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分倉式瀝青預混罐,解決現有技術中預混罐不能保證瀝青得到充分的攪拌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分倉式瀝青預混罐,包括帶進料口和出料口的預混罐,豎直設置在預混罐內且與預混罐轉動連接的攪拌器,以及設置于預混罐上方,且與攪拌器通過傳動鏈相連接的減速電機,在所述預混罐內設置有豎直的隔板,該隔板的形狀與預混罐橫截面形狀相配匹;且所述預混罐內設有加熱管,以及用于固定加熱管的固定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較低,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浙青加工設備,具體是涉及一種分倉式浙青預混罐。
技術介紹
目前,浙青混合料被廣泛應用于高速公路、機場和橋梁等路面施工工程中。浙青混合料是以浙青材料將天然或人工礦物骨料、填充料及各種摻加料等膠結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種人工合成材料。浙青混合攪拌設備的工作方式為間歇性按級配向攪拌鍋內加入經計量的熱骨料、粉料,以及浙青進行攪拌,在規定的時間內混合成符合要求的混合料,生產能力按鍋評定。 預混罐在攪拌浙青時,由于預混罐內空間太大,攪拌浙青不夠充分,使浙青質量達到不到標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分倉式浙青預混罐,解決現有技術中預混罐不能保證浙青得到充分的攪拌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分倉式浙青預混罐,包括帶進料口和出料口的預混罐,豎直設置在預混罐內且與預混罐轉動連接的攪拌器,以及設置于預混罐上方,且與攪拌器通過傳動鏈相連接的減速電機,在所述預混罐內設置有豎直的隔板,該隔板的形狀與預混罐橫截面形狀相配匹;且所述預混罐內設有加熱管,以及用于固定加熱管的固定件。為了保證浙青完全受熱,在所述預混罐底部設有外加熱管。進一步地,在所述預混罐下部還設有放空口。再進一步地,所述預混罐上部還設置有排氣孔。更近一步地,所述攪拌器由攪拌軸和槳葉組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I)本技術設置在預混罐內設有隔板,在攪拌過程中,由于攪拌器的作用使浙青與隔板相撞;浙青在隔板的反作用力下回彈,再次被攪拌器攪拌,保證了浙青得到充分的攪拌,且該隔板將預混罐分成兩個倉體,可實現連續生產浙青;(2)本技術在預混罐下部設置有外加熱管,由于內部加熱管的加熱范圍有限,只能使預混罐中上部的浙青得到充分加熱,而預混罐下部的浙青得不到充分的加熱;由于外加熱管的存在,便能夠使預混罐下部的浙青得到充分的加熱;(3)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于推廣。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側視圖。其中,附圖中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為1-預混罐,2-減速電機,3-隔板,4-攪拌軸,5-槳葉,6-加熱管,7-固定件,8-外加熱管,9-放空口,10-排氣孔,11-進料口,12-出料口。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實施例。實施例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包括帶進料口 11和出料口 12的預混罐1,豎直設置在預混罐I內且與預混罐I轉動連接的攪拌器,以及設置于預混罐I上方,且與攪拌器通過傳動鏈相連接的減速電機2 ;為了使浙青攪拌的更加充分,故在所述預混罐I內設置有豎直的隔板3,該隔板的形狀與預混罐橫截面形狀相配匹,在隔板的作用下,浙青在攪拌過程中 會與隔板相撞,浙青在隔板3的反作用力下反彈,再次被攪拌器攪拌,保證了浙青得到充分的攪拌。為了保證浙青在攪拌過程中加熱更加均勻,更有利于溶合,保證浙青的質量;在所述預混罐I內設有加熱管6,以及用于固定加熱管6的固定件7 ;該加熱管6為盤管且位于預混罐I的內部。為了使浙青在預混罐內加熱充分,防止死角,故在所述預混罐I底部設有外加熱管8,這樣能保證預混罐I底部的浙青得到充分的加熱,使預混罐I內的所有浙青都得到很好的加熱。為了保證在浙青加熱過程中產生的蒸汽順利排出預混罐,故所述預混罐I上部還設置有排氣孔10。進一步地,在所述預混罐I下部還設有放空口 9 ;所述攪拌器由攪拌軸4和槳葉5組成,本實施例在攪拌器上設置三對槳葉,保證了浙青在預混罐內得到充分的攪拌。按照上述實施例,便可很好地實現本技術。權利要求1.分倉式浙青預混罐,包括帶進料口(11)和出料口( 12 )的預混罐(I ),豎直設置在預混罐(I)內且與預混罐(I)轉動連接的攪拌器,以及設置于預混罐(I)上方,且與攪拌器通過傳動鏈相連接的減速電機(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預混罐(I)內設置有豎直的隔板(3),該隔板(3)的形狀與預混 罐(I)橫截面形狀相配匹;且所述預混罐(I)內設有加熱管(6),以及用于固定加熱管(6)的固定件(7)。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分倉式浙青預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混罐(I)底部設有外加熱管(8)。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倉式浙青預混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預混罐(I)下部還設有放空口(9)。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倉式浙青預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預混罐(I)上部還設置有排氣孔(10)。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分倉式浙青預混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器由攪拌軸(4)和槳葉(5)組成。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分倉式瀝青預混罐,解決現有技術中預混罐不能保證瀝青得到充分的攪拌的問題。本技術分倉式瀝青預混罐,包括帶進料口和出料口的預混罐,豎直設置在預混罐內且與預混罐轉動連接的攪拌器,以及設置于預混罐上方,且與攪拌器通過傳動鏈相連接的減速電機,在所述預混罐內設置有豎直的隔板,該隔板的形狀與預混罐橫截面形狀相配匹;且所述預混罐內設有加熱管,以及用于固定加熱管的固定件。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成本較低,適合大規模推廣應用。文檔編號E01C19/10GK202705856SQ2012202889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專利技術者孫躍勝 申請人:四川國力達燃料油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分倉式瀝青預混罐,包括帶進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預混罐(1),豎直設置在預混罐(1)內且與預混罐(1)轉動連接的攪拌器,以及設置于預混罐(1)上方,且與攪拌器通過傳動鏈相連接的減速電機(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預混罐(1)內設置有豎直的隔板(3),該隔板(3)的形狀與預混罐(1)橫截面形狀相配匹;且所述預混罐(1)內設有加熱管(6),以及用于固定加熱管(6)的固定件(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躍勝,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國力達燃料油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