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換油裝置,至少包括污油管、新油管,以及順次連接的進油口、粗濾芯、抽注機和出油口;所述污油管包括第一污油管和第二污油管,所述新油管包括第一新油管和第二新油管;所述抽注機至少包括油泵、三通閥門、污油通道和新油通道;其中:所述油泵的第一端口連接所述粗濾芯,所述油泵的第二端口與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二端口與所述污油通道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三端口與所述新油通道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所述污油通道的第二端口,以及所述新油通道的第二端口均與所述出油口相連通。由于污油和新油進入不同的通道,從而可降低油品污染,進而解決因油品污染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具體涉及換油裝置。
技術介紹
變壓器有載分接開關采用絕緣油作為絕緣材料。有載分接開關一般每1-2年,或分接變換5000—10000次時,或絕緣油擊穿電壓低于25kV時,需要進行換油。當前電力變壓器有載分接開關換油一般采用單油泵作業,即抽出污油和注入新油都通過同一油泵、同一管路實現。由于,換油時廢油與新油共用同一管路,容易造成油品污染,從而影響有載分接開關的絕緣強度,并造成絕緣油使用壽命減短。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換油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變壓器有載分接開關用換油裝置,至少包括污油管、新油管,以及順次連接的進油口、粗濾芯、抽注機和出油口 ;所述污油管包括第一污油管和第二污油管,所述新油管包括第一新油管和第二新油管;所述抽注機至少包括油泵、三通閥門、污油通道和新油通道;其中所述油泵的第一端口連接所述粗濾芯,所述油泵的第二端口與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一端口相連通; 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二端口與所述污油通道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三端口與所述新油通道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所述污油通道的第二端口,以及所述新油通道的第二端口均與所述出油口相連通。優選的,還包括流速流量傳感器。優選的,所述油泵的第二端口與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一端口之間,還依次設置有相連接的壓力控制器和壓力表。優選的,還包括安裝于所述油泵底部的萬向前輪。優選的,所述新油通道至少包括相連接的單向閥和精濾芯通道。優選的,所述第一污油管和第一新油管的管口處設置有第一自封接口,所述進油口的管口處設置有與所述第一自封接口相配套的第二自封接口;所述第二污油管和第二新油管的管口處設置有第三自封接口,所述出油口的管口處設置有與所述第三自封接口相配套的第四自封接口。優選的,所述粗濾芯具體為不銹鋼粗濾芯,所述精濾芯具體為高校漸密型濾芯。優選的,所述油泵上設置有可進行錯相保護的電源。優選的,所述電源包括第一相序保護器、第二相序保護器、第一熱繼電器、第二熱繼電 器、啟動按鈕、報警燈和啟動按鈕燈。在使用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換油裝置時,在對污油進行抽取時,可將第一污油管與進油口相連接,將第二污油管與出油口相連接,利用三通閥門令污油進入污油通道。而在注入新油時,可將第一新油管與進油口相連接,將第二新油管與出油口相連接,利用三通閥門令新油進入新油通道。由于污油和新油進入不同的通道,從而可降低油品污染,進而解決因油品污染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和描述現有技術和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下面給出了現有技術和本申請具體實施例的附圖。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實施例。圖I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換油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換油裝置抽取污油示意圖;圖3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換油裝置注入新油示意圖;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錯相保護電源中各部件的相互關系,以及其與其他部件之間的關系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的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換油裝置,參見圖1,其至少包括污油管、新油管,以及順次連接的進油口 001、粗濾芯002、抽注機和出油口 008。