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展平輥的調整裝置,先將展平輥(1)兩端的轉軸改造為高度和寬度相等的方軸(7),每個方軸均配置有結構相同的調整裝置,調整裝置包含壓蓋(9)、側壓板(10)、墊片(11)、平壓板(13)和方軸座(14),在方軸座深凹槽的底部通過螺釘(12)配裝有平壓板,方軸的兩側端面分別通過螺釘配裝有墊片和側壓板,壓蓋的淺凹槽內通過螺釘配裝有平壓板,方軸座被定位在冷軋機前對應的旋轉機位上,壓蓋通過螺栓(8)固定在方軸座的上部。方軸被固定在調整裝置內,通過墊片厚度的調整可以實現展平輥位置的精度調整,精度調整滿足要求后展平輥的壓下量也能得到保證,提高了后續冷軋的生產效率,拆裝維護非常便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冶金機械設備
,尤其是一種展平輥的調整裝置。
技術介紹
展平輥位于冷軋機前,軋制過程中不同帶材厚度的調整均通過展平輥來調節壓下量,不僅能有效的改善板型、減小內應力分布不均,還可以防止帶材晃動、起皺、穩定張力,同時能阻止軋制油沿帶材表面倒流向開卷機。結合圖1,傳統的展平輥I兩端為轉軸2,轉軸2兩端分別安裝調整套3,然后通過轉軸座6將轉軸2固定在冷軋機前相應位置,通過轉軸座6的轉動來帶動轉軸2的轉動,轉軸2的壓下量通過轉軸座6上下端配置的螺釘4來調整,調整完畢再通過螺母5將螺釘4固定在轉軸座6。但工作時單靠螺釘4的調整無法使展平輥I得到穩定轉動,給后續冷軋生產帶來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設計了一種展平輥的調整裝置,該調整裝置不但結構新穎和安裝方便,而且完全能控制展平輥的壓下量并保證展平輥具有較好的位置精度,拆裝維護非常便利,提高了后續冷軋的生產效率。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展平輥的調整裝置,先將展平輥兩端的轉軸改造為高度和寬度相等的方軸,兩端的方軸均配置有結構相同的調整裝置,每一調整裝置包含壓蓋、側壓板、墊片、平壓板和方軸座,方軸座的上部呈凸臺狀,所述凸臺狀的兩端配置有螺栓孔,所述凸臺狀的正中配置有深凹槽,所述深凹槽的高度和寬度均大于方軸的高度和寬度,所述深凹槽底部配置有油孔,在所述深凹槽的底部通過螺釘配裝有平壓板,平壓板的寬度< 方軸的寬度,方軸的兩側端面分別通過螺釘配裝有墊片和側壓板,墊片和側壓板的高度<方軸兩側端面的高度,方軸的寬度加上兩個側壓板的厚度和兩個墊片的厚度與所述深凹槽的寬度相匹配,壓蓋的下部呈凹槽狀,所述凹槽狀的寬度與所述凸臺狀的寬度相匹配,所述凹槽狀的深度 < 所述凸臺狀的高度,在所述凹槽狀的兩端配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距與所述凸臺狀上螺栓孔的中心距相匹配,并在所述凹槽狀正中配置有淺凹槽,所述淺凹槽的寬度與所述深凹槽的寬度相匹配,在所述淺凹槽內通過螺釘配裝有平壓板,方軸座被定位在冷軋機前對應的旋轉機位上,壓蓋通過螺栓固定在方軸座的上部。上述方軸上配置有注油孔,該注油孔與所述深凹槽底部配置的油孔對接聯通。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產生如下積極效果I、實施本技術前必須先對展平輥兩端的轉軸加以改造為方軸,方軸被固定在調整裝置內,通過墊片厚度的調整可以實現展平輥位置的精度調整,精度調整滿足要求后展平輥的壓下量也能得到保證,提高了后續冷軋的生產效率。2、改造為方軸后的展平輥通過調整裝置的配置使展平輥轉動靈活,展平效果明顯提聞。3、本技術的調整裝置具有結構新穎獨特,調整和安裝方便。4、本技術的調整裝置在拆卸時非常方便,只要打開壓蓋既可吊出展平輥,省時省力。5、由于方軸座上配置有油孔,因此方軸座在轉動時不會產生干摩擦。附圖說明圖I是傳統展平輥調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局部結構展示圖;圖3是圖2的A-A處剖視圖。上述圖中I一展平輥;2—轉軸;3—調整套;4一螺釘;5—螺母;6—轉軸座;7—方軸;8—螺栓;9一壓蓋;10—側壓板;11一墊片;12—螺釘;13—平壓板;14一方軸座。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是一種展平輥的調整裝置。通過調整裝置的配置使展平輥I轉動靈活,展平效果明顯提高,結合圖2,先將展平輥I兩端的轉軸2改造為高度和寬度相等的方軸7,兩端的方軸7均配置有結構相同的調整裝置。結合圖3,本技術的每一調整裝置包含壓蓋9、側壓板10、墊片11、平壓板13和方軸座14,方軸7被固定在調整裝置內,通過墊片11厚度的調整可以實現展平輥I位置的精度調整,精度調整滿足要求后展平輥的壓下量也能得到保證,,提高了后續冷軋的生產效率。