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包括底部設有出料通道的料斗、設置在所述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動包裝機工作臺之間的傳送機構。通過設置料斗,使得管材可以集中堆放在料斗內,通過在料斗底部設置出料通道,使得料斗內的管材可以從出料通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從料斗內自動滑出,通過在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動包裝機工作臺之間設置傳送機構,使得從料斗出料通道滑出的管材可以被傳送機構送至管材自動包裝機工作臺,以完成自動取管的工序,方便管材自動包裝機對管材進行包裝。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實現自動取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
本技術涉及管材的包裝技術,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J-U ρ α裝直。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需要對直徑較小的管材進行包裝時,通常是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操作時,先選取預設數量的管材平行放置在一起,在每根管材的兩端套上端蓋;利用捆帶將多根管材捆扎在一起形成單捆管材組;再利用支架通過兩個支點將管材組架起;將包裝袋端部打開并從管材組的一端套上,沿管材組拉動包裝袋直至管材組的另一端。在包裝袋經過·支架時,需要將管材組抬起才能將包裝袋拉動,并且要預估所需包裝袋的長度,將預估長度的包裝袋先通過支架位置;再將管材組放到支架上,繼續將包裝袋向管材組另一端拉動;在包裝袋經過另一支點的支架時需要采用同樣的方式才能通過;然后按照管材組長度切斷包裝袋,并將管材組兩段的包裝袋封口,才完成整個管材的包裝。整個包裝過程,均采用人工操作,效率低;并且很容易造成包裝袋的損壞,影響到整體的外觀。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對多管材進行自動包裝的管材自動包裝機。在管材自動包裝機中需要根據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工作進程進行自動定量取管,而現有技術中沒有這種自動取管裝置,通常是通過人工方式定量取管,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采用人工取管的方式而造成工作效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種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能夠根據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工作進程自動地、連續不斷地向工作臺輸送定量的管材。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包括底部設有出料通道的料斗、設置在所述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動包裝機工作臺之間的傳送機構。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中,所述傳送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出料通道出口和管材自動包裝機工作臺之間的傳送帶和驅動傳送帶運動的傳送驅動器,所述傳送帶上設有定位管材的定位槽。通過設置傳送機構包括傳送帶和傳送驅動器,并在傳送帶上設置定位槽,使得從料斗落下的管材能夠被定位在傳送帶的定位槽內,并通過傳送驅動器帶動傳送帶移動,使得傳送帶上能夠從料斗底部獲取多根管材。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中,所述出料通道的截面形狀與單根管材相匹配,使得出料通道在同一時間僅可通過一根管材。這樣同一時刻只能從一個出料通道向傳送帶落下一根管材,方便控制取管數目。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中,設置傳送帶相對出料通道出口處的距離滿足位于定位槽槽頂的管材不能通過出料通道出口和傳送帶之間的間隙,而位于定位槽槽底的管材能夠通過出料通道出口和傳送帶之間的間隙。這樣,只有管材從出料通道落入定位槽槽底時才能通過傳送帶傳送,而位于定位槽槽頂的管材不能被傳送帶傳送;即傳送帶上的一個定位槽只能從出料通道處取出一根管材,這樣在傳送帶通過出料通道時,保證了每個定位槽上均能取得一根管材,方便通過控制傳送帶的移動距離來統計取管的數目。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中,所述料斗沿傳送機構的傳送方向上的截面形狀設置為V形,所述出料通道位于V形底部。這樣,料斗內的管材能夠自動沿側壁滑動至出料通道處。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中,所述料斗底部設有兩個出料通道,所述料斗沿傳送機構的傳送方向上的截面形狀設置為W形,所述兩個出料通道位于W形底部。這樣,同時有兩個出料通道向傳送帶輸送管材,提高了取管效率。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中,所述出料通道與料斗連接處設有攪動料斗內底部的管材的攪動機構;從而防止管材在出料通道入口處卡死。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中,所述攪動機構包括轉動設置在料斗側壁上且位于出料通道入口處的攪動棍,設置在料斗外側驅動攪動棍轉動的攪動驅動器。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中,所述料斗側壁上設有與所述攪動棍相匹配的攪動缺口,所述攪動棍轉動設置在所述攪動缺口內,所述攪動缺口沿攪動棍軸向的長度小于待處理管材的長度。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中,所述攪動棍為一側設有軸向凸起的滾軸。實施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料斗,使得管材可以集中堆放在料斗內,通過在料斗底部設置出料通道,使得料斗內的管材可以從出料通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從料斗內自動滑出,通過在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動包裝機工作臺之間設置傳送機構,使得從料斗出料通道滑出的管材可以被傳送機構送至管材自動包裝機工作臺,以完成自動取管的工序,方便管材自動包裝機對管材進行包裝。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實現自動取管,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優選實施例的另一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優選實施例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3所示,在本技術所述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優選實施例中,包括料斗10和傳送機構20。其中,料斗10底部設有出料通道11,供料斗10內的管材I滑向傳送機構20 ;傳送機構20設置在料斗10下方和管材自動包裝機工作臺(圖中未示出)之間,以便將從料斗10內滑下的管材I輸送至工作臺進行自動包裝。優選設置傳送機構20包括傳送帶21和傳送驅動器22,其中傳送帶21設置在料斗出料通道出口 Ila和工作臺之間,傳送驅動器22驅動傳送帶21移動;傳送帶21上設有定位管材I的多個定位槽23,優選設置相鄰兩定位槽23的間距相等。在本優選實施例中,優選設有兩條平行設置的傳送帶21,兩傳送帶21有傳送驅動器22驅動同步移動。料斗10設置在兩傳送帶21的上方,料斗10在垂直傳送帶21行進方向上的長度略大于待包裝管材I的長度,料斗10上與傳送帶21行進方向垂直的兩側面傾斜設置,這樣料斗10內的管材I能夠自動滾入料斗10底部的出料通道11。兩傳送帶21之間的間距小于帶包裝管材I的長度,這使得從出料通道11滑出的管材I能夠被兩傳送帶21支撐進行輸送。定位槽23優選設置為V形,使得管材I可被定為在定位槽23內,并隨傳送帶21移動而移動。優選設置出料通道11的截面形狀與單根管材I相匹配,如設置為平行四邊形,其寬度正好與一根管材I的直徑相匹配,使得出料通道11在同一時刻僅可供一根管材I通過。這樣每次從一個出料通道11中僅可滑落一根管材I到傳送帶21上。優選設置傳送帶21相對于出料通道出口 Ila處的距離滿足當傳送帶21上某一 定位槽槽頂23a位于出料通道出口 Ila的正下方時,從出料通道11滑出的管材I正好落在定位槽槽頂23a,此時定位槽槽頂23a到出料通道出口 Ila之間的間隙小于管材I直徑,使得該管材I的一部分仍位于出料通道11內,不能通過出料通道出口 Ila和傳送帶21之間的間隙;當傳送帶21上某一定位槽槽底23b位于出料通道出口 Ila的正下方時,從出料通道11滑出的管材I正好落在定位槽槽底23b內,此時該管材I的頂側邊緣比出料通道出口Ila低,即該管材I完全脫離出料通道11,使得管材I能夠通過出料通道出口 Ila和傳送帶21之間的間隙,并隨傳送帶21移動,達到取管的目的。這樣,每次從每個出料通道11中獲取的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材自動包裝機的取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設有出料通道的料斗、設置在所述料斗下方和管材自動包裝機工作臺之間的傳送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虹賓,梁業興,凌中水,潘瑩,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