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即本工裝的吊鉤居中設于底座頂面,兩個固定撐腳間隔固定設于底座一側,兩個壓蓋間隔設于底座另一側頂面并內側設有滑槽,兩個L形活動撐腳位于底座另一側并短邊插入兩個壓蓋內沿滑槽伸縮,蝸輪蝸桿箱和電機分別設于底座一側并電機轉軸連接蝸輪蝸桿箱輸入軸,絲桿一端連接蝸輪蝸桿箱輸出軸,移動橫梁中心設有螺孔,絲桿擰于移動橫梁的螺孔內,兩根連接桿分別設于移動橫梁兩端與兩個活動撐腳之間,四根銷軸分別設于兩個固定撐腳和兩個活動撐腳的內側。本工裝方便實施鋼管連軋機的吊運翻身作業,避免傳統吊裝方式的缺陷,克服吊裝操作的安全隱患,有效提高吊裝作業的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
技術介紹
鋼管連軋機由于其反復軋制,連續工作,需要定期對其下線修復。由于連軋機重量為13噸,在現場拆裝和內場修復的過程中檢修人員采用吊機對鋼管連軋機實施吊運、翻身作業,通常鋼管連軋機頂面設有四個對稱的吊孔,檢修人員采用鋼絲繩穿入連軋機四個吊孔內通過吊機實施吊裝作業,但由于連軋機吊孔的快口較多,故不利于鋼絲繩的吊裝操作,吊裝過程中吊孔快口易切斷鋼絲繩,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且采用鋼絲繩吊裝嚴重影響連軋機的吊裝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利用本工裝可方便實施鋼管連軋機的吊運、翻身作業,避免了傳統吊裝方式的缺陷,克服了吊裝操作的安全隱患,有效提高了吊裝作業的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包括底座、兩個固定撐腳、兩個L形活動撐腳、兩個壓蓋、兩根連接桿、移動橫梁、絲桿、蝸輪蝸桿箱、電機、吊鉤和四根銷軸,所述吊鉤居中設于所述底座頂面,所述兩個固定撐腳間隔固定設于所述底座一側,所述兩個壓蓋內側設有滑槽并間隔設于所述底座另一側頂面,所述兩個L形活動撐腳位于所述底座另一側并短邊分別插入所述兩個壓蓋內沿壓蓋滑槽伸縮,所述蝸輪蝸桿箱和電機分別設于所述底座一側并電機轉軸連接蝸輪蝸桿箱輸入軸,所述絲桿一端連接所述蝸輪蝸桿箱輸出軸,所述移動橫梁中心設有螺孔,所述絲桿擰于所述移動橫梁的螺孔內,所述兩根連接桿分別位于所述兩個壓蓋內并連接所述移動橫梁兩端與兩個L形活動撐腳的短邊端面,所述四根銷軸分別設于所述兩個固定撐腳和兩個L形活動撐腳的內側。進一步,上述移動橫梁中部為朝向所述蝸輪蝸桿箱的圓弧桿。由于本技術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即本工裝包括底座、兩個固定撐腳、兩個L形活動撐腳、兩個壓蓋、兩根連接桿、移動橫梁、絲桿、蝸輪蝸桿箱、電機、吊鉤和四根銷軸,吊鉤居中設于底座頂面,兩個固定撐腳間隔固定設于底座一側,兩個壓蓋間隔設于底座另一側頂面并內側設有滑槽,兩個L形活動撐腳位于底座另一側并短邊插入兩個壓蓋內沿滑槽伸縮,蝸輪蝸桿箱和電機分別設于底座一側并電機轉軸連接蝸輪蝸桿箱輸入軸,絲桿一端連接蝸輪蝸桿箱輸出軸,移動橫梁中心設有螺孔,絲桿擰于移動橫梁的螺孔內,兩根連接桿分別設于移動橫梁兩端與兩個活動撐腳之間,四根銷軸分別設于兩個固定撐腳和兩個活動撐腳的內側。本工裝可方便實施鋼管連軋機的吊運、翻身作業,避免了傳統吊裝方式的缺陷,克服了吊裝操作的安全隱患,有效提高了吊裝作業的效率。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所示,本技術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包括底座I、兩個固定撐腳2、兩個L形活動撐腳3、兩個壓蓋5、兩根連接桿6、移動橫梁7、絲桿8、蝸輪蝸桿 箱9、電機19、吊鉤4和四根銷軸11,所述吊鉤4居中設于所述底座I頂面,所述兩個固定撐腳2間隔固定設于所述底座I 一側,所述兩個壓蓋5內側設有滑槽并間隔設于所述底座I另一側頂面,所述兩個L形活動撐腳3位于所述底座I另一側并短邊分別插入所述兩個壓蓋5內沿壓蓋滑槽伸縮,所述蝸輪蝸桿箱9和電機10分別設于所述底座I 一側并電機10轉軸連接蝸輪蝸桿箱9輸入軸,所述絲桿8 一端連接所述蝸輪蝸桿箱9輸出軸,所述移動橫梁7中心設有螺孔,所述絲桿8擰于所述移動橫梁7的螺孔內,所述兩根連接桿6分別位于所述兩個壓蓋5內并連接所述移動橫梁7兩端與兩個L形活動撐腳3的短邊端面,所述四根銷軸11分別設于所述兩個固定撐腳2和兩個L形活動撐腳3的內側。