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鉆類電動工具,至少包括主軸[8]、套管狀的前殼部件[17]、沖鉆轉換機構、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所述的前殼部件[17]的外圓周表面上設有螺紋,螺母套在所述的前殼部件[17]上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的前殼部件[17]為一體結構,所述的螺母由第一半螺母[6]、第二半螺母[14]對合而成。兩個半螺母可以直接放置在前殼部件上而不需要從前殼部件的端部套入,因此前殼部件可以為一體結構,其機械強度高、同軸度高,機械傳動平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技術涉及一種鉆類電動工具。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鉆類電動工具至少包括主軸、套管狀的前殼部件、沖鉆轉換機構、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外圓周表面上設有螺紋,螺母套在所述的前殼部件上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前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二端凸出部,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后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一端凸出部,由于前殼部件的兩端均是徑向變大狀,螺母不能直接套在前殼部件中部較細處,因此前殼部件由兩個分立部件組成,該兩個部件在中部較細處對接。但是由于前殼部件為兩體結構,因此導致前殼部件的機械強度變差,前殼部件的同軸度也變差,輸出傳動不平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使前殼部件為一體結構,又能使螺母套上前殼部件中部的鉆類電動工具。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鉆類電動工具,至少包括主軸、套管狀的前殼部件、沖鉆轉換機構、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所述的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包括扭力調節罩、扭力彈簧、支撐圈、支撐柱,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外圓周表面上設有螺紋,螺母套在所述的前殼部件上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的扭力調節罩與螺母相連接,扭力彈簧套在前殼部件上,扭力彈簧的兩端部分別頂在螺母上及支撐圈上,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前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二端凸出部,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后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一端凸出部,所述的前殼部件為一體結構,所述的螺母由第一半螺母、第二半螺母對合而成。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兩個半螺母可以直接放置在前殼部件上而不需要從前殼部件的端部套入,因此前殼部件可以為一體結構,其機械強度高、同軸度高,機械傳動平穩。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主剖視圖;附圖2為附圖1的局部放大圖;附圖3為第一半螺母、第二半螺母的左視圖;附圖4為附圖3的B-B方向剖視圖;其中 1、內齒;2、支撐柱;3、支撐圈;4、彈簧;5、扭力彈簧;6、第一半螺母;7、行程調節片;8、主軸;9、沖擊撥叉;10、沖擊調節套;11、沖擊調節罩;12、扭力調節罩;13、斜面;14、第二半螺母;15、動端齒;16、靜端齒;17、前殼部件;18、前殼部件第一端凸出部;19、前殼部件第二端凸出部;20、殼體;具體實施方式參見附圖,一種鉆類電動工具,至少包括主軸8、套管狀的前殼部件17、沖鉆轉換機構、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所述的前殼部件17的外圓周表面上設有螺紋,螺母套在所述的前殼部件17上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的前殼部件17的前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二端凸出部19,所述的前殼部件17的后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一端凸出部18,所述的前殼部件17為一體結構,所述的螺母由第一半螺母6、第二半螺母14對合而成。附圖2中,沖鉆轉換機構包括可轉動的沖擊調節罩11、與沖擊調節罩11鍵連接的可轉動的沖擊撥叉9、與沖擊撥叉9相連接的沖擊調節套10、可沿主軸8的軸心線方向軸向移動的行程調節片7、與彈簧4相接觸的一個動端齒15、一個靜端齒16,當轉動沖擊調節罩11時,沖擊撥叉9與沖擊調節罩11同步轉動,帶動沖擊調節套10同步轉動,使得沖擊調節套10上的斜面13推動行程調節片7軸向移動,從而使得動端齒15可以克服彈簧4的彈力而軸向移動,動端齒15與靜端齒16相接觸時,本專利技術處于沖擊工作狀態,主軸不斷地軸向往復和旋轉運動;動端齒15與靜端齒16相分離時,本專利技術處于轉動的鉆的工作狀態,主軸8只作轉動。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包括可轉動的扭力調節罩12、與扭力調節罩12通過鍵連接的第一半螺母6和第二半螺母14、一端部壓在第一半螺母6和第二半螺母14左端面上的扭力彈簧5、扭力彈簧5的另一端部頂壓的可軸向移動的支撐圈3、支撐圈3頂壓的可軸向移動的支撐柱2、與支撐柱2相接觸的內齒1。當轉動扭力調節罩12時,帶動兩個半螺母同步轉動,使得半螺母沿前殼部件17軸向移動,調節扭力彈簧5作用于支撐圈3上的壓力,使得支撐柱2與內齒1的接觸壓力可調,從而使得電機帶動主軸8的最大輸出扭力可以調節。權利要求1.一種鉆類電動工具,至少包括主軸、套管狀的前殼部件、沖鉆轉換機構、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所述的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包括扭力調節罩、扭力彈簧、支撐圈、支撐柱,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外圓周表面上設有螺紋,螺母套在所述的前殼部件上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的扭力調節罩與螺母相連接,扭力彈簧套在前殼部件上,扭力彈簧的兩端部分別頂在螺母上及支撐圈上,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前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二端凸出部,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后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一端凸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殼部件為一體結構,所述的螺母由第一半螺母、第二半螺母對合而成。全文摘要一種鉆類電動工具,至少包括主軸、套管狀的前殼部件、沖鉆轉換機構、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所述的前殼部件的外圓周表面上設有螺紋,螺母套在所述的前殼部件上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的前殼部件為一體結構,所述的螺母由第一半螺母、第二半螺母對合而成。兩個半螺母可以直接放置在前殼部件上而不需要從前殼部件的端部套入,因此前殼部件可以為一體結構,其機械強度高、同軸度高,機械傳動平穩。文檔編號B23B45/00GK1498708SQ02138550公開日2004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4日專利技術者孔釗, 鐘帆, 孔 釗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鉆類電動工具,至少包括主軸[8]、套管狀的前殼部件[17]、沖鉆轉換機構、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所述的主軸的輸出扭力調節機構包括扭力調節罩[12]、扭力彈簧[5]、支撐圈[3]、支撐柱[2],所述的前殼部件[17]的外圓周表面上設有螺紋,螺母套在所述的前殼部件[17]上并與之螺紋連接,所述的扭力調節罩[12]與螺母相連接,扭力彈簧[5]套在前殼部件[17]上,扭力彈簧[5]的兩端部分別頂在螺母上及支撐圈[3]上,所述的前殼部件[17]的前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二端凸出部[19],所述的前殼部件[17]的后端部設有徑向變大的前殼部件第一端凸出部[1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殼部件[17]為一體結構,所述的螺母由第一半螺母[6]、第二半螺母[14]對合而成。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孔釗,鐘帆,
申請(專利權)人:孔釗,鐘帆,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2[中國|江蘇]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