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河道環保設施領域內的一種浮動式攔污裝置,包括用于遮攔在河道上的柵欄,柵欄有至少一塊,柵欄兩側可活動地連接在相互平行的立柱之間,所述柵欄為可浮動的柵欄;所述立柱下端連接在橫跨河道底部的轉軸上,在轉軸的長度方向上間隔設置有安裝座,所述轉軸與安裝座之間可轉動地相連接,所述安裝座固定在河道底部設置的混凝土基礎上;河道的一側或兩側設置有與河道相隔離的動力室,動力室內設有旋轉驅動機構,轉軸端部伸入動力室內與旋轉驅動機構傳動連接。該裝置通過對柵欄的立起和放倒進行選擇,在需要攔污時進行攔污,柵欄可浮動攔污,其只攔阻水面漂浮物,水生動物的正常活動不受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河道環保設施,特別涉及一種河道攔污裝置。
技術介紹
水生植物的泛濫生長及其他漂浮垃圾的增多,常常給河道行洪、水力發電、船舶航行燈帶來障礙,為攔阻水生植物、漂浮的廢棄物等雜物,現有技術中,有一種攔污柵,其在河道的水面固定設置有柵欄,通過柵欄攔阻水面漂浮物,然后經過人工收集、清理,達到去除雜物、清潔河道的目的。但是,這一做法也會帶來弊端,當上游來水量大,需要大流量行洪時,大量的漂浮物卻阻擋在柵欄處,人工清理速度較慢,滿足不了行洪的要求,從而造成行洪不暢;大量的漂浮物集聚在柵欄處,在水力推動下,形成巨大的推力推擠柵欄,嚴重時會沖毀柵欄,帶來不良后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浮動式攔污裝置,使河道內設置的柵欄隨攔污或行洪的需要進行開關,既能有效攔污,又不影響通航和行洪,同時還可以隨水位的上升和下降自動調節。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浮動式攔污裝置,包括用于遮攔在河道上的柵欄,所述柵欄有至少一塊,柵欄兩側可活動地連接在相互平行的立柱之間,所述柵欄為可浮動的柵欄;所述立柱下端連接在橫跨河道底部的轉軸上,在轉軸的長度方向上間隔設置有安裝座,所述轉軸與安裝座之間可轉動地相連接,所述安裝座固定在河道底部設置的混凝土基礎上;河道的一側或兩側設置有與河道相隔離的動力室,動力室內設有旋轉驅動機構,所述轉軸端部伸入動力室內與旋轉驅動機構傳動連接。該裝置工作時,通過旋轉驅動機構可驅動轉軸轉動,轉軸經立柱帶動柵欄作旋轉運動,柵欄立起時,可遮擋在河道上,實現攔污;柵欄可隨水位的升降而升降,可以始終處于適當的攔污高度,在水位頻繁變化時,也能有效攔污。同時,柵欄不會全部遮攔整個河道斷面,柵欄的下部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允許較大的水生動物穿行,不會影響大型魚類的正常洄游。柵欄放倒時,河道可直接行洪、過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該裝置通過對柵欄的立起和放倒進行選擇,從而實現攔污或直接放水,其選擇靈活,在需要攔污時進行攔污,在行洪或過船時,可直接將柵欄放倒,使上下游直接貫通,尤其在需要大流量行洪時,可保證安全行洪,避免了河道淤塞帶來的一系列安全問題,同時,其只攔阻水面漂浮物,水生動物的正常活動不受影響。柵欄本身可以具有兩種結構,其一,所述柵欄上固定設置有浮體;其二柵欄由浮性材料制成。上述兩技術方案均具有易于實現,制造方便的優點。為便于柵欄浮動,所述立柱上設有開口朝向柵欄的導向槽,柵欄兩側對應插入導向槽中。該技術方案結構簡單,制造方便。還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在立柱上設有開口朝向柵欄的導向槽,在柵欄兩側分別安裝滾輪,所述滾輪伸入導向槽中。該方案可保證柵欄上下運動更加靈活,不易卡阻。為保證立柱和柵欄的整體強度,所述立柱之間設有橫梁。為便于清理垃圾,所述柵欄的上游一側設有垃圾清理裝置。該垃圾清理裝置可以包括連接在鋼索上的齒耙,鋼索兩端分別連接在河道兩側設置的卷繞機構上,河道一側設有桁架,桁架上設有垃圾提升裝置;卷繞機構可拉動鋼索,鋼索帶動齒耙直線運動,將柵欄攔阻的垃圾清理到河道一側,再通過垃圾提升裝置將垃圾提起,放到垃圾清運車上運走。鋼索可設置在升降機構上,通過升降機構實現齒耙的上下位置調整,以保證最佳的清理垃圾的高度。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局部結構的立體圖。其中,I旋轉驅動機構,2鋼索,3混凝土基礎,4安裝座,5轉軸,6動力室,7閘墻,8浮體,9柵欄,9a滾輪,10立柱,IOa導向槽,11橫梁,12升降機構,13提升裝置,14桁架,15卷繞機構,16齒耙。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 一 3所示,為一種浮動式攔污裝置,包括用于遮攔在河道上的柵欄9,柵欄9有若干塊,每塊柵欄9兩側可活動地連接在相互平行的立柱10之間,柵欄9上固定設置有浮體8 ;立柱10下端連接在橫跨河道底部的轉軸5上,在轉軸5的長度方向上間隔設置有安裝座4,轉軸5與安裝座4之間可轉動地相連接,安裝座4固定在河道底部設置的混凝土基礎3上;河道的兩側設置有與河道相隔離的動力室6,動力室6內設有旋轉驅動機構1,轉軸5端部穿過閘墻7伸入動力室6內與旋轉驅動機構I傳動連接。立柱10上設有開口朝向柵欄9的導向槽10a,柵欄9兩側分別安裝有滾輪9a,滾輪9a伸入導向槽IOa中。相鄰立柱10之間設有兩道橫梁11,起加固作用。