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澆注包包蓋,包括蓋體,其一面蓋合在澆注包的開口處,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設有加強筋和把手;可以實現(xiàn)對澆注包內(nèi)熔融金屬進行保溫的效果,避免由于澆注包中熔融金屬降低而導致的無用工作,并能方便操作,蓋體強度高,使用安全可靠;另蓋體采用耐高溫耐腐蝕的材料制成,可以使保溫效果更理想,且可以免維修,使用壽命長。(*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澆注包,尤其涉及一種可以降低包蓋損壞率,延長包蓋 使用壽命的澆注包包蓋托架。
技術介紹
熔融金屬澆注包指的是一種貯存'、運輸和澆注高溫熔融金屬的容器。熔融金 屬澆注包的外殼由結構鋼板制成,以支撐熔融金屬的重量,其內(nèi)襯覆著耐火材料, 以隔離熔融金屬的熱量。熔融金屬出口位于熔融金屬澆注包的上部,以便于將熔 融金屬澆注到鑄模中,澆注包多為敞開式,沒有包蓋。在冶煉爐中熔化的金屬流 入熔融金屬澆注包中,然后通過運輸裝置(例如吊車、升降機或類似的裝置)送 到澆鑄跨。在此處,熔融金屬從熔融金屬澆注包中流出澆注到多個鑄模中。 一般,一個熔融金屬澆注包中所貯存的熔融金屬可同時澆滿約10至40個鑄模。從熔融金屬由冶煉爐流入熔融金屬澆注包直到熔融金屬完全澆注到鑄模 中大約需要花費10至20分鐘。在此期間熔融金屬溫度下降,以至于有時熔 融金屬的溫度低于澆注所需的最低溫度,從而導致鑄件不合格。為了防止生 產(chǎn)的鑄件不合格,當熔融金屬的溫度低于澆注所需的最低溫度時,即使熔融 金屬澆注包中還剩有熔融金屬,也應中止?jié)沧⒐ぷ鳌H廴诮饘贊沧兴?的熔融金屬必須返回到冶煉爐,以提高其溫度,然后倒入熔融金屬澆注包再 澆注到鑄模中,這些是由于澆注包中熔融金屬降低而導致的無用工作。為了取消將溫度低的熔融金屬重新返回到冶煉爐的這種無用工作,有一 種方法是預先確定熔融金屬的溫降,以便使熔融金屬過熱,然而,這樣為使 熔融金屬過熱需要耗費能量。另外,為解決這種無用工作和需要耗費能量的問題,有采用帶有感應加 熱裝置的熔融金屬澆注包,以期補償熔融金屬的溫降,這種方式雖然可以補 償熔融金屬的溫降,但是,需要為每個熔融金屬澆注包提供一個感應加熱裝置,而且將感應加熱裝置和熔融金屬澆注包組合在一起比較繁瑣,而且感應 加熱裝置的耐火材料始終處在高溫狀態(tài)下,因此,每天需要維修一次耐火材 料,維修時還需要使電線和冷卻管與感應加熱裝置分開和聯(lián)接,費時費力, 所以并不是理想的設計,仍有改進的必要。再者,現(xiàn)有澆注包的敞開式操作,不可避免熔融金屬的濺出問題,從而 傷及操作人員,因此生產(chǎn)的安全性差。有鑒于此,本技術創(chuàng)作人設計了澆注包包蓋,以期克服現(xiàn)有澆注包 生產(chǎn)過程中存在的缺陷。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產(chǎn)品存在的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 澆注包包蓋,該蓋體一面蓋合在澆注包的開口處,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 設有加強筋和把手,可以實現(xiàn)對澆注包內(nèi)熔融金屬進行保溫的效果,避免由 于澆注包中熔融金屬降低而導致的無用工作,并能方便操作,蓋體強度高, 使用安全可靠;另蓋體采用耐高溫耐腐蝕的材料制成,可以使保溫效果更理 想,且可以免維修,使用壽命長。本技術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本技術澆注包包蓋,其特征在于,包括蓋體,其一面蓋合在澆注包 的開口處,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設有加強筋和把手。前述的澆注包包蓋,其中蓋體的形狀與澆注包開口形狀相同或者相近, 且蓋體面積大于或者等于澆注包開口的面積。前述的澆注包包蓋,其中蓋體是由耐高溫耐腐蝕材料制成,該耐高溫耐 腐蝕材料是陶瓷纖維。前述的澆注包包蓋,其中加強筋為多個,該多個加強筋是分別呈橫向位 置和縱向位置固定在蓋體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上。前述的澆注包包蓋,其中加強筋為兩個,該兩個加強筋呈橫向和縱向連接成T字形體而固定在蓋體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上。 前述的澆注包包蓋,其中加強筋為鋼管或者鋼筋。前述的澆注包包蓋,其中加強筋通過螺栓固定在蓋體背離澆注包開口的 另一面上。前述的澆注包包蓋,其中把手由鋼材制成,且焊接在加強筋上,該加強 筋在背離焊接把手部位的相對側設有加強體。