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主要由兩側保溫層、中間保溫層、混凝土層和橫向肋等組成。特征在于,保溫層分為3層,兩側保溫層共兩層,中間保溫層共一層,中間保溫層的厚度為兩側保溫層厚度的2倍。兩側保溫層在兩端設置橫向肋,中間可不設置橫向肋;中間保溫層在兩端不設置橫向肋,在中間設置橫向肋;任何保溫層的橫向肋不得少于兩個。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側面任何點從外側到內側的保溫層厚度不小于總厚度的一半。發泡漿料由干混料和水攪拌而成,干混料主要包括水泥、輕骨料、摻合料、石膏粉和發泡劑。本發明專利技術最大的優點是不采用其它的保溫層就可避免砌塊的非保溫部位的熱橋效應,大大提高建筑物的節能能力,增強保溫隔熱效果,經久耐用,安全防火,有效隔音。施工技術方便、速度快、提高砌筑效率、節約材料、減少運輸量和降低工程造價。砌塊重量輕、整個建筑的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混凝土自保溫砌塊,特別涉及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
技術介紹
砌塊的生產和應用與資源、能源、生態環境及居住狀況有密切的關系。我國新型墻體材料的發展、產品結構調整、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的提高、施工應用技術的完善,都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建材與建筑節能事業的發展,并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產生積極的作用。砌塊建筑作為一種適合我國國情的建筑形式,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抗震性能較為突出;施工技術方便、速度快;對于減輕建筑物自重、提高砌筑效率、節約 材料、減少運輸量和降低工程造價都有重要作用,這無疑有著廣闊的前景。但在砌體結構中,砌塊的熱工性能一直是建筑節能中最大的問題,單一的砌塊墻體在砌塊的非保溫部位、砌筑的灰縫以及芯柱等部位存在熱橋,使保溫效果不理想,節能效果也不突出。因此,隔斷單一保溫砌塊材料的熱橋,提高砌塊的外墻保溫性能,對建筑物的保溫節能和綠色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研究開發的自保溫砌塊有中國專利號201110107200.3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復合自保溫砌塊”專利技術專利;中國專利號201010247051. 6公開了一種名稱為“X形自保溫砌塊”的專利技術專利;中國專利號200910020920. 9公開了一種名稱為“外墻自保溫砌塊”專利技術專利;中國專利號201010210598. 9公開了一種名稱為“泡沫混凝土夾心自保溫砌塊”的專利技術專利;中國專利號200910185178. 7公開了一種名稱為“非同質混凝土復合自保溫砌塊”專利技術專利;中國專利號201010555170. 8公開了一種名稱為“無熱橋格構式自保溫砌塊”的專利技術專利沖國專利號201110277104. 3公開了一種名稱為“輕質粉煤灰多排孔自保溫砌塊”專利技術專利;中國專利號201110364481. O公開了一種名稱為“一種混凝土自保溫砌塊”的專利技術專利。然而一些自保溫砌塊的接縫處的熱橋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I、專利技術目的 為了采用單一的保溫砌塊,不采用其它的保溫層就可避免砌塊的非保溫部位的熱橋效應,提高了外墻的保溫效果,有效地解決了建筑節能的問題。改善砌塊的制造工藝,降低成本,并且提高砌塊的力學性能,能夠適用于不同的自保溫墻體的要求。2、技術方案 I.一種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包括兩側保溫層I、中間保溫層2、混凝土層3和橫向肋4,保溫層分為3層,上下兩側保溫層I和中間保溫層2,中間保溫層2的厚度為兩側保溫層I厚度的2倍,兩側保溫層I在兩端設置橫向肋4,中間保溫層2在兩端不設置橫向肋4,在中間設置橫向肋4;任何保溫層的橫向肋4不得少于兩個,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側面任何點從外側到內側的保溫層厚度不小于總厚度的一半。混凝土層3和橫向肋4采用混凝土 ;兩側保溫層I和中間保溫層2采用發泡漿料。發泡漿料由干混料和水攪拌而成,干混料主要包括水泥、輕骨料、摻合料、石膏粉和發泡劑;水泥為普通娃酸鹽水泥或礦洛娃酸鹽水泥,重量比2(Γ50% ;輕骨料可選用聚苯顆粒或脲醛顆粒,堆積密度6. (Γ12 kg/m3,其重量比為1(Γ30% ;摻合料為二等品及以上要求的粉煤灰,其重量比為1(Γ40% ;石膏粉的重量比為2 5% ;發泡劑的發泡倍數不小于20倍,Ih泡沫的沉降距小于10mm,Ih泌水量小于80ml ;灰水比為1:0. 5 I。2.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制備方法, a.首先制備格構式混凝土砌塊,養護10天; b.制備發泡衆料干混料,加水攪拌發泡; c.采用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側面擋住其端面,進行發泡漿料的澆筑,養護20天。