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細陶瓷粉體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一種以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細陶瓷粉體的方法,屬于膠體化學領(lǐng)域。技術(shù)背景濕法成型是制備陶瓷的一種重要成型工藝,如:凝膠澆注成型、注漿成型、流延成型、注射成型等。這些成型方法對陶瓷漿料的流動性和分散性要求較高,其中用于凝膠澆注成型和流延成型的陶瓷漿料,要求其固含量應該盡可能的高,但是,前提條件是保證漿料的流動性,以便澆注和漿料的轉(zhuǎn)移。另一方面,為了促進陶瓷的燒結(jié)和降低燒結(jié)溫度,研究工作者們普遍使用納米級的陶瓷粉體。而納米陶瓷粉體的分散是較為困難的。如:用于制備透明陶瓷的氧化鋁粉體,最著名的是法國的CR10。在未改性的情況下,漿料的體積分數(shù)只能達到45vol%;同樣用于制備透明陶瓷的納米氧化釔粉體,漿料的體積分數(shù)只能達到46vol%。而僅僅依靠分散劑的作用無法提高納米粉體的分散性及制備高固含量的陶瓷漿料。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為解決超細陶瓷粉體難于分散的問題,本專利技術(shù)提出了一種以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細陶瓷粉體的方法,提高超細陶瓷粉體的分散性,制備流動性好、固含量較高的陶瓷漿料。該方法是將超細陶瓷粉體分散于有機溶劑中,并加入聚氨酯。通過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方式,使聚氨酯在陶瓷粉體顆粒表面得到吸附。加入固化劑后,聚氨酯在粉體顆粒表面形成有機膜層,從而達到改性的目的。具體過程如下:1,將陶瓷粉體分散于有機溶劑中,加入聚氨酯,并使?jié){料充分混合。為使粉體易于分散,可加入分散劑。所述陶瓷粉體包括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及其復合陶瓷。所述聚氨酯可為單組分聚氨酯或雙組分聚氨酯;可以為水性聚氨酯、非水性聚氨酯或改性的聚氨酯;也可以為聚氨酯預聚體或 ...
【技術(shù)保護點】
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細陶瓷粉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1)將陶瓷粉體分散于有機溶劑中,加入聚氨酯,并使?jié){料充分混合。為使粉體易于分散,可加入分散劑,所述陶瓷粉體包括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及其復合陶瓷。所述聚氨酯可為單組分聚氨酯或雙組分聚氨酯;可以為水性聚氨酯、非水性聚氨酯或改性的聚氨酯;也可以為聚氨酯預聚體或異氰酸酯。所述聚氨酯加入量為粉體重量的0.1%~10%,較適宜為0.1~5%,最適宜為0.5%~5%。(2)將混合均勻的陶瓷漿料導入燒杯中,進行攪拌,并加入固化劑或者雙組分聚氨酯的另一組分,也可加入擴鏈劑和交聯(lián)劑。所述混合可以通過球磨、砂磨、回流或攪拌等方式。混合時間不小于30分鐘。所述分散劑為:檸檬酸、聚乙烯亞胺、多元醇、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較適宜為:檸檬酸、聚乙烯亞胺、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最適宜為:檸檬酸、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所述的分散劑加入量為粉體重量的0.1%~3%。最適宜為:0.1%~1%。所述擴鏈劑可選用低分子的二醇或二胺。所述交聯(lián)劑可選用三羥甲基丙烷或季戊四醇。(3)漿料攪拌至少1小時后,對漿料進行干燥處理。
【技術(shù)特征摘要】
1.聚氨酯包裹改性超細陶瓷粉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1)將陶瓷粉體分散于有機溶劑中,加入聚氨酯,并使?jié){料充分混合,為使粉體易于分散,加入分散劑,所述陶瓷粉體包括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及其復合陶瓷,所述聚氨酯為單組分聚氨酯或雙組分聚氨酯、水性聚氨酯、非水性聚氨酯或改性的聚氨酯,(2)所述聚氨酯加入量為粉體重量的0.1%~10%,將混合均勻的陶瓷漿料導入燒杯中,進行攪拌,并加入固化劑或者雙組分聚氨酯的另一組分,加入擴鏈劑和交聯(lián)劑,所述混合通過球磨、砂磨、回流或攪拌方式,混合時間不小于30分鐘,所述分散劑為檸檬酸、聚乙烯亞胺、多元醇、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所述的分散劑加入量為粉體重量的0.1%~3%,所述的擴鏈劑選用低分子的二醇或二胺,所述的交聯(lián)劑選用三羥甲基丙烷或季戊四醇,(3)漿料...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董滿江,薛劍峰,
申請(專利權(quán))人: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