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液壓及機械聯合式駐車裝置,包括制動卡鉗總成,通過液壓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制動卡鉗總成的踏板機構,通過機械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制動卡鉗總成的駐車開關,所述液壓傳動機構中設有用于保持制動卡鉗總成夾緊壓力的電控閥,所述電控閥通過電路接入并受控于所述駐車開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通過駐車開關控制電控閥使活塞容置腔內始終保持高壓狀態,從而使得制動卡鉗總成對位于其中的制動盤保持夾緊或松開,此時即使松開踏板機構,也即解除腳剎,車輛仍然保持駐車狀態,從而保證駕駛者對駐車操作的快捷方便,同時也提高了駐車裝置的可靠性、可移植性和高負荷性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駐車裝置,尤其是一種液壓及機械聯合式駐車裝置。
技術介紹
早期使用的駐車裝置多為手剎駐車,使用者需要手動向上扳緊安裝于車內的手剎車拉柄,使連接于該手剎車拉柄的制動卡鉗總成受到聯動并夾緊制動盤,從而達到駐車的目的。然而,該手剎駐車裝置需要在車內安裝手剎車拉柄和與該手剎車拉柄聯動的鋼絲拉線,如此一來,勢必將造成車輛內部空間浪費,不符合實際使用者對車輛操作便利性及空間舒適性的需求。同時,通過手剎車裝置來控制車輛駐車,那么駕駛者的力度將直接影響車輛駐車效果。為了解決手剎駐車裝置所帶來的問題,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1144514A,公開日是2008年3月19日,名稱為“一種車輛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執行機構”中公開了一種車輛電子·駐車制動系統執行機構,包括傳輸裝置和制動卡鉗總成,傳輸裝置的前殼體和后殼體密封連接,形成半封閉的殼體,傳輸裝置通過螺釘與制動鉗體相連,傳輸裝置的前殼體內裝有直流電機,直流電機的輸出者上裝有小同步帶輪,小同步帶輪通過同步帶與裝在偏心軸一端的大同步帶輪相連,偏心軸靠近大同步帶輪的一端支撐在后殼體上,另一端支撐在輸出內齒輪上,偏心軸的中間偏心段裝有雙聯齒輪,雙聯齒輪靠近大同步帶輪一側的齒輪與安裝在前殼體內的固定內齒輪哨合,雙聯齒輪的另一側齒輪與輸出內齒輪哨合,輸出內齒輪安裝在前殼體內的輸出內齒輪座上并通過花鍵與制動卡鉗總成中的螺桿伸出端相連,螺桿伸出端靠近制動鉗體一側安裝有擋圈,螺桿未伸出端與螺套采用自鎖螺紋配合且位于活塞的非圓孔內,安裝在制動鉗體缸孔內的活塞靠近制動塊總成一側的凹槽與制動塊總成的凸臺配合,兩個制動塊總成在中間安裝有制動盤。該中國專利通過對制動鉗體的控制來實現車輛駐車的實施或解除,操作簡單,且每次駐車制動力的大小一致性好,能適應各種復雜的環境。但是,前述手剎駐車裝置結構單一,可靠性、可移植性和高負荷性均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靠性、可移植性和高負荷性能好的液壓及機械聯合式駐車裝置。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壓及機械聯合式駐車裝置,包括制動卡鉗總成,通過液壓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制動卡鉗總成的踏板機構,通過機械傳動機構驅動所述制動卡鉗總成的駐車開關,所述液壓傳動機構中設有用于保持制動卡鉗總成夾緊壓力的電控閥,所述電控閥通過電路接入并受控于所述駐車開關。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電控閥包括開設有流體通道的閥體、位于所述閥體內的閥芯、及受控于所述駐車開關的閥芯驅動機構,流體通道連通在所述液壓傳動機構的液壓管路中。其中,所述閥芯驅動機構為制動電機,該制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閥芯螺紋配合,且所述閥芯周向限位地設于所述閥體內。所述踏板機構由制動油缸,與所述制動油缸活塞桿聯動的制動踏板,以及與所述制動油缸相連通的儲油壺組成,所述制動油缸以及活塞容置腔連通在所述流體通道的兩端,所述制動卡鉗總成包括帶有活塞容置腔的制動卡鉗本體,位于所述活塞容置腔內的活塞,以及受所述活塞驅動的制動塊。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行車時,該流體通道處于常開狀態,當司機踩下制動踏板時,制動踏板將推動制動油缸的活塞運動,則制動油缸輸出%5將油液壓入制動卡甜本體上的活塞容置腔內,當活塞容置腔內壓力增大,則活塞容置腔內活塞將受油液壓力作用下朝向制動盤運動,由此帶動制動塊對制動盤進行夾緊操作,保證車輛處于駐車狀態。此時再通過駐車開關控制驅動機構中的制動電機工作,制動電機輸出軸上螺紋連接的閥芯在周向限位的情況下開始沿軸向運動,從而實現流體通道關閉。