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真空中頻鑄造機,旨在提供一種使金屬在無氧狀態下進行熔鑄,以提高鑄件質量和使用壽命的真空中頻鑄造機。在箱體內固定有風冷機構和離心電機,與離心傳動軸連接的離心支架分別與熔鑄盒和平衡調節桿連接。熔鑄盒為倒L型,其凹陷處固定有加熱線圈,在熔鑄盒底部的坩堝孔上設置有凹槽,密封坩堝的外沿固定在坩堝孔凹槽內,密封坩堝內有熔化金屬用坩堝,熔鑄盒內的鑄模槽內固定有鑄模套;在熔鑄盒側壁上有抽真空孔及第一抽真空接頭,熔鑄盒上有帶觀察孔和密封膠墊的上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熔鑄室抽真空,保證金屬的熔鑄處于真空狀態,能避免金屬產生氧化,提高金屬的品質和純度,從而提高鑄件表面質量和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鑄造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真空中頻鑄造機。
技術介紹
目前,在口腔鑄造上風冷離心式鑄造機由于其對金屬液體的澆注力大,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得到廣泛使用。但由于風冷從氣體壓力上為正壓,要實現真空鑄造非常困難,因此,大多在空氣中熔鑄。這樣,金屬在熔化過程中產生氧化,影響金屬的品質和純度,造成鑄件表面質量粗糙,精確度低,產生砂眼、氣孔等,影響產品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金屬在無氧狀態下進行熔鑄,以提高鑄件質量和使用壽命的真空中頻鑄造機。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真空中頻鑄造機,在箱體內固定有風冷機構和離心電機,離心電機與離心傳動軸連接,所述離心傳動軸與離心支架連接,所述離心支架一端連接有熔鑄盒,另一端連接有平衡調節桿,所述平衡調節桿上設置有平衡調節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鑄盒為倒L型,其凹陷處固定有加熱線圈,加熱線圈與中頻電源連接,所述加熱線圈上固定有散熱片,在熔鑄盒底部與加熱線圈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坩堝孔,坩堝孔上設置有凹槽,密封坩堝的外沿固定在坩堝孔凹槽內,所述密封坩堝的下端插入加熱線圈中,所述密封坩堝內設置有熔化金屬用坩堝,與熔化金屬用坩堝的澆口相應位置的熔鑄盒內的鑄模槽內固定有鑄模套;在熔鑄盒側壁上設置有抽真空孔,所述抽真空孔內密封有第一抽真空接頭;密封坩堝外沿與熔鑄盒底部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密封坩堝外沿與熔化金屬用坩堝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壓片,密封壓片與熔化金屬用坩堝澆口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兩個定位柱;所述熔鑄盒上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上設置有與上蓋之間密封的觀察孔,上蓋上固定有密封膠墊,上蓋與熔鑄盒之間通過鎖緊機構鎖緊。在離心傳動軸軸心沿軸向設置有軸向導氣孔,在軸向導氣孔的下端連通有下徑向導氣孔,或者在軸向導氣孔的兩端分別連通有上徑向導氣孔、下徑向導氣孔,與下徑向導氣孔相應的離心傳動軸上固定有動靜轉換盒,所述動靜轉換盒包括盒體,所述盒體與一個或兩個骨架油封連接;所述轉換盒上密封有第二抽真空接頭,所述第二抽真空接頭與氣泵連接;所述第一抽真空接頭通過耐壓膠管與離心傳動軸上徑向導氣孔或軸向導氣孔上端連接。在動靜轉換盒內與下徑向導氣孔相應位置的離心傳動軸上設置有環型凹槽導氣環。所述離心支架由固定片和鎖緊片通過螺桿連接組成。所述鎖緊機構由位于上蓋的鎖緊柱和位于熔鑄盒上的鎖緊把手組成。本技術具有下述優點在保證風冷和離心鑄造的情況下對熔鑄室抽真空,同時充氬氣進行保護,保證金屬的熔鑄處于真空狀態,提高金屬的品質和純度,既能保證金屬液體的澆注力大和對加熱線圈的冷卻,又能避免金屬產生氧化,從而提高鑄件表面質量和精確度,提高鑄件質量和使用壽命。而且,結構簡單,成本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熔鑄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熔鑄盒結構示意圖;圖3為熔鑄盒內部熔鑄部分的位置關系圖;圖4為熔化金屬用坩堝的示意圖;圖5為密封坩堝的示意圖;圖6為密封壓片的示意圖;圖7為熔鑄盒底部坩堝孔處剖視圖;圖8為軸向導氣孔與上、下徑向導氣孔連接的離心傳動軸的剖視圖; 圖9為動靜轉換盒剖視圖;圖10為軸向導氣孔通到離心傳動軸頂部的離心傳動軸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詳細說明。圖1為本技術熔鑄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熔鑄盒結構示意圖,圖3為熔鑄盒內部熔鑄部分的位置關系圖,圖4為熔化金屬用坩堝的示意圖,圖5為密封坩堝的示意圖,圖6為密封壓片的示意圖,圖7為熔鑄盒底部坩堝孔處剖視圖,本技術的真空中頻鑄造機,在箱體內固定有風冷機構和離心電機,離心電機與離心傳動軸10連接,離心傳動軸與離心支架5連接。離心支架可以通過鎖緊手輪6和緊固鎖7與離心傳動軸連接,也可以通過銷釘與離心傳動軸連接。