進一步,為提高兩個L形活動撐腳3的行程,上述移動橫梁7中部為朝向所述蝸輪蝸桿箱9的圓弧桿。在鋼管連軋機現場吊運時,通過吊機將本工裝吊至鋼管連軋機上方,根據連軋機頂面四個吊孔的間距,啟動電機驅動蝸輪蝸桿箱,蝸輪蝸桿箱帶動絲桿旋轉,絲桿帶動移動橫梁及兩根連接桿將兩個L形活動撐腳在兩個壓蓋內推出,當兩個固定撐腳和兩個L形活動撐腳內側的四根銷軸間距大于連軋機頂面四個吊孔的間距時,通過吊機吊鉤升降將四根銷軸分別對準連軋機頂面的四個吊孔,此時啟動電機反向運轉,蝸輪蝸桿箱帶動絲桿回收,兩個L形活動撐腳回移,四根銷軸分別插入連軋機頂面的四個吊孔內,停止電機鎖住蝸輪蝸桿箱,實現四根銷軸的鎖定,此時通過吊機與底座上吊鉤連接即可實施鋼管連軋機的吊運。在鋼管連軋機內場檢修翻身作業時,與現場吊運類似,僅需采用一個固定撐腳和一個活動撐腳內側的二根銷軸插入連軋機頂面翻身側的二個吊孔,此時通過吊機即可實施鋼管連軋機內場檢修的翻身作業。本工裝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為鋼管連軋機的吊裝作業提供了便利的工器具,極大提高了吊裝作業的效率,同時克服吊裝操作的安全隱患。權利要求1.一種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其特征在于本工裝包括底座、兩個固定撐腳、兩個L形活動撐腳、兩個壓蓋、兩根連接桿、移動橫梁、絲桿、蝸輪蝸桿箱、電機、吊鉤和四根銷軸,所述吊鉤居中設于所述底座頂面,所述兩個固定撐腳間隔固定設于所述底座一側,所述兩個壓蓋內側設有滑槽并間隔設于所述底座另一側頂面,所述兩個L形活動撐腳位于所述底座另一側并短邊分別插入所述兩個壓蓋內沿壓蓋滑槽伸縮,所述蝸輪蝸桿箱和電機分別設于所述底座一側并電機轉軸連接蝸輪蝸桿箱輸入軸,所述絲桿一端連接所述蝸輪蝸桿箱輸出軸,所述移動橫梁中心設有螺孔,所述絲桿擰于所述移動橫梁的螺孔內,所述兩根連接桿分別位于所述兩個壓蓋內并連接所述移動橫梁兩端與兩個L形活動撐腳的短邊端面,所述四根銷軸分別設于所述兩個固定撐腳和兩個L形活動撐腳的內側。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橫梁中部為朝向所述蝸輪蝸桿箱的圓弧桿。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即本工裝的吊鉤居中設于底座頂面,兩個固定撐腳間隔固定設于底座一側,兩個壓蓋間隔設于底座另一側頂面并內側設有滑槽,兩個L形活動撐腳位于底座另一側并短邊插入兩個壓蓋內沿滑槽伸縮,蝸輪蝸桿箱和電機分別設于底座一側并電機轉軸連接蝸輪蝸桿箱輸入軸,絲桿一端連接蝸輪蝸桿箱輸出軸,移動橫梁中心設有螺孔,絲桿擰于移動橫梁的螺孔內,兩根連接桿分別設于移動橫梁兩端與兩個活動撐腳之間,四根銷軸分別設于兩個固定撐腳和兩個活動撐腳的內側。本工裝方便實施鋼管連軋機的吊運翻身作業,避免傳統吊裝方式的缺陷,克服吊裝操作的安全隱患,有效提高吊裝作業的效率。文檔編號B66C1/10GK202704796SQ20122034780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8日專利技術者張協, 李鵬 申請人:上海寶鋼工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管連軋機吊裝專用工裝,其特征在于:本工裝包括底座、兩個固定撐腳、兩個L形活動撐腳、兩個壓蓋、兩根連接桿、移動橫梁、絲桿、蝸輪蝸桿箱、電機、吊鉤和四根銷軸,所述吊鉤居中設于所述底座頂面,所述兩個固定撐腳間隔固定設于所述底座一側,所述兩個壓蓋內側設有滑槽并間隔設于所述底座另一側頂面,所述兩個L形活動撐腳位于所述底座另一側并短邊分別插入所述兩個壓蓋內沿壓蓋滑槽伸縮,所述蝸輪蝸桿箱和電機分別設于所述底座一側并電機轉軸連接蝸輪蝸桿箱輸入軸,所述絲桿一端連接所述蝸輪蝸桿箱輸出軸,所述移動橫梁中心設有螺孔,所述絲桿擰于所述移動橫梁的螺孔內,所述兩根連接桿分別位于所述兩個壓蓋內并連接所述移動橫梁兩端與兩個L形活動撐腳的短邊端面,所述四根銷軸分別設于所述兩個固定撐腳和兩個L形活動撐腳的內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協,李鵬,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鋼工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