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步進式磨球連續澆鑄機,它包括機架本體(3)、通過均布在機架上的托輥(9)鋪設在機架上的傳動鏈、以及用于驅動傳動鏈運轉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鏈是由左、右兩條平行鋪設的水平環鏈組成,其中左環鏈是由多個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左半模(8)連接而成,右環鏈是由與左半模數量相等、且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右半模(7)連接而成;在左、右兩條環鏈相互扣合的澆鑄段設置有滾輪式夾緊機構(10);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位于機頭部位的主動鏈輪(1)和位于機尾部分的張緊輪(5),所述主動鏈輪(1)通過間歇運動機構與動力源相連接。(*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鑄造設備,具體說是涉及一種步進式磨球連續澆鑄機。
技術介紹
利用金屬鑄模來生產磨球已被全國的各鑄造廠家所接受,其主要原因是利用金屬鑄模所生產出的磨球不僅具有較高的內在質量同樣也有著良好的表面質量。但傳統的生產鑄模多為單體多腔式結構(即每個鑄模包含有4~8個模腔),也就是說在進行澆鑄時只能單模逐個進行澆鑄,不僅會影響到每爐鋼水的出爐時間,也直接影響到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澆鑄質量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可進行連續澆鑄的步進式磨球連續澆鑄機。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本技術的步進式磨球連續澆鑄機包括機架本體、通過均布在機架上的托輥鋪設在機架上的傳動鏈、以及用于驅動傳動鏈運轉的傳動機構;所述傳動鏈是由左、右兩條平行鋪設的水平環鏈組成,其中左環鏈是由多個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左半模連接而成,右環鏈是由與左半模數量相等、且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右半模連接而成;在左、右兩條環鏈相互扣合的澆鑄段設置有滾輪式夾緊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位于機頭部位的主動鏈輪和位于機尾部分的張緊輪,所述主動鏈輪通過間歇運動機構與動力源相連接。本技術中所采用的間歇運動機構為棘輪機構;所述動力源為由液壓泵驅動的液壓油缸。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優點如下本技術采用垂直分型雙球金屬模作為澆鑄模,并將其左半模逐個相連形成整條流水澆鑄線的左環鏈,將其右半模逐個相連形成整條流水澆鑄線的右環鏈,左、右兩半模在左、右兩環鏈相會處相互扣合形成完整的鑄模;當整條流水澆鑄線在由液壓油缸作為動力源、由棘輪機構帶動鏈輪作為傳動機構的作用下開始進行間歇運動——步進式運動時,即可通過澆鑄漏斗(澆鑄漏斗最好采用具有定量控制功能的澆鑄漏斗)進行步進式連續澆鑄,而定型冷卻后的磨球隨流水線運動至機頭部位左、右兩環鏈的分離回轉處時,將會自動脫離鑄模,落入位于機頭下方的接收裝置內。本技術中左、右兩環鏈的松緊調節可通過位于機尾部分的張緊輪來實現。澆鑄段設置滾輪式夾緊機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左、右兩半模的緊密配合。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不僅具有效率高和澆鑄質量穩定的優點,更主要的是可為大規模、低成本生產磨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中澆鑄模主視圖。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圖5是圖3的B-B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以下將結合實施例(附圖)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2所示,本技術的步進式磨球連續澆鑄機包括機架本體3、通過均布在機架上的托輥9鋪設在機架上的傳動鏈、以及用于驅動傳動鏈運轉的傳動機構;所述傳動鏈是由左、右兩條平行鋪設的水平環鏈組成,其中左環鏈是由多個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左半模8連接而成,右環鏈是由與左半模數量相等、且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右半模7連接而成;在左、右兩條環鏈相互扣合的澆鑄段設置有滾輪式夾緊機構10;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位于機頭部位的主動鏈輪1和位于機尾部分的帶有調節機構6的張緊輪5,所述主動鏈輪1通過棘輪機構與由液壓泵驅動的液壓油缸2組成的動力源相連接。圖中4為澆鑄漏斗。如圖3、4、5所示,本技術中所采用的澆鑄模11為垂直分型雙球金屬模,在左、右兩半模8和7的一側均設置有鉸軸連接孔12。權利要求1.一種步進式磨球連續澆鑄機,它包括機架本體(3)、通過均布在機架上的托輥(9)鋪設在機架上的傳動鏈、以及用于驅動傳動鏈運轉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鏈是由左、右兩條平行鋪設的水平環鏈組成,其中左環鏈是由多個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左半模(8)連接而成,右環鏈是由與左半模數量相等、且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右半模(7)連接而成;在左、右兩條環鏈相互扣合的澆鑄段設置有滾輪式夾緊機構(10);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位于機頭部位的主動鏈輪(1)和位于機尾部分的張緊輪(5),所述主動鏈輪(1)通過間歇運動機構與動力源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步進式磨球連續澆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間歇運動機構為棘輪機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步進式磨球連續澆鑄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為由液壓泵驅動的液壓油缸(2)。專利摘要一種步進式磨球連續澆鑄機,它包括機架本體(3)、通過均布在機架上的托輥(9)鋪設在機架上的傳動鏈、以及用于驅動傳動鏈運轉的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鏈是由左、右兩條平行鋪設的水平環鏈組成,其中左環鏈是由多個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左半模(8)連接而成,右環鏈是由與左半模數量相等、且通過鉸接件逐個相連的右半模(7)連接而成;在左、右兩條環鏈相互扣合的澆鑄段設置有滾輪式夾緊機構(10);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位于機頭部位的主動鏈輪(1)和位于機尾部分的張緊輪(5),所述主動鏈輪(1)通過間歇運動機構與動力源相連接。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不僅具有效率高和澆鑄質量穩定的優點,更主要的是可為大規模、低成本生產磨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文檔編號B22D11/06GK2661339SQ20032011332公開日2004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0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3年11月29日專利技術者郭建華 申請人:郭建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建華,
申請(專利權)人:郭建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