本技術澆注包包蓋的有益效果,其蓋體一面蓋合在澆注包的開口處, 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設有加強筋和把手,可以實現(xiàn)對澆注包內(nèi)熔融金屬 進行保溫的效果,避免由于澆注包中熔融金屬降低而導致的無用工作,節(jié)省人力和工時,提高生產(chǎn)效率;蓋體上設有把手,可以方便操作;蓋體上設有 加強筋,能夠增強蓋體的強度,保證蓋體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外,蓋 體是由耐高溫耐腐蝕材料制成,可以使?jié)沧谋匦Ч永硐耄铱梢?免維修,使用壽命長,成本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澆注包包蓋結構俯視圖。. 圖2為本技術澆注包包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澆注包包蓋立體結構剖示圖。 圖中主要標號說明l蓋體、2加強筋、3螺栓、4把手。具體實施方式參閱圖l、圖2、圖3所示,本^用新型澆注包包蓋,包括蓋體l,其一 面蓋合在澆注包的開口處,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設有加強筋2和把手4。參閱圖l、圖2、圖3所示,本技術澆注包包蓋,其中,蓋體l的形 狀與澆注包開口形狀相同或者相近,且蓋體1面積大于或者等于澆注包開口 的面積;蓋體1是由耐高溫耐腐蝕材料制成,該耐高溫耐腐蝕材料是陶瓷纖維;加強筋2為多個,該多個加強筋2是分別呈橫向位置和縱向位置固定在蓋體1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上;該加強筋2為兩個,兩個加強筋呈橫向 和縱向連接成T字形體而固定在蓋體1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上;該加強筋2為鋼管或者鋼筋;該加強筋2通過螺栓3固定在蓋體1背離澆注包開口 的另二面上;把手4由鋼材制成,且焊接在加強筋2上,該加強筋2在背離 焊接把手4部位的相對側設有加強體(圖中未示)。 實施例一(參閱圖l、圖2、圖3所示)1、 采用市售的陶瓷纖維材料,按照澆注包開口'的形狀制成蓋體,蓋體面 積大于澆注包開口面積,即使蓋體外沿位于澆注包外側。2、 采用市售的04分(外徑20,壁厚1.5)規(guī)格的鋼管,分別截取長度 為900腿和400腿的管體,作為加強筋。3、 采用市售的4分鋼管06冷拔鋼棒規(guī)格的鋼材制成把手4。么將長度為900mm的鋼管的兩端通過螺栓固定在陶瓷纖維材料制成的蓋 體的中部位置,將長度為400mm的鋼管的一端焊接在已經(jīng)固定在蓋體中部位 置的鋼管(長度為900mm)中部,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在蓋體上。5、 將制作的把手4焊接在長度為900mm的鋼管中部,該鋼管背離焊接把 手部位的相對側再焊接220X200X15的一段鋼管,作為加強體,以起到增強 的作用,讓把手4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6、 通過握持把手4可以方便地將包蓋蓋在澆注包開口上或者從澆注包開 .口處取下。賣施例二(參閱圖l、圖2、圖3所示)1、 采用市售的陶瓷纖維材料,按照澆注包開口的形狀制成蓋體,蓋體面 積大于澆注包開口面積,即使蓋體外沿位于澆注包外側。2、 采用市售的04分(外徑20,壁厚1.5)規(guī)格的鋼管,分別截取長度 為900腿和400腿的管體,作為加強筋。3、 采用市售的4分鋼管06冷拔鋼棒規(guī)格的鋼材制成把手4。4、 將長度為400mm的鋼管的一端焊接在長度為900mm的鋼管的中部,形 成一個T字形的加強筋,然后將兩個鋼管的三個自由端分別通過螺栓而固定 在陶瓷纖維材料制成的蓋體的中部位置。5、 將制作的把手4焊接在長度為900mm的鋼管中部,該鋼管背離焊接把 手部位的相對側再焊接220X200X 15的一段鋼管,作為加強體,以起到增強 的作用,讓把手4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6、 通過握持把手4可以方便地將包蓋蓋在澆注包開口上或者從澆注包開 口處取下。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澆注包包蓋,其特征在于,包括蓋體,其一面蓋合在澆注包的開口處,背離澆注包開口的另一面設有加強筋和把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楊躍,郭虎,果玉忠,祖紹亮,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新偉祥工業(yè)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12[中國|天津]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