向通槽,所述縱向通槽、橫向通槽與所述滑槽相通,所述滑槽、橫向通槽向下延伸至所述空腔。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消防水帶接頭進一步包括所述環形槽內設有密封圈。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消防水帶接頭進一步包括所述滑塊包括頂面、底面、前側面、后側面、左斜面、右斜面,所述底面設有螺紋槽,所述左斜面由上斜面與下斜面組成,所述下斜面與右斜面平行,所述下斜面的斜度大于上斜面的斜度,所述前側面設有凸臺,所述凸臺的四個側面分別與所述滑塊的頂面、底面、下斜面、右斜面平行,所述凸臺與所述滑塊為一體結構。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消防水帶接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磁體部分橫向延伸出所述底面外。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消防水帶接頭進一步包括所述上接頭的外周面對稱固定有兩個拉手。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消防水帶接頭進一步包括所述下接頭的外周面呈凹凸狀,包括凹陷部和凸起部。本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消防水帶接頭進一步包括所述卡箍由三個弧形圈圍合成圓筒狀,相鄰所述弧形圈的端部通過螺釘連接,所述弧形圈的內側中部設有凹槽。本技術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術結構簡單、方便實用,不需區分公母即可使用,對接方便,一擠壓旋轉即可對接完成,方便作業,不用特殊工具即可迅速進行拆卸,節省了寶貴的時間,且在加工制造過程中,只需一套加工工藝及模具即可成批生產,節省了生產成本。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A的放大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俯視圖;圖5是圖4的B-B向剖視圖;圖6是圖4中C的放大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滑塊的立體圖;圖8是圖7的內部主視圖;圖9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第一磁體的立體圖;附圖說明圖10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第一磁體的俯視圖;圖11是圖10的D-D向剖視圖;圖中1、接頭本體,2、上接頭,3、下接頭,4、卡槽,5、滑塊,6、第一磁體,7、固定座,8、第二磁體,9、卡箍,10、外筒體,11、中筒體,12、內筒體,13、凸起,14、空腔,15、環形槽,16、斜側壁,17、底壁,18、滑槽,19、縱向通槽,20、橫向通槽,21、密封圈,22、頂面,23、底面,24、前側面,25、后側面,26、左斜面,27、右斜面,28、上斜面,29、下斜面,30、凸臺,31、螺紋槽,32、拉手,33、凹陷部,34、凸起部,35、弧形圈,36、螺釘,37、凹槽,38、十字槽沉頭螺釘,39、內六角圓柱頭螺釘,40、錐形孔,41、圓形孔,43、橫向通槽的左壁,44、滑槽的側壁,45、空腔的頂壁,46、凸緣。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I、圖2、圖9、圖10、圖11所示,一種消防水帶接頭,包括中空結構的接頭本體I,所述接頭本體I包括圓筒狀的上接頭2與下接頭3,所述上接頭2的上端面沿軸向間隔開有卡槽4,所述卡槽4內設置有滑塊5,所述滑塊5底端設置有第一磁體6,所述上接頭2底部位于所述卡槽4的下方安裝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上設置有第二磁體8,所述第一磁體6與所述第二磁體8的磁極呈相斥狀態,所述下接頭3上形配合有卡箍9。其中,第一磁體6、第二磁體8具有相同的形狀,第一磁體6、第二磁體8呈長條形,且沿軸向開有相通的錐形孔40和圓形孔41,且第一磁體6、第二磁體8均為永久磁鐵,磁性保持時間長。如圖2所示,所述上接頭2包括外筒體10、中筒體11和內筒體12,中筒體11的上端面低于所述外筒體10的上端面且高于所述內筒體12的上端面。如圖2、圖4、圖5、圖6所示,所述外筒體10上端面沿軸向間隔開有多個卡槽4,本技術優選卡槽4為8個,相鄰所述卡槽4之間為凸起13,所述外筒體10位于一個卡槽4下方設有空腔14,所述中筒體11與所述內筒體12之間開有環形槽15。為了使接頭密封性好,所述環形槽15內設有密封圈21, 該密封圈21可采用丁晴橡膠制成。如圖2、圖3所示,本技術優選所述卡槽4包括斜側壁16和底壁17,所述斜側壁16沿長度方向開有滑槽18,所述底壁17開有縱向通槽19和垂直于所述縱向通槽19的橫向通槽20,橫向通槽20的左壁43具有與所述滑槽18的側壁44相同的斜度,所述縱向通槽19、橫向通槽20與所述滑槽18相通,所述滑槽18、橫向通槽20向下延伸至所述空腔14。如圖7、圖8所示,所述滑塊5包括頂面22、底面23、前側面24、后側面25、左斜面26、右斜面27,所述左斜面26由上斜面28與下斜面29組成,下斜面29與右斜面27平行,下斜面29的斜度大于上斜面28的斜度,所述底面23設有螺紋槽31,所述前側面24設有與所述滑塊5為一體結構的凸臺30,該凸臺的四個側面30A、30B、30C、30D分別與所述滑塊5的頂面22、底面23、下斜面29、右斜面27平行。滑塊5位于橫向通槽20和滑槽18之間,滑塊5的下斜面29的斜度與橫向通槽20的左壁43斜度相同,滑塊5的右斜面27斜度與滑槽18的側壁44斜度相同,滑塊5的下斜面29與橫向通槽20的左壁43貼合,滑塊5的右斜面27與滑槽18的側壁44貼合,所述第一磁體6部分橫向延伸出所述滑塊5的底面23外,該延伸出的部分被空腔14的頂壁45止擋住,滑塊5不再往上滑動。為了便于水帶接頭的移動,所述上接頭2的外周面對稱固定有兩個拉手32。為了便于水帶牢固的連接在下接頭3上,所述下接頭3的外周面呈凹凸狀,包括凹陷部33和凸起部34。所述卡箍9由三個弧形圈35圍合成圓筒狀,相鄰所述弧形圈35的端部通過螺釘36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消防水帶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結構的接頭本體,所述接頭本體包括圓筒狀的上接頭與下接頭,所述上接頭的上端面沿軸向間隔開有卡槽,所述卡槽內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底端設置有第一磁體,所述上接頭底部位于所述卡槽的下方安裝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第二磁體,所述第一磁體與所述第二磁體的磁極呈相斥狀態,所述下接頭上形配合有卡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奕波,謝超,丁世英,孫勇,周世勇,趙會朋,王繼鳳,嚴俊春,謝鷹,陳開緯,程帆,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海倫哲專用車輛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