其中,污油管包括第一污油管和第二污油管,新油管包括第一新油管和第二新油管。污油管、新油管可分別用不同的小提箱存放,存取方便、整潔,增加工作效率。抽注機至少包括油泵003、三通閥門006、污油通道和新油通道;油泵003的第一端口連接粗濾芯002,油泵003的第二端口與三通閥門006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油泵003的底部可加裝萬向前輪,以令移動更加靈活。三通閥門006的第二端口與污油通道的第一端口相連通,三通閥門的第三端口與新油通道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污油通道的第二端口,以及新油通道的第二端口均與出油口相連通。仍請參見圖1,在本申請其他實施例中,油泵003的第二端口與三通閥門006的第一端口之間,還依次設置有相連接的壓力控制器004和壓力表007。作業時,可通過壓力控制器和壓力表對整個換油裝置中進行壓力監測保護,在壓力異常時關閉油泵,從而避免換油裝置中的各組成部分因壓力過高而發生損傷。此外,仍請參見圖I,新油通道可至少包括相連接的單向閥009和精濾芯005,而污油通道可至少包括聯接管路。更具體的,上述粗濾芯002具體可為不銹鋼粗濾芯,而精濾芯005具體可為高校漸密型濾芯。在使用上述換油裝置時,在對污油進行抽取時,請參見圖2,可將第一污油管201與進油口相連接,將第二污油管202與出油口 008的管路端相連接,將三通閥門006切換至污油通道,關閉單向閥009,開啟油泵003,污油沿進油口 001 —粗濾芯002 —油泵003 —壓力控制器004和壓力表007 —三通閥006 —出油口 008的路徑流動。這樣,有載分接開關油室中的污油將通過污油通道抽至廢油桶中。而在注入新油時,參見圖3,將第一新油管301與進油口 001的管路端相連接,將第二新油管302與出油口 008相連接,將三通閥門006切換至新油通道,打開單向閥009,開啟油泵003。則新油將沿進油口 001 —粗濾芯002 —油泵003 —壓力控制器004和壓力表007 —三通閥006 —精濾芯005 —單向閥009 —出油口 008的路徑流動。這樣,新油桶 中的新油可通過新油通道注入至有載分接開關室內。另外,在本申請實施例中,采用粗濾芯和精濾芯對新油進行雙層過濾,從而保證過濾效果可達到要求,并能有效地降低有載分接開關中的絕緣油中的顆粒(水分)和氣泡,從而提高擊穿電壓,并且起到保護油泵以及延長過濾元件的使用壽命的效果。綜上,本申請所提供的換油裝置,可利用三通閥門006令新油進入新油通道,令污油進入污油通道。由于污油和新油進入不同的通道,從而可實現物理隔離,降低油品污染,進而解決因油品污染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現有技術中所采用的管路系開放式塑料皮管。由于塑料皮管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管口易老化,因此經常發生接口處滲油事件。為解決上述問題,在本申請優選的實施例中,在第一污油管201和第一新油管301的管口處可分別設置第一自封接口,而進油口 001的管口處設置有與上述第一自封接口相配套的第二自封接口;同樣的,第二污油管202和第二新油管302的管口處也可分別設置有第三自封接口,出油口 008的管口處可設置有與上述第三自封接口相配套的第四自封接口。上述第一自封接口、第二自封接口的原理類似于公接口與母接口。第一自封接口、第二自封接口配套使用時可實現密封連接,單獨使用時,也可對管口進行密封。而第三自封接口、第四自封接口的原理也與第一自封接口、第二自封接口相類似。由于在管口處加裝了具有密封及自封效果的自封接口,從而減少了滲油事件的發生。上述自封接口具體可為不銹鋼快速轉換接頭,不銹鋼快速轉換接頭具有機工強度高、密封性好的特點。更具體的,上述不銹鋼快速轉換接頭可為不銹鋼球閥。下面將對本申請中的油泵和壓力控制器進行介紹。油泵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換油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污油管、新油管,以及順次連接的進油口、粗濾芯、抽注機和出油口;所述污油管包括第一污油管和第二污油管,所述新油管包括第一新油管和第二新油管;所述抽注機至少包括油泵、三通閥門、污油通道和新油通道;其中:所述油泵的第一端口連接所述粗濾芯,所述油泵的第二端口與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二端口與所述污油通道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所述三通閥門的第三端口與所述新油通道的第一端口相連通;所述污油通道的第二端口,以及所述新油通道的第二端口均與所述出油口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宇峰,錢衛春,劉曉軍,顧凌云,何廷,汪軍,黃江英,王曉沖,徐永均,欒京樺,陸葉明,單榮富,施云欣,
申請(專利權)人:富陽市供電局,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