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凈水廠絮凝劑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設置穿孔加藥管。穿孔加藥管設有多個垂直向下開孔,所述開孔的直徑為1.5~2.5mm。所述穿孔加藥管通過法蘭和閥門與來自加藥間的加藥管連接。絮凝藥劑投加是通過穿孔加藥管將藥劑均勻的投加到原水中,使藥劑快速高效混合,達到凈水廠所需的投加絮凝藥劑之目標。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簡便、緊湊、實用、環保又節約投資(較之靜態混合器、機械混合等),在滿足凈水廠投加絮凝藥劑功能要求的同時,解決了常規加藥耗能、維修及投資大等的弊端。非常適合凈水廠投加藥劑使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凈水廠絮凝劑投加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突破傳統的絮凝劑投加(如靜態混合、機械混合等)形式,既節約了加藥設備,也方便了運行管理,而且,混合效果好、操作簡單、維修工作量小,是一種新型、高效、實用、節能又環保的凈水廠絮凝劑投加方式。
技術介紹
在我國市政自來水廠凈水處理工藝中,均需要投加絮凝藥劑,怎樣確保混合高效而又操作簡單、運行管理方便、節約設備投資、降低維修費用,是工程設計中需要認真考慮的細節。該技術就是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的一個有效又簡便的技術絮凝藥劑投加方 式設計。混合是使投加的絮凝藥劑快速均勻地擴散于水體并使膠體脫穩的重要措施。良好的混合對降低藥耗,提高絮凝效果有很大作用。目前最常用混合形式有外加能量式的機械混合和內部能量消耗式的管式靜態混合器等形式。機械混合效果好,能耗較低,基本不增加凈水過程的水頭,但需設置混合池并增加機械設備,設備日常維護工作量較大。管式靜態混合器利用水流能量,不須外加動力,幾乎沒有日常維護工作。通過切割分流、反向回流、旋渦混流等三個作用,使投加藥劑與水體快速混合,其混合效率隨流量大小變化的差異明顯,在水廠運行流量經常穩定于設計規模的條件下,混合效率高。但管式靜態混合器的混合能耗較高,一般要消耗水廠凈水處理流程中Im左右水頭。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凈水廠絮凝劑投加裝置,該技術突破常規凈水廠絮凝藥劑投加方式,在解決了常規加藥缺點的同時,實現了一種高效、節能、環保,又節省投資和方便管理的新型加藥形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凈水廠絮凝劑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設置穿孔加藥管。穿孔加藥管設有多個垂直向下開孔,所述開孔的直徑為1.5 2.5mm。該穿孔加藥管通過托架安裝在該配水堰上。穿孔加藥管位于配水堰上方O.2、. 4m,且位于配水堰上游邊緣至下游邊緣外O. 2 m的寬度范圍內。所述穿孔加藥管通過法蘭和閥門與來自加藥間的加藥管連接。該技術絮凝藥劑投加方式是將絮凝藥劑投加點前移至原水配水井的配水堰處,加藥管設置于配水堰上方,通過開孔噴出藥劑,并通過控制所開小孔面積使藥劑均勻噴出。原水經過配水堰后發生跌水、產生劇烈的湍流,藥劑通過開孔,在此處投加到水中,被快速、有效混合,無需消耗額外能量,就能達到凈水廠所需的投加絮凝藥劑之目標。同時,解決了靜態混合器要消耗約Im水頭(的能量)、機械混合需要設備投資且需日常維修管理的問題。該技術不但規避了機械混合、靜態混合器的短處,而且,混合高效、適應水質水量變化強,又具有環保、方便維護管理、和節省投資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個實例的單根加藥管軸測示意圖。圖2為該實例的平面布置圖。圖3為沿圖2的A-A線的剖面圖。圖4為沿圖2的B-B線的剖面圖。圖5為圖4中C部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技術進一步描述。本技術是一種新型實用的凈水廠絮凝藥劑投加方式,凈水廠設有原水配水井7,該原水配水井7中設有配水堰2,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2上方設置穿孔加藥管I。穿孔加藥管I設有多個垂直向下開孔,所述開孔的直徑為I. 5^2. 5mm。該穿孔加藥管I通過托架3安裝在該配水堰2上。穿孔加藥管I位于配水堰2上方O. 2^0. 4m,且位于配水堰上游邊緣至下游邊緣外O. 2 m的寬度范圍內,即位于配水堰上游邊緣至下游邊緣之間或者位于下游邊緣外O. 2 m的寬度范圍內。所述穿孔加藥管通過法蘭4和閥門5與來自加藥間的加藥管6連接。凈水處理所需的絮凝藥劑通過設置于配水堰上方的穿孔加藥管,投加到配水堰后的原水中,利用水流跌水后的劇烈擾動使藥劑得到快速混合,滿足了凈水廠對絮凝藥劑投加的要求(快速高效均勻混合)。該技術在實現了水廠對絮凝藥劑投加功能要求的同時,解決了靜態混合器要消耗水頭、機械混合有設備投資且需日常維修管理的問題,而且,該技術投資小、節能、環保,幾乎沒有維護工作,如果出現開孔阻塞,僅需關閉閥門,并在法蘭處更換一根新的穿孔加藥管即可,簡單、方便、快捷、費用很小。該技術也可擴展適用于其它藥劑的投加。權利要求1.一種凈水廠絮凝劑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設置穿孔加藥管。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劑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穿孔加藥管設有多個垂直向下開孔,所述開孔的直徑為I. 5^2. 5_。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劑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穿孔加藥管通過托架安裝在該配水堰上。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劑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穿孔加藥管位于配水堰上方O.2^0. 4m,且位于配水堰上游邊緣至下游邊緣外O. 2 m的寬度范圍內。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絮凝劑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加藥管通過法蘭和閥門與來自加藥間的加藥管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凈水廠絮凝劑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設置穿孔加藥管。穿孔加藥管設有多個垂直向下開孔,所述開孔的直徑為1.5~2.5mm。所述穿孔加藥管通過法蘭和閥門與來自加藥間的加藥管連接。絮凝藥劑投加是通過穿孔加藥管將藥劑均勻的投加到原水中,使藥劑快速高效混合,達到凈水廠所需的投加絮凝藥劑之目標。該技術簡便、緊湊、實用、環保又節約投資(較之靜態混合器、機械混合等),在滿足凈水廠投加絮凝藥劑功能要求的同時,解決了常規加藥耗能、維修及投資大等的弊端。非常適合凈水廠投加藥劑使用。文檔編號C02F1/52GK202744373SQ20122040812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專利技術者陳艷麗, 王如華 申請人: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凈水廠絮凝劑投加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配水堰上方設置穿孔加藥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艷麗,王如華,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