離心支架一端連接有熔鑄盒1,熔鑄盒的大小能放下鑄模和更換坩堝即可。離心支架另一端連接有平衡調節桿8,平衡調節桿上設置有平衡調節輪9。為了結構簡單,離心支架5由固定片14和鎖緊片18通過螺桿17連接組成。其中,熔鑄盒為倒L型,其凹陷15處固定有加熱線圈36,加熱線圈可以通過螺絲22固定在熔鑄盒底部34處,加熱線圈與中頻電源連接。為了散熱的需要,加熱線圈上固定有多個散熱片。在熔鑄盒底部與加熱線圈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坩堝孔23,坩堝孔上設置有凹槽27,密封坩堝37的外沿32固定在坩堝孔凹槽內,密封坩堝37的下端插入加熱線圈36中。密封坩堝內設置有熔化金屬用坩堝30,與熔化金屬用坩堝的澆口38相應的位置的熔鑄盒內的鑄模槽26內固定有鑄模套28,鑄模套內固定有鑄模29。在熔鑄盒側壁上設置有抽真空孔,所述抽真空孔內密封有第一抽真空接頭4。鑄模根據需要分為大中小三種,鑄模套也對應有三種,三種鑄模套外輪廓相同,與熔鑄盒配合,既不松動又取放方便。鑄模套內輪廓分別對應三種鑄模,既要取放方便,離心時又不能松動。密封坩堝外沿32與熔鑄盒底部34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33,密封坩堝外沿32與熔化金屬用坩堝30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壓片31,密封壓片與熔化金屬用坩堝澆口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兩個定位柱44,熔化金屬用坩堝澆口放在兩定位柱之間,以使熔化金屬用坩堝澆口固定。密封壓片通過螺絲24固定在熔鑄盒底部。為了方便取放坩堝、金屬和鑄模,熔鑄盒上設置有上蓋20,為了結構簡單,上蓋與熔鑄盒通過合葉2連接在一起。上蓋上設置有與上蓋之間密封的觀察孔3,上蓋上固定有密封膠墊19,上蓋與熔鑄盒之間通過鎖緊機構16鎖緊,以使熔鑄盒和上蓋之間實現密封。為了結構簡單,鎖緊機構由位于上蓋的鎖緊柱21和位于熔鑄盒上的鎖緊把手25組成。由于真空泵體積較大,離心時如果隨熔鑄盒一起轉動,則初始離心力小,影響鑄造的正常進行。為了使離心時真空泵不一起轉動,采用運動管路和靜止管路連接來實現。具體結構采用兩種方式實現。第一種方式為軸向導氣孔與上、下徑向導氣孔連接圖8為軸向導氣孔與上、下徑向導氣孔連接的離心傳動軸的剖視圖,圖9為動靜轉換盒剖視圖,在離心傳動軸10軸心沿軸向設置有軸向導氣孔39,在軸向導氣孔的兩端分別連通有上徑向導氣孔13、下徑向導氣孔40。當下徑向導氣孔位于離心傳動軸中部時,與下徑向導氣孔相應的離心傳動軸上固定有動靜轉換盒11,動靜轉換盒包括盒體42,盒體的兩端分別與骨架油封41連接。當下徑向導氣孔位于離心傳動軸下端部時,與下徑向導氣孔相應的離心傳動軸上固定有動靜轉換盒11,動靜轉換盒包括盒體42,盒體下端有密封的底,盒體的上端與骨架油封41連接。動靜轉換盒上密封有第二抽真空接頭12,第二抽真空接頭與氣泵連接。第一抽真空接頭4通過耐壓膠管與離心傳動軸上徑向導氣孔13連接,這樣形成連通的氣路。此種方式適應于傳動軸直徑較小的情況。第二種方式為軸向導氣孔通到離心傳動軸頂部圖10為軸向導氣孔通到離心傳動軸頂部的離心傳動軸的剖視圖,在離心傳動軸10軸心沿軸向設置有軸向導氣孔39,軸向導氣孔上端通到軸頂,在軸向導氣孔的下端連通有下徑向導氣孔40。當下徑向導氣孔位于離心傳動軸中部時,與下徑向導氣孔相應的離心傳動軸上固定有動靜轉換盒11,動靜轉換盒包括盒體42,盒體的兩端分別與骨架油封41連接。當下徑向導氣孔位于離心傳動軸下端部時,與下徑向導氣孔相應的離心傳動軸上固定有動靜轉換盒11,動靜轉換盒包括盒體42,盒體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真空中頻鑄造機,在箱體內固定有風冷機構和離心電機,離心電機與離心傳動軸連接,所述離心傳動軸與離心支架連接,所述離心支架一端連接有熔鑄盒,另一端連接有平衡調節桿,所述平衡調節桿上設置有平衡調節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熔鑄盒為倒L型,其凹陷處固定有加熱線圈,加熱線圈與中頻電源連接,所述加熱線圈上固定有散熱片,在熔鑄盒底部與加熱線圈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坩堝孔,坩堝孔上設置有凹槽,密封坩堝的外沿固定在坩堝孔凹槽內,所述密封坩堝的下端插入加熱線圈中,所述密封坩堝內設置有熔化金屬用坩堝,與熔化金屬用坩堝的澆口相應位置的熔鑄盒內的鑄模槽內固定有鑄模套;在熔鑄盒側壁上設置有抽真空孔,所述抽真空孔內蜜蜂有第一抽真空接頭;密封坩堝外沿與熔鑄盒底部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圈,密封坩堝外沿與熔化金屬用坩堝連接處設置有密封壓片,密封壓片與熔化金屬用坩堝澆口相應的位置設置有兩個定位柱;所述熔鑄盒上設置有上蓋,所述上蓋上設置有與上蓋之間密封的觀察孔,上蓋上固定有密封膠墊,上蓋與熔鑄盒之間通過鎖緊機構鎖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孟令義,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愛鑫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2[中國|天津]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