3、優點與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最大的優點是不采用其它的保溫層就可避免砌塊的非保溫部位的熱橋效應,大大提高建筑物的節能能力,增強保溫隔熱效果,經久耐用,安全防火,有效隔音。施工技術方便、速度快、提高砌筑效率、節約材料、減少運輸量和降低工程造價。砌塊重量輕、整個建筑的成本低。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平面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發泡漿料澆筑示意圖。圖中,I為兩側保溫層;2為中間保溫層;3為混凝土層;4為橫向肋。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技術方案和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提出的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如圖I和圖2所示。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包括兩側保溫層I、中間保溫層2、混凝土層3和橫向肋4,保溫層分為3層,上下兩側保溫層I和中間保溫層2,中間保溫層2的厚度為兩側保溫層I厚度的2倍,兩側保溫層I在兩端設置橫向肋4,中間保溫層2在兩端不設置橫向肋4,在中間設置橫向肋4 ;任何保溫層的橫向肋4不得少于兩個,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側面任何點從外側到內側的保溫層厚度不小于總厚度的一半。混凝土層3和橫向肋4采用混凝土 ;兩側保溫層I和中間保溫層2采用發泡漿料。發泡漿料由干混料和水攪拌而成,干混料主要包括水泥、輕骨料、摻合料、石膏粉和發泡劑;水泥為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重量比2(Γ50% ;輕骨料可選用聚苯顆粒或脲醛顆粒,堆積密度6.(T12 kg/m3,其重量比為1(Γ30%;摻合料為二等品及以上要求的粉煤灰,其重量比為1(Γ40% ;石膏粉的重量比為2 5% ;發泡劑的發泡倍數不小于20倍,Ih泡沫的沉降距小于10mm,Ih泌水量小于80ml ;灰水比為1:0. 5 I。采用如下步驟進行制備 a.首先制備格構式混凝土砌塊,養護10天。b.制備發泡漿料干混料,加水攪拌發泡。c.采用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側面擋住其端面,進行發泡漿料的澆筑,養護20天。權利要求1.一種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包括兩側保溫層(I)、中間保溫層(2)、混凝土層(3)和橫向肋(4),其特征在于保溫層分為3層,上下兩側保溫層(I)和中間保溫層(2),中間保溫層(2)的厚度為兩側保溫層(I)厚度的2倍,兩側保溫層(I)在兩端設置橫向肋(4),中間保溫層(2)在兩端不設置橫向肋(4),在中間設置橫向肋(4);任何保溫層的橫向肋(4)不得少于兩個,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側面任何點從外側到內側的保溫層厚度不小于總厚度的一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層(3)和橫向肋⑷采用混凝土 ;兩側保溫層⑴和中間保溫層⑵采用發泡漿料。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發泡漿料由干混料和水攪拌而成,干混料主要包括水泥、輕骨料、摻合料、石膏粉和發泡劑;水泥為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重量比2(Γ50% ;輕骨料可選用聚苯顆粒或脲醛顆粒,堆積密度6.(T12 kg/m3,其重量比為1(Γ30%;摻合料為二等品及以上要求的粉煤灰,其重量比為1(Γ40% ;石膏粉的重量比為2 5% ;發泡劑的發泡倍數不小于20倍,Ih泡沫的沉降距小于10mm, Ih泌水量小于80ml ;灰水比為1:0. 5 I。4.一種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a.首先制備格構式混凝土砌塊,養護10天; b.制備發泡衆料干混料,加水攪拌發泡; c.采用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側面擋住其端面,進行發泡漿料的澆筑,養護20天。全文摘要本項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主要由兩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包括兩側保溫層(1)、中間保溫層(2)、混凝土層(3)和橫向肋(4),其特征在于:保溫層分為3層,上下兩側保溫層(1)和中間保溫層(2),中間保溫層(2)的厚度為兩側保溫層(1)厚度的2倍,兩側保溫層(1)在兩端設置橫向肋(4),中間保溫層(2)在兩端不設置橫向肋(4),在中間設置橫向肋(4);任何保溫層的橫向肋(4)不得少于兩個,格構式發泡漿料自保溫砌塊的側面任何點從外側到內側的保溫層厚度不小于總厚度的一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延年,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建筑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