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包括氣體滅火系統、風力發電機機艙風口應急封閉系統以及信息與控制系統,所述氣體滅火系統包括設置消防噴頭以及溫控型滅火劑保溫儲存裝置,所述風力發電機機艙風口應急封閉系統包括填充裝置、通過填充管路與填充裝置連通的軟囊以及控制填充裝置啟閉的控制裝置,所述信息與控制系統包括風電機艙現場控制器以及遠程售后服務系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集火災探測、自動啟動、自動釋放、信息采集與反饋于一體,具有自動恒溫功能,響應準確快速,誤報率低,布置方便,結構可靠,完全不依賴于電力啟動,能有效適應風力發電機組惡劣的工作環境,一旦發電機機艙內部發生火情,可以很快的實現自動滅火,將損失降到最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滅火系統
,特別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氣體滅火系統。
技術介紹
對于造價高昂的風力發電機組來說,一場火災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除了巨額經濟損失以外,對于電網的安全也會造成巨大隱患,其燃燒損壞的風機部件會從高空墜落、飄散,對周邊環境與人員造成安全威脅,機組燃燒產生的各種有毒有害物質也會對大氣與水資源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目前世界各國已相繼制定頒布了多項風力發電機組的防火規范,而在我國不論是風力發電機制造行業還是消防行業均未制定相關的防火設計規范,多年來頻頻發生的風力·發電機艙火災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多數風力發電機組只是在機艙內放置了數具人工滅火器具,對于一個無人值守的風力發電機艙而言,所設人工滅火器具多為擺設,消防安全現狀令人堪憂。為了讓風力發電真正成為清潔、安全、可依賴的能源,消防行業技術人員對風力發電機機艙的防火技術手段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不斷尋覓使風力發電機組的火情、火災做到可控、可測、可防的方法。然而多數風力發電場的工作環境嚴酷惡劣,使消防安全工作存在較大的難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I、艙內工作環境溫度極低溫可達_40°C以下,極高溫可達+50°C以上,會對火災探測和滅火設備的長期可靠運行造成不利影響,風電機艙滅火系統必須具有能夠在特殊的溫度環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2、艙內存在強烈震動,尤其是橫向震動對設備可靠運行有較大影響,要求火災探測和滅火設備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3、艙內存在強電磁場,嚴重影響電器設備的可靠運行,要求火災探測和滅火設備具有良好的抗電磁干擾性能;4、艙內存在種類繁多的各種可燃物品,火災隱患部位多且不確定,火災探測點布置困難;5、葉輪機組高速制動產生煙塵,降低了各種感煙式滅火報警器的報警精度,造成大量誤報,火災探測難度大、費用高;6、艙內具有良好的通風設計,嚴重影響全淹沒滅火方式的效果;7、發電機設備貴重,機艙空間狹小、設備密集、遮擋嚴重、維護、清潔難度大,要求滅火設備小,滅火劑彌散性能好、滅火效率高、次生損害小便于維修和恢復發電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集火災探測、自動啟動、自動釋放、信息采集與反饋于一體,具有自動恒溫功能,響應準確快速,誤報率低,布置方便,結構可靠,完全不依賴于電力啟動,能有效適應風力發電機組惡劣的工作環境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氣體滅火系統。本技術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氣體滅火系統、風力發電機機艙風口應急封閉系統以及信息與控制系統;所述氣體滅火系統包括設置在風力發電機機艙內易著火點的消防噴頭以及設置在風力發電機機艙內的、通過滅火管網分別與各消防噴頭連接的溫控型滅火劑保溫儲存裝置;所述風力發電機機艙風口應急封閉系統包括填充裝置、通過填充管路與填充裝置連通的軟囊以及控制填充裝置啟閉的控制裝置,所述軟囊分別設置在風力發電機機艙內的各通風口處以及風力發電機機艙與其他部件的通風間隙處,當軟囊處于未填充狀態時,軟囊的設置不影響風力發電機機艙的通風狀態,當軟囊處于填充狀態時,軟囊隆起并封閉風力發電機機艙內的各通風口以及風力發電機機艙與其他部件的通風間隙,使風力發電機機艙內處于無對流的封閉狀態; 所述信息與控制系統包括風電機艙現場控制器,所述風電機艙現場控制器通過傳輸線路分別與滅火管網中的壓力傳感器以及風力發電機機艙風口應急封閉系統中控制填充裝置啟閉的控制裝置連接。本技術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所述消防噴頭包括噴頭座,在所述噴頭座下端的出口處設置有感溫閥門,所述感溫閥門由溫控閥和溫控閥感應器組成,所述溫控閥設置于噴頭座下端的出口處,所述溫控閥感應器上端頂在溫控閥下端,溫控閥感應器的下端由連接在噴頭架上的緊頂螺釘支撐,所述噴頭架與噴頭座下部連接。