方軸座14的上部呈凸臺狀,所述凸臺狀的兩端配置有螺栓孔,所述凸臺狀的正中配置有深凹槽,所述深凹槽的高度和寬度均大于方軸7的高度和寬度,所述深凹槽底部配置有油孔,在所述深凹槽的底部通過螺釘配裝有平壓板13,平壓板13的寬度<方軸7的寬度,方軸7的兩側端面分別通過螺釘12配裝有墊片11和側壓板10,墊片11和側壓板10的高度<方軸7兩側端面的高度,方軸7的寬度加上兩個側壓板10的厚度和兩個墊片11的厚度與所述深凹槽的寬度相匹配,墊片11的厚度可以改變,壓蓋9的下部呈凹槽狀,所述凹槽狀的寬度與所述凸臺狀的寬度相匹配,所述凹槽狀的深度<所述凸臺狀的高度,在所述凹槽狀的兩端配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距與所述凸臺狀上螺栓孔的中心距相匹配,并在所述凹槽狀正中配置有淺凹槽,所述淺凹槽的寬度與所述深凹槽的寬度相匹配,在所述淺凹槽內通過螺釘配裝有平壓板13,方軸座14被定位在冷軋機前對應的旋轉機位上,壓蓋9通過螺栓8固定在方軸座14的上部。本技術的調整裝置具有結構新穎獨特,調整和安裝方便。上述方軸7上配置有注油孔,該注油孔與所述深凹槽底部配置的油孔對接聯通,因此方軸座14在轉動時不會產生干摩擦。本技術的調整裝置在拆卸時非常方便,只要打開壓蓋9既可吊出展平輥1,省時省力。權利要求1.一種展平輥的調整裝置,先將展平輥(I)兩端的轉軸(2)改造為高度和寬度相等的方軸(7),兩端的方軸(7)均配置有結構相同的調整裝置,其特征是每一調整裝置包含壓蓋(9)、側壓板(10)、墊片(11)、平壓板(13)和方軸座(14),方軸座(14)的上部呈凸臺狀,所述凸臺狀的兩端配置有螺栓孔,所述凸臺狀的正中配置有深凹槽,所述深凹槽的高度和寬度均大于方軸(7)的高度和寬度,所述深凹槽底部配置有油孔,在所述深凹槽的底部通過螺釘(12)配裝有平壓板(13),平壓板(13)的寬度<方軸(7)的寬度,方軸(7)的兩側端面分別通過螺釘配裝有墊片(11)和側壓板(10),墊片(11)和側壓板(10)的高度<方軸(7)兩側端面的高度,方軸(7)的寬度加上兩個側壓板(10)的厚度和兩個墊片(11)的厚度與所述深凹槽的寬度相匹配,壓蓋(9)的下部呈凹槽狀,所述凹槽狀的寬度與所述凸臺狀的寬度相匹配,所述凹槽狀的深度 < 所述凸臺狀的高度,在所述凹槽狀的兩端配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距與所述凸臺狀上螺栓孔的中心距相匹配,并在所述凹槽狀正中配置有淺凹槽,所述淺凹槽的寬度與所述深凹槽的寬度相匹配,在所述淺凹槽內通過螺釘配裝有平壓板(13),方軸座(14)被定位在冷軋機前對應的旋轉機位上,壓蓋(9)通過螺栓(8)固定在方軸座(14)的上部。2.如權利要求I所述展平輥的調整裝置,其特征是方軸(7)上配置有注油孔,該注油孔與所述深凹槽底部配置的油孔對接聯通。專利摘要一種展平輥的調整裝置,先將展平輥(1)兩端的轉軸改造為高度和寬度相等的方軸(7),每個方軸均配置有結構相同的調整裝置,調整裝置包含壓蓋(9)、側壓板(10)、墊片(11)、平壓板(13)和方軸座(14),在方軸座深凹槽的底部通過螺釘(12)配裝有平壓板,方軸的兩側端面分別通過螺釘配裝有墊片和側壓板,壓蓋的淺凹槽內通過螺釘配裝有平壓板,方軸座被定位在冷軋機前對應的旋轉機位上,壓蓋通過螺栓(8)固定在方軸座的上部。方軸被固定在調整裝置內,通過墊片厚度的調整可以實現展平輥位置的精度調整,精度調整滿足要求后展平輥的壓下量也能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展平輥的調整裝置,先將展平輥(1)兩端的轉軸(2)改造為高度和寬度相等的方軸(7),兩端的方軸(7)均配置有結構相同的調整裝置,其特征是:每一調整裝置包含壓蓋(9)、側壓板(10)、墊片(11)、平壓板(13)和方軸座(14),方軸座(14)的上部呈凸臺狀,所述凸臺狀的兩端配置有螺栓孔,所述凸臺狀的正中配置有深凹槽,所述深凹槽的高度和寬度均大于方軸(7)的高度和寬度,所述深凹槽底部配置有油孔,在所述深凹槽的底部通過螺釘(12)配裝有平壓板(13),平壓板(13)的寬度≤方軸(7)的寬度,方軸(7)的兩側端面分別通過螺釘配裝有墊片(11)和側壓板(10),墊片(11)和側壓板(10)的高度≤方軸(7)兩側端面的高度,方軸(7)的寬度加上兩個側壓板(10)的厚度和兩個墊片(11)的厚度與所述深凹槽的寬度相匹配,壓蓋(9)的下部呈凹槽狀,所述凹槽狀的寬度與所述凸臺狀的寬度相匹配,所述凹槽狀的深度<所述凸臺狀的高度,在所述凹槽狀的兩端配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中心距與所述凸臺狀上螺栓孔的中心距相匹配,并在所述凹槽狀正中配置有淺凹槽,所述淺凹槽的寬度與所述深凹槽的寬度相匹配,在所述淺凹槽內通過螺釘配裝有平壓板(13),方軸座(14)被定位在冷軋機前對應的旋轉機位上,壓蓋(9)通過螺栓(8)固定在方軸座(14)的上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竇忠友,袁方,
申請(專利權)人: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