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攪拌器,尤其是一種可調角度攪拌器。一種可調角度攪拌器,它包括輪轂和攪拌葉,在所述的輪轂外設置有軸套,所述的軸套上連接有可360°旋轉的聯接板,聯接板通過內六角螺栓連接葉片座,所述的葉片座包括斜角葉片座和平角葉片座,斜角葉片座通過葉片聯接螺釘與斜角葉片連接,平角葉片座通過葉片聯接螺釘與平角葉片連接,所述的斜角葉片和平角葉片相鄰分布。本發明專利技術無需重做輪轂,只須調整葉片與輪轂的軸套就能達到改變攪拌效果的目的(調整角度可達360°)。本發明專利技術尤其在實驗小試裝置中得到廣泛應用,大大降低了科研經費、縮短了實驗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攪拌器,尤其是一種可調角度攪拌器。
技術介紹
攪拌器一般由輪轂、攪拌葉兩部分組成,小直徑攪拌器多數把攪拌葉與輪轂焊接成形,如此制作固定了攪拌葉的水平夾角。如需改變攪拌效果,需相應調整攪拌葉的夾角,只能重做輪轂,費錢又費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基于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無需重做輪轂,只須調整葉片與輪轂的軸套就能達到目的可調角度攪拌器。 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可調角度攪拌器,它包括輪轂和攪拌葉,在所述的輪轂外設置有軸套,所述的軸套上連接有可360°旋轉的聯接板,聯接板通過內六角螺栓連接葉片座,所述的葉片座包括斜角葉片座和平角葉片座,斜角葉片座通過葉片聯接螺釘與斜角葉片連接,平角葉片座通過葉片聯接螺釘與平角葉片連接,所述的斜角葉片和平角葉片相鄰分布。進一步地,所述的斜角葉片包括第一斜角葉片和第二斜角葉片,所述的第一斜角葉片位于第二斜角葉片的上方。進一步地,所述的平角葉片上設置有平衡重量的小平角葉片。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無需重做輪轂,只須調整葉片與輪轂的軸套就能達到改變攪拌效果的目的(調整角度可達360° )。本專利技術尤其在實驗小試裝置中得到廣泛應用,大大降低了科研經費、縮短了實驗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在A-A^方向的剖視圖。圖中1.軸套,2.聯接板,3.內六角螺栓,41.斜角葉片座,42.平角葉片座,5.葉片聯接螺釘,61.斜角葉片,62.平角葉片,611.第一斜角葉片,612.第二斜角葉片,63.小平角葉片。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以下實施例旨在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限定。如圖I 2所示的可調角度攪拌器,它包括輪轂和軸對稱的攪拌葉,在輪轂外設置有軸套1,軸套I上連接有可360°旋轉的聯接板2,聯接板2通過內六角螺栓3連接葉片座,葉片座包括斜角葉片座41和平角葉片座42,斜角葉片座41通過葉片聯接螺釘5與斜角葉片61連接,平角葉片座42通過葉片聯接螺釘5與平角葉片62連接,斜角葉片61和平角葉片62相鄰分布。進一步地,斜角葉片61包括第一斜角葉片611和第二斜角葉612,第一斜角葉片611位于第二斜角葉片612的上方。進一步地,平角葉片62的上方設置有平衡重量的小平角葉片63。由于攪拌葉是對稱的,斜角葉片61和平角葉片62相鄰分布,斜角葉片61有上下結構分布的第一斜角葉片611和第二斜角葉612,為了使攪拌器平衡,平角葉片62的上方設置了相當于配重的小平角葉片63,這樣攪拌器才不會在高速轉動時出現晃動的情況。軸套I上連著的聯接板2可以360°旋轉,聯接板2通過內六角螺栓3連接葉片座,葉片座上又通過葉片聯接螺釘5連接葉片,所以當調整聯接板2的角度,就可以改變攪拌葉的水平夾角從而達到改變攪拌效果的目的。·以上述依據本專利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專利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可調角度攪拌器,它包括輪轂和軸對稱的攪拌葉,在所述的輪轂外設置有軸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套(I)上連接有可360°旋轉的聯接板(2),聯接板(2)通過內六角螺栓⑶連接葉片座,所述的葉片座包括斜角葉片座(41)和平角葉片座(42),斜角葉片座(41)通過葉片聯接螺釘(5)與斜角葉片(61)連接,平角葉片座(42)通過葉片聯接螺釘(5)與平角葉片(62)連接,所述的斜角葉片(61)和平角葉片(62)相鄰分布。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調角度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角葉片¢1)包括第一斜角葉片(611)和第二斜角葉片(612),所述的第一斜角葉片(611)位于第二斜角葉片(612)的上方。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調角度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角葉片¢2)的上方設置有平衡重量的小平角葉片(63)。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攪拌器,尤其是一種可調角度攪拌器。一種可調角度攪拌器,它包括輪轂和攪拌葉,在所述的輪轂外設置有軸套,所述的軸套上連接有可360°旋轉的聯接板,聯接板通過內六角螺栓連接葉片座,所述的葉片座包括斜角葉片座和平角葉片座,斜角葉片座通過葉片聯接螺釘與斜角葉片連接,平角葉片座通過葉片聯接螺釘與平角葉片連接,所述的斜角葉片和平角葉片相鄰分布。本專利技術無需重做輪轂,只須調整葉片與輪轂的軸套就能達到改變攪拌效果的目的(調整角度可達360°)。本專利技術尤其在實驗小試裝置中得到廣泛應用,大大降低了科研經費、縮短了實驗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檔編號B01F15/00GK102895908SQ20111021320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8日專利技術者虞浩明 申請人:虞浩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可調角度攪拌器,它包括輪轂和軸對稱的攪拌葉,在所述的輪轂外設置有軸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套(1)上連接有可360°旋轉的聯接板(2),聯接板(2)通過內六角螺栓(3)連接葉片座,所述的葉片座包括斜角葉片座(41)和平角葉片座(42),斜角葉片座(41)通過葉片聯接螺釘(5)與斜角葉片(61)連接,平角葉片座(42)通過葉片聯接螺釘(5)與平角葉片(62)連接,所述的斜角葉片(61)和平角葉片(62)相鄰分布。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虞浩明,
申請(專利權)人:虞浩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