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主要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難以處理內部雜質的問題。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包括筒體,該筒體側面中部切線方向還設有加熱液導出管與物料導入管,該筒體上端面設有加熱液導入管且下端面還設有物料導出管,該筒體內部設有螺旋板,該螺旋板內部分別設有被隔斷的加熱液倉與物料倉,所述加熱液倉下端設有貫穿筒體的排污管,且在該加熱液倉的螺旋板口處還設有過濾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實施方便的特點,在保證正常換熱的前提下,實現資源有效利用,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換熱器,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應用于浙青生產中的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螺旋板換熱器的結構比較簡單,螺旋通道的兩端全部焊死。為了提高螺旋板的承壓能力,在板與板之間用定距柱支撐。筒體上的流體進出口為切向接管,它的流體阻力小,雜質容易被沖出。換熱的兩種流體分別流過螺旋板的兩側,其中的一種流體沿螺旋通道由外向內,至中心出口流出;而另一種流體則沿螺旋通道由中心進口,由內向外流出。兩種流體呈純逆流方式流動。螺旋板換熱器最大結構尺寸為板寬1800毫米,外徑1700毫米,傳熱面積250米,板與板之間的距離20毫米。允許最高操作壓力可達2. 5兆帕。 工作溫度由選用的材料而定,材料大多用碳鋼、不銹鋼、鋁、銅和鈦。而現有技術中的螺旋板換熱器對于內部雜質的處理并不理想,很容易被流體內部的雜質所堵塞,而要對螺旋板換熱器內部進行清洗相當不方便,對于生產的影響很大,浪費時間、人工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設備使用的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難以處理內部雜質的問題,在保證正常換熱的前提下,實現資源有效利用,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包括筒體,該筒體側面中部切線方向還設有加熱液導出管與物料導入管,該筒體上端面設有加熱液導入管且下端面還設有物料導出管,該筒體內部設有螺旋板,該螺旋板內部分別設有被隔斷的加熱液倉與物料倉,所述加熱液倉下端設有貫穿筒體的排污管,且在該加熱液倉的螺旋板口處還設有過濾板。進一步的,上述過濾板上端為網狀,下端為實板。再進一步的,上述的加熱液導入管、加熱液導出管、物料導入管、物料導出管以及排污管的端部分別設有法蘭盤。作為優選,上述加熱液導入管、加熱液導出管、物料導入管、物料導出管以及排污管通過焊接與筒體相連接。更進一步的,上述螺旋板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焊接與筒體上下內端面相連。作為優選,上述螺旋板之間還設有用于支撐螺旋板以及固定間距的定距柱。另外,上述筒體下部設有支腳,且該筒體側面上端還焊接有吊耳。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術設有排污管,可以將加熱液中的雜質通過排污管排出循環,能夠更好的避免內部被雜質堵塞;(2)本技術設有過濾板,可以對加熱液中的雜質進行攔截,防止雜質在設備內部進行堆積;(3)本技術在各個管道出分別設有法蘭盤,使得各個管道的固定更加穩固;(4)本技術在螺旋板之間設有定距柱,能夠更好的固定螺旋板以及確定其間距;(5)本技術設有支腳,能夠使其放置更穩固;(6)本技術設有吊耳,使其在移動時更加方便;(7)本技術結構簡單、安裝方便;(8)本技術性價比高,非常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俯視剖面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上述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部件名稱如下I-加熱液導入管,2-物料導出管,3-排污管,4-加熱液導出管,5-物料導入管,6-法蘭盤,7-螺旋板,8-吊耳,9-支腳,10-過濾板,11-筒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實施例如圖1、2所示,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包括筒體11,該筒體11側面中部切線方向還設有加熱液導出管4與物料導入管5,該筒體11上端面設有加熱液導入管I且下端面還設有物料導出管2,該筒體11內部設有螺旋板7,該螺旋板7內部分別設有被隔斷的加熱液倉與物料倉,所述加熱液倉下端設有貫穿筒體11的排污管3,且在該加熱液倉的螺旋板口處還設有過濾板10。所述過濾板10上端為網狀,下端為實板。使用時,加熱液通過過濾板的網狀結構,而雜質無法通過,雜質因重力的作用漸漸下沉至底部,然后將排污管打開將底部沉積的雜質排出即可。所述的加熱液導入管I、加熱液導出管4、物料導入管5、物料導出管2以及排污管3的端部分別設有法蘭盤6。使用時,將兩根管道的法蘭盤固定在一起就可以擁有更高的固定力,更穩固的將兩根管道相固定。所述加熱液導入管I、加熱液導出管4、物料導入管5、物料導出管2以及排污管3通過焊接與筒體11相連接。所述螺旋板7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焊接與筒體11上下內端面相連。所述螺旋板7之間還設有用于支撐螺旋板以及固定間距的定距柱。所述筒體11下部設有支腳9,且該筒體11側面上端還焊接有吊耳8。使用時,吊起吊耳將本技術放置于合適的地方,然后通過支腳支撐固定即可。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技術。權利要求1.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包括筒體(11),該筒體(11)側面中部切線方向還設有加熱液導出管(4 )與物料導入管(5 ),該筒體(11)上端面設有加熱液導入管(I)且下端面還設有物料導出管(2),該筒體(11)內部設有螺旋板(7),該螺旋板(7)內部分別設有被隔斷的加熱液倉與物料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液倉下端設有貫穿筒體(11)的排污管(3),且在該加熱液倉的螺旋板口處還設有過濾板(1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板(10)上端為網狀,下端為實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液導入管(I)、加熱液導出管(4)、物料導入管(5)、物料導出管(2)以及排污管(3)的端部分別設有法蘭盤(6)。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液導入管(I)、加熱液導出管(4)、物料導入管(5)、物料導出管(2)以及排污管(3)通過焊接與筒體(11)相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7)上下兩端分別通過焊接與筒體(11)上下內端面相連。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板(7)之間還設有用于支撐螺旋板以及固定間距的定距柱。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1)下部設有支腳(9)。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11)側面上端焊接有吊耳(8)。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主要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難以處理內部雜質的問題。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包括筒體,該筒體側面中部切線方向還設有加熱液導出管與物料導入管,該筒體上端面設有加熱液導入管且下端面還設有物料導出管,該筒體內部設有螺旋板,該螺旋板內部分別設有被隔斷的加熱液倉與物料倉,所述加熱液倉下端設有貫穿筒體的排污管,且在該加熱液倉的螺旋板口處還設有過濾板。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實施方便的特點,在保證正常換熱的前提下,實現資源有效利用,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文檔編號F28D9/04GK202709826SQ20122028897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專利技術者孫躍勝 申請人:四川國力達燃料油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過濾型螺旋板換熱器,包括筒體(11),該筒體(11)側面中部切線方向還設有加熱液導出管(4)與物料導入管(5),該筒體(11)上端面設有加熱液導入管(1)且下端面還設有物料導出管(2),該筒體(11)內部設有螺旋板(7),該螺旋板(7)內部分別設有被隔斷的加熱液倉與物料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液倉下端設有貫穿筒體(11)的排污管(3),且在該加熱液倉的螺旋板口處還設有過濾板(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躍勝,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國力達燃料油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