柵欄9的上游一側設有垃圾清理裝置,該垃圾清理裝置包括連接在鋼索2上的齒耙16,鋼索2兩端分別連接在河道兩側設置的卷繞機構15上,河道一側設有桁架14,桁架14上設有垃圾提升裝置13 ;所述鋼索2設置在升降機構12上。該裝置工作時,通過旋轉驅動機構I可驅動轉軸5轉動,轉軸5經立柱10帶動柵欄9作旋轉運動,柵欄9立起時,可遮擋在河道上,實現攔污;在浮體8的作用下,柵欄9可隨水位的升降而升降,可以始終處于適當的攔污高度,在水位頻繁變化時,也能有效攔污。同時,柵欄9不會全部遮攔整個河道斷面,柵欄9的下部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允許較大的水生動物穿行,不會影響大型魚類的正常洄游。柵欄9放倒時,河道可直接行洪、過船。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專利技術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
技術實現思路
,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例如柵欄可以僅設置有一塊;柵欄兩側可直接插入導向槽中,而不必設置滾輪。柵欄本身可以由浮性材料制成,而并不是不需設置在浮體上。權利要求1.一種浮動式攔污裝置,包括用于遮攔在河道上的柵欄,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欄有至少一塊,柵欄兩側可活動地連接在相互平行的立柱之間,所述柵欄為可浮動的柵欄;所述立柱下端連接在橫跨河道底部的轉軸上,在轉軸的長度方向上間隔設置有安裝座,所述轉軸與安裝座之間可轉動地相連接,所述安裝座固定在河道底部設置的混凝土基礎上;河道的一側或兩側設置有與河道相隔離的動力室,動力室內設有旋轉驅動機構,所述轉軸端部伸入動力室內與旋轉驅動機構傳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浮動式攔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欄上固定設置有浮體。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浮動式攔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欄由浮性材料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浮動式攔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設有開口朝向柵欄的導向槽,柵欄兩側對應插入導向槽中。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浮動式攔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設有開口朝向柵欄的導向槽,所述柵欄兩側分別安裝有滾輪,所述滾輪伸入導向槽中。6.根據權利要求I一 5任意一項所述的浮動式攔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之間設有橫梁。7.根據權利要求I一 5任意一項所述的浮動式攔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欄的上游一側設有垃圾清理裝置。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浮動式攔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清理裝置包括連接在鋼索上的齒耙,鋼索兩端分別連接在河道兩側設置的卷繞機構上,河道一側設有桁架,桁架上設有垃圾提升裝置。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浮動式攔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索設置在升降機構上。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河道環保設施領域內的一種浮動式攔污裝置,包括用于遮攔在河道上的柵欄,柵欄有至少一塊,柵欄兩側可活動地連接在相互平行的立柱之間,所述柵欄為可浮動的柵欄;所述立柱下端連接在橫跨河道底部的轉軸上,在轉軸的長度方向上間隔設置有安裝座,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浮動式攔污裝置,包括用于遮攔在河道上的柵欄,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欄有至少一塊,柵欄兩側可活動地連接在相互平行的立柱之間,所述柵欄為可浮動的柵欄;所述立柱下端連接在橫跨河道底部的轉軸上,在轉軸的長度方向上間隔設置有安裝座,所述轉軸與安裝座之間可轉動地相連接,所述安裝座固定在河道底部設置的混凝土基礎上;河道的一側或兩側設置有與河道相隔離的動力室,動力室內設有旋轉驅動機構,所述轉軸端部伸入動力室內與旋轉驅動機構傳動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家麟,陳文珠,陳文重,
申請(專利權)人:揚州楚門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