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余熱熱水爐灶,包括有主體以及設置于主體上的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該加熱裝置位于鍋具置放位的下方,該主體內設置有儲水腔,該儲水腔圍繞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設置,以及,該主體上設置有連通該儲水腔的冷水入口和熱水出口;藉此,通過于主體內設置有儲水腔,利用儲水腔圍繞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設置,使用時,加熱裝置附近的熱量及鍋具置放位附近的熱量傳遞到儲水腔中對冷水進行加熱,使冷水變成熱水,如此充分利用了爐灶的余熱,有效減少了熱量的流失,利于節能環保,同時向外界散發出來的熱量減少了,使得廚房溫度不會升高,利于改善廚房中的烹調作業環境,為長時間處于廚房中工作的人們帶來便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廚房爐具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利于節能環保的余熱熱水爐灶。
技術介紹
爐灶是人們生活中用于烹調食物的主要加熱工具,現有之爐灶的主要結構包括有主體、設置于主體上的加熱裝置和鍋具置放位,加熱裝置為于鍋具置放位的下方,烹調食物 時,將鍋具放置于鍋具置放位上并啟動加熱裝置即可利用加熱裝置加熱鍋具以進行食物烹調。目前的爐灶均為敞開式,S卩加熱裝置及鍋具置放位附近的余熱直接傳遞到主體上并由主體向外界散發,導致熱量大量流失,不利于節能環保,同時散發出來的熱量使得廚房溫度升高,使得廚房中的烹調作業環境變差,給長時間處于廚房中工作的人們帶來很大的困擾。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余熱熱水爐灶,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爐灶不能充分利用余熱導致熱量大量流失并使廚房溫度升高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一種余熱熱水爐灶,包括有主體以及設置于主體上的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該加熱裝置位于鍋具置放位的下方,該主體內設置有儲水腔,該儲水腔圍繞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設置,以及,該主體上設置有連通該儲水腔的冷水入口和熱水出口。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主體包括有底座平臺以及豎向設置于該底座平臺上的柱體,前述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均設置于底座平臺上,該柱體內具有通道,該通道連通鍋具置放位,前述儲水腔同時也圍繞該通道的外壁面設置。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冷水入口設置于底座平臺的側面上,該熱水出口設置于柱體的上端側壁面上。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通道由下往上呈彎曲迂回狀延伸。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主體的底部設置有連通該儲水腔的排污口。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通過于主體內設置有儲水腔,利用儲水腔圍繞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設置,使用時,加熱裝置附近的熱量及鍋具置放位附近的熱量傳遞到儲水腔中對冷水進行加熱,使冷水變成熱水,如此充分利用了爐灶的余熱,有效減少了熱量的流失,利于節能環保,同時向外界散發出來的熱量減少了,使得廚房溫度不會升高,利于改善廚房中的烹調作業環境,為長時間處于廚房中工作的人們帶來便利。為更清楚地闡述本技術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識說明。10、主體11、底座平臺12、柱體121、通道20、鍋具置放位30、加熱裝置101、儲水腔102、冷水入口103、熱水出口104、排污口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I所示,其顯示出了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主體10以及設置于主體10上的鍋具置放位20和加熱裝置30。該加熱裝置30位于鍋具置放位20的下方,該主體10內設置有儲水腔101,該儲水腔101圍繞鍋具置放位和20加熱裝置30設置,以及,該主體10上設置有連通該儲水腔101的冷水入口 102和熱水出口 103。在本實施例中,該主體10包括有底座平臺11以及豎向設置于該底座平臺11上的柱體12,前述鍋具置放位20和加熱裝置30均設置于底座平臺11上,該柱體12內具有通道121,該通道121用于通風、排氣或排煙,該通道121連通鍋具置放位20,前述儲水腔101同時也圍繞該通道121的外壁面設置,同時,該通道121由下往上呈彎曲迂回狀延伸,以此延長排氣或排煙的行程,使得更多的熱量往主體10內的儲水腔101中傳遞,減少熱量損失;以及,前述冷水入口 102設置于底座平臺11的側面上,該熱水出口 103設置于柱體12的上端側壁面上;另外,該主體10的底部設置有連通該儲水腔101的排污口 104,通過設置有該排污口 104可將儲水腔101的污物排出,以便對儲水腔101進行清洗。詳述本實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時,首先,通過冷水入口 102往儲水腔101注滿水;然后將鍋具置于鍋具置放位20并啟動加熱裝置30,利用加熱裝置30對鍋具加熱進行烹調食物,在烹調食物的過程中,加熱裝置30附近的熱量、鍋具置放位20附近的熱量及通道121附近的熱量傳遞到儲水腔101中對冷水進行加熱,使冷水變成熱水,當需要使用熱水時,打開熱水出口 103即可。本技術的設計重點在于通過于主體內設置有儲水腔,利用儲水腔圍繞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設置,使用時,加熱裝置附近的熱量及鍋具置放位附近的熱量傳遞到儲水腔中對冷水進行加熱,使冷水變成熱水,如此充分利用了爐灶的余熱,有效減少了熱量的流失,利于節能環保,同時向外界散發出來的熱量減少了,使得廚房溫度不會升高,利于改善廚房中的烹調作業環境,為長時間處于廚房中工作的人們帶來便利。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的技術范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余熱熱水爐灶,包括有主體以及設置于主體上的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該加熱裝置位于鍋具置放位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該主體內設置有儲水腔,該儲水腔圍繞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設置,以及,該主體上設置有連通該儲水腔的冷水入口和熱水出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余熱熱水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包括有底座平臺以及豎向設置于該底座平臺上的柱體,前述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均設置于底座平臺上,該柱體內具有通道,該通道連通鍋具置放位,前述儲水腔同時也圍繞該通道的外壁面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余熱熱水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入口設置于底座平臺的側面上,該熱水出口設置于柱體的上端側壁面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余熱熱水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由下往上呈彎曲迂回狀延伸。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余熱熱水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的底部設置有連通該儲水腔的排污口。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余熱熱水爐灶,包括有主體以及設置于主體上的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該加熱裝置位于鍋具置放位的下方,該主體內設置有儲水腔,該儲水腔圍繞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設置,以及,該主體上設置有連通該儲水腔的冷水入口和熱水出口;藉此,通過于主體內設置有儲水腔,利用儲水腔圍繞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設置,使用時,加熱裝置附近的熱量及鍋具置放位附近的熱量傳遞到儲水腔中對冷水進行加熱,使冷水變成熱水,如此充分利用了爐灶的余熱,有效減少了熱量的流失,利于節能環保,同時向外界散發出來的熱量減少了,使得廚房溫度不會升高,利于改善廚房中的烹調作業環境,為長時間處于廚房中工作的人們帶來便利。文檔編號F24C13/00GK202692175SQ20122033884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專利技術者馬碧光 申請人:東莞市馬佳廚爐具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余熱熱水爐灶,包括有主體以及設置于主體上的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該加熱裝置位于鍋具置放位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該主體內設置有儲水腔,該儲水腔圍繞鍋具置放位和加熱裝置設置,以及,該主體上設置有連通該儲水腔的冷水入口和熱水出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碧光,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馬佳廚爐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