制動卡鉗本體和活塞上分別設有相互夾緊配合的第一制動塊和第二制動塊,由于流體通道內原本保持高壓狀態,則當流體通道被關閉時,處于活塞容置腔內的液壓仍然是高壓狀態,也即活塞上的第二制動塊始終和制動卡鉗本體上第一制動塊保持夾緊狀態,此時即使松開制動踏板,則制動盤始終處于被夾緊狀態,也即車輛將繼續保持駐車狀態。由此,有效保證駐車狀態的可靠性,以及駐車時制動 卡鉗總成始終保持高負荷性。當要解除駐車狀態時,通過駐車開關控制驅動電機解除流體 通道的閉合,制動油缸內壓力恢復正常,也即流體通道內的壓力恢復正常,此時制動卡鉗總成上活塞帶動制動塊恢復原位,也即實現制動卡鉗總成松開制動盤。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電控閥還包括有開設于所述閥體內的穩壓流體通道,所述穩壓流體通道的一端與所述儲油壺管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流體通道相連通且位于所述流體通道流入端和所述閥芯之間,所述穩壓流體通道內還設有穩壓閥芯,以及驅動所述穩壓閥芯閉合或導通所述穩壓流體通道的穩壓閥芯驅動機構。其中,所述穩壓閥芯驅動機構為穩壓制動電機,該穩壓制動電機的輸出軸上開設有外螺紋,所述穩壓閥芯上設有與所述穩壓制動電機輸出軸上外螺紋相適配的內螺紋,所述穩壓閥芯周向限位地安設于所述閥體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行車狀態時,穩壓流體通道始終保持常閉狀態。當通過駐車開關控制制動電機帶動閥芯關閉流體通道后,駐車開關將進一步控制穩壓制動電機帶動穩壓閥芯打開穩壓流體通道,則使得流體通道內高壓油液回流至儲油壺內,如此即使得制動油缸內的油液壓力被釋放,進而使得制動踏板從下壓狀態恢復原位。其中,儲油壺即和制動油缸連通,又和穩壓流體通道相連通,故儲油壺在液壓傳動機構和機械傳動機構中均起到儲存和輸出液壓油的作用。為了減少安裝體積,儲油壺只有一個,且同時與制動油缸和穩壓流體通道相連通。當然,儲油壺還可以為兩個,且分別與制動油缸和穩壓流體通道相連通,從而構成兩套獨立的液壓傳動機構和機械傳動機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機械傳動機構包括與制動卡鉗本體連接的安裝座,該安裝座上安設有驅動電機、與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聯動的行星齒輪,以及與所述行星齒輪輸出軸螺紋配合的制動塊驅動螺母。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駐車開關能控制驅動電機帶動制動塊驅動螺母朝向活塞運動,則施力方向能推動活塞帶動第二制動塊朝向第一制動塊運動,也即實現對于制動盤的夾緊,從而使得車輛處于駐車狀態。當需要解除駐車狀態時,則控制驅動電機反向轉動,使得活塞后退至原始位置,也即第二制動塊和第一制動塊分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制動塊驅動螺母周向限位地插入所述活塞容置腔內,該制動塊驅動螺母與所述活塞容置腔密封配合。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制動塊驅動螺母和制動卡鉗本體密封配合,也即制動塊驅動螺母和活塞容置腔腔壁密封配合,該密封配合為硬密封配合,制動塊驅動螺母插設于活塞容置腔內,則能減少制動塊驅動螺母的安裝空間,從而為原本就不大的制動卡鉗本體節省空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駐車開關控制機械傳動機構驅動制動卡鉗總成夾緊制動盤,且通過駐車開關還可以控制液壓傳動機構驅動制動卡鉗總成夾緊制動盤,從而實現對車輛的駐車。當制動油缸輸出端將壓力輸送至電控閥內,此時電控閥將高負荷的液壓油液傳遞給活塞,活塞帶動制動塊夾緊制動盤,而此時電控閥將繼續使得流體通道內的油液保持高壓狀態,即使松開制動踏板,活塞容置腔內的壓力仍繼續處于高壓狀態并保證制動塊始終夾緊制動盤。若要解除駐車狀態,只需控制駐車開關,一方面實現機械傳動機構解除制動卡鉗總成對制動盤的夾緊,另一方面實現液壓傳動機構中電控閥對流體通道內高 壓狀態的解除。也即本技術可通過駐車開關同時控制機械傳動機構和液壓傳動機構對位于制動卡鉗總成內的制動盤的夾緊或松開,從而保證駕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液壓及機械聯合式駐車裝置,包括制動卡鉗總成(2),通過液壓傳動機構(4)驅動所述制動卡鉗總成(2)的踏板機構(1),通過機械傳動機構(3)驅動所述制動卡鉗總成(2)的駐車開關,其特征是:所述液壓傳動機構(4)中設有用于保持制動卡鉗總成(2)夾緊壓力的電控閥(41),所述電控閥(41)通過電路接入并受控于所述駐車開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剛,王少贈,戴禮強,鄒凌華,吳成明,趙福全,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