本技術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所述溫控型滅火劑保溫儲存裝置包括滅火劑儲存罐外殼以及置于滅火劑儲存罐外殼內、用于盛裝氣體滅火劑的滅火劑儲存罐內膽,在所述滅火劑儲存罐內膽外周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與溫控器連接,所述滅火劑儲存罐內膽上設置有用于探測滅火劑儲存罐內膽內滅火劑溫度的溫度探測器,所述溫度探測器的輸出端與溫控器的輸入端連接。本技術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在所述滅火劑儲存罐外殼內、加熱裝置與滅火劑儲存罐外殼之間設置有保溫層。本技術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所述滅火劑儲存罐外殼底部與安裝底座連接,在所述安裝底座上設置有至少三個水平調節螺母,所述水平調節螺母間隔均勻布置在安裝底座上。本技術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所述加熱裝置為伴熱帶,所述伴熱帶緊貼在滅火劑儲存罐內膽外表面。本技術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所述軟囊隆起時的形狀與軟囊設置處風力發電機機艙內的各通風口或風力發電機機艙與其他部件的通風間隙處的形狀相匹配。本技術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所述軟囊的充裝接口通過填充管路與填充裝置連通,所述軟囊設置于軟囊封裝袋中,所述軟囊封裝袋通過固定部件固定置于風力發電機機艙內的各通風口處以及風力發電機機艙與其他部件的通風間隙處,當軟囊處于填充狀態時,所述軟囊掙脫軟囊封裝袋的束縛并隆起。本技術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所述填充裝置包括用于儲存填充介質的儲存罐以及設置在儲存罐出口端、與填充管路連接的容器閥,所述容器閥與啟動機構連接,所述啟動機構通過接線端子與控制裝置連接,在所述容器閥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在所述容器閥內設置有安全閥。本技術所述的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所述信息與控制系統還包括遠程售后服務系統,所述遠程售后服務系統通過線路或GPRS將系統狀態信息上傳至控制中心。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術具有非電啟動方式,極大的增強了系統在低溫與強電磁干擾環境中的可靠性。2、本技術具有恒溫型滅火劑儲存裝置,能夠適應風力發電場的低溫工作環境,當儲存裝置內滅火劑溫度低于溫控器預先設定的下限溫度時,通過溫度探測器輸出信號,由溫控器控制加熱裝置工作,當溫度達到預先設定的上限溫度時,加熱裝置停止加熱,從而使滅火劑儲存罐內膽中的滅火劑溫度始終控制在溫控器預先設定的溫度范圍內。3、本技術中的消防噴頭安裝在風力發電機機艙內部容易著火的地點的上方,通過管路與滅火劑儲存機構相聯,對其保護的區域進行監測,實現多點火災探測,提高了火災探測的全面性與可靠性,以溫度感應和氣體膨脹的原理實現自動滅火,一旦發電機機艙內部發生火情溫度升高,可以很快噴放氣體滅火劑,實現自動滅火,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4、本技術通過在風力發電機機艙內的各通風口處以及風力發電機機艙與其他部件的通風間隙處設置可填充的軟囊,當風力發電機機艙內發生火災時,填充裝置接到啟動信號后向與之連通的軟囊內填充介質,使軟囊隆起,達到封閉各通風口及通風間隙的目的,使風力發電機機艙內處于無對流的封閉狀態,保證機艙內滅火劑的滅火濃度和防止復燃的浸滯時間,以確保全淹沒滅火保護方式的滅火效果。5、本技術具有系統信息采集與反饋功能,實現了系統的在線監測;6、本技術能夠迅速響應火情,一旦發電機機艙內部發生火情,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風力發電機機艙專用滅火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氣體滅火系統、風力發電機機艙風口應急封閉系統以及信息與控制系統;所述氣體滅火系統包括設置在風力發電機機艙內易著火點的消防噴頭(1)以及設置在風力發電機機艙內的、通過滅火管網(2)分別與各消防噴頭(1)連接的溫控型滅火劑保溫儲存裝置(3);所述風力發電機機艙風口應急封閉系統包括填充裝置(4)、通過填充管路(5)與填充裝置(4)連通的軟囊(6)以及控制填充裝置(4)啟閉的控制裝置(7),所述軟囊(6)分別設置在風力發電機機艙(8)內的各通風口處以及風力發電機機艙(8)與其他部件的通風間隙處,當軟囊(6)處于未填充狀態時,軟囊(6)的設置不影響風力發電機機艙(8)的通風狀態,當軟囊(6)處于填充狀態時,軟囊(6)隆起并封閉風力發電機機艙(8)內的各通風口以及風力發電機機艙(8)與其他部件的通風間隙,使風力發電機機艙(8)內處于無對流的封閉狀態;所述信息與控制系統包括風電機艙現場控制器(9),所述風電機艙現場控制器(9)通過傳輸線路(10)分別與滅火管網(2)中的壓力傳感器以及風力發電機機艙風口應急封閉系統中控制填充裝置(4)啟閉的控制裝置(7)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映標,張宗勤,李偉,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威特龍消防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