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燃燒系統包括煅燒爐,熱載體爐,火道,煙囪,以及將它們順次連接的煙道,還包括經過所述熱載體爐內并與用熱設備連接的導熱油管道,所述煙道上設置調節煙氣流量的閥門。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燃燒系統中以煙氣通道中設置的閥門代替了煙氣動力裝置,省去了使煙氣流動的動力源,同時也省去了動力源的冷卻系統,整體燃燒系統更加節能,系統的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便捷,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系統維修方便,加工成本降低,真正實現了無動力源、零排放的節能環保的燃燒工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工業用燃燒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爐。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技術中公開了一種利用燃燒產生的煙氣余熱的熱載體爐,專利號為CN95119536.0,它主要技術方法是將鍛燒爐在鍛燒石油焦過程中產生的高溫廢氣通過煙道輸送到熱載體爐中,使熱載體爐得到充分加熱,然后將熱載體爐中被加熱的導熱油通過管道輸送到碳素生產所需的環節。這樣就利用了未燃燒充分的煙氣中的余熱,大大降低了生產中的能耗,也消除了排放的污染問題。但是這種大型的鍋爐系統仍需要動力源推動煙氣在煙道中流動,其動力源為鼓風機,能耗仍然巨大。專利號為CN88212550. 8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無風機氣體燃燒器,其特征是在燃燒器上設置多級吸風筒,高效地將助燃空氣吸入,并通過旋流而達到均勻混合,在噴火口中高速噴出。這樣設置使氣流通道產生的吸力代替了 了鼓風機,節省了能源,但是吸風筒的制造工藝有一定的要求,給生產帶來困難。專利號為CN94227577. 2的專利公開了一種負壓可調式熱風爐,在進風裝置上,設置有風量調節閥,通過調節閥改變進風量和溫度,以適應不同工況的需要,起到節能的作用,但是其主要動力仍來自于吸煙機,沒有從根本上實現無動力自吸風,因此沒有最大程度的節約能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尤其是省去風動力源的高效節能的自吸式煙氣余熱熱載體爐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燃燒系統包括煅燒爐,熱載體爐,火道,煙囪,以及將它們順次連接的煙道,還包括經過所述熱載體爐內并與用熱設備連接的導熱油管道,所述煙道上設置調節煙氣流量的閥門。進一步,與所述煅燒爐和所述熱載體爐連接的煙道一在煙氣入口端設置第一閥門。再進一步,所述煙道一與所述熱載體爐連接的煙氣出口端設置第二閥門。進一步,所述熱載體爐與所述火道之間連接的煙道二上設置第三閥門。進一步,所述火道上設置第四閥門。進一步,所述導熱油管道終端設置導熱油儲槽。進一步,所述導熱油管道上設置循環泵。再進一步,所述循環泵后的導熱油管道上設置熱油過濾器。進一步,所述煙囪外壁覆蓋有保溫層。本專利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燃燒系統中以煙氣通道中設置的閥門代替了煙氣動力裝置,省去了使煙氣流動的動力源,同時也省去了動力源的冷卻系統,整體燃燒系統更加節能,系統的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便捷,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系統維修方便,加工成本降低,真正實現了無動力源、零排放的節能環保的燃燒工藝。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系統結構示意中I、煅燒爐2、煙道一3、熱載體爐4、煙道二5、火道6、煙囪7、導熱油儲槽 8、循環泵9、導熱油管道 101、第一閥門 102、第二閥門 103、第三閥門104、第四閥門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介紹一種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燃燒系統包括煅燒爐1,熱載體爐3,火道5,煙 6,以及將它們順次連接的煙道,還包括經過所述熱載體爐3內并與用熱設備連接的導熱油管道9,所述煙道上設置調節煙氣流量的閥門。與所述煅燒爐I和所述熱載體爐3連接的煙道一 2在煙氣入口端設置第一閥門101,所述煙道一與所述熱載體爐3連接的煙氣出口端設置第二閥門102,所述熱載體爐3與所述火道5之間連接的煙道二 4上設置第三閥門103,所述火道上設置第四閥門104。所述導熱油管道終端設置導熱油儲槽7,所述導熱油管道9上設置循環泵8,所述循環泵后的導熱油管道上設置熱油過濾器。本實例的工作過程以碳素生產過程為例,鍛燒爐I在鍛燒石油焦時均產生大量的碳氫化合物可燃氣體,因此這些碳氫化合物氣體可反過來作為鍛燒石油焦的燃燒源,而無需另外提供加熱能源。這些碳氫化合物經過充分與石油焦燃燒后,產生大量高溫煙氣,其溫度可達900°C以上,流量可達5000m3/h,將這些高溫煙氣通過煙道輸送到熱載體爐3內以加熱其中的導熱油,導熱油通過管道輸送到生產用熱現場,用熱后導熱油又被熱油循環泵8經熱油過濾器過濾后通過管道抽回到熱載體爐3內,如此循環加熱,以提供不間斷的熱源。煙氣經過熱載體爐后進入火道充分燃燒,最后從煙 排出。這一過程中,煙氣在煙道內流動的動力來源于第一至第四閥門在各自煙道位置時調節開度,使煙氣流量變化產生負壓。煙道上多處安裝溫度傳感器,通過調節各個節流閥門的開度,監測傳感器溫度,使煙氣溫度控制在800°C左右,熱油溫度200°C左右,實現整個管道系統內產生負壓,帶動煙氣流動。煙囪增加的保溫層也使得煙囪內煙氣溫度提高,帶來更大的上升力,這樣就可以降低煙囪的高度。當熱載體爐3不工作時,導熱油被送至導熱油儲槽存儲。由于熱載體爐的熱量是由石油焦鍛燒爐產生的煙氣提供的,能源自給,同時又省掉了鼓風機及其冷卻裝置,使整個碳素生產過程的能耗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也大幅降低。此燃燒系統不僅僅適用于碳素生產,同樣可用于其他利用燃燒制得產品的生產。以上對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專利技術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燃燒系統包括煅燒爐,熱載體爐,火道,煙 ,以及將它們順次連接的煙道,還包括經過所述熱載體爐內并與用熱設備連接的導熱油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煙道上設置調節煙氣流量的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與所述煅燒爐和所述熱載體爐連接的煙道一在與所述煅燒爐連接的入口端設置第一閥門。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道一與所述熱載體爐連接的出口端設置第二閥門。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載體爐與所述火道之間連接的煙道二上設置第三閥門。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道上設置第四閥門。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油管道終端設置導熱油儲槽。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熱油管道上設置循環泵。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泵后的導熱油管道上設置熱油過濾器。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囪外壁覆蓋有保溫層。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燃燒系統包括煅燒爐,熱載體爐,火道,煙囪,以及將它們順次連接的煙道,還包括經過所述熱載體爐內并與用熱設備連接的導熱油管道,所述煙道上設置調節煙氣流量的閥門。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燃燒系統中以煙氣通道中設置的閥門代替了煙氣動力裝置,省去了使煙氣流動的動力源,同時也省去了動力源的冷卻系統,整體燃燒系統更加節能,系統的結構更加簡單,操作更加便捷,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系統維修方便,加工成本降低,真正實現了無動力源、零排放的節能環保的燃燒工藝。文檔編號F27D17/00GK102901366SQ2012103698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吸式負壓可調節余熱熱載體燃燒系統,燃燒系統包括煅燒爐,熱載體爐,火道,煙囪,以及將它們順次連接的煙道,還包括經過所述熱載體爐內并與用熱設備連接的導熱油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煙道上設置調節煙氣流量的閥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建疆,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龍匯碳石墨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