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將在形成切屑的金屬加工中所用的切削用刀片(1)緊固在刀夾(2)上的裝置。刀片的底部表面包括一個或者多個基本上沿著刀夾的縱向和/或基本上垂直于工件旋轉軸線的方向延伸的凹槽(3)。刀夾的固持表面(5)設計成帶有一個或者多個用于與所述的凹槽(3)相嚙合的相應的肋(7)。該刀片的下側以基本上與所述的凹槽成直角延伸的第一支承表面(10)為特征,而刀夾以基本上與肋成直角延伸的第二支承表面(11)為特征,因此,使第一支承表面與第二支承表面相嚙合,因此能夠使刀片承受徑向力。(*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在形成切屑的金屬加工中固定切削用刀片的夾緊裝置。不同的刨削刀片和可轉位的刀片以幾種不同的已知方式夾緊在刀夾上。最普通的一種是,刀片具有中央通孔,而刀夾的刀片槽處具有螺紋孔。一根鎖定螺桿插入刀片的中央孔并且以適當的扭矩螺接入刀夾的螺紋孔中,用于中央孔的墊片常常放置在刀片和底部支承表面之間。通常,刀片座還包括兩個基本垂直鄰接的內表面或者三個鄰接點,以便靠在刀片兩個側表面上。這種設計的缺點是,使用一定時間之后很容易出現一定量的游隙。另外一個缺點是,螺桿易于被過分擰緊,因此會損壞螺桿或者使其斷裂。其他已知的刀片的刀夾具有一個卡子或者類似的緊固裝置,其壓在刀片的上表面上,以便將其卡在刀片的座中??ňo力可由螺桿來調節。這樣的設計例如可以用來緊固刨削刀片,這種刀片沒有中央孔,其刀片是針對在其它的具有槽或分部分的刀片。為了避免游隙和大體上使刨削刀片獲得更穩固的連接,已經提出了這樣一種設計,根據該設計,刨削刀片的下表面和刀片座的底部支承面形成了用來彼此配合的帶有肋的表面。這樣的設計在US-A-2140941和US-A-2453464中有所公開。然而,這些實施例的缺點是,它們需要對或者是刨削刀片的或者是刀夾的或者是兩者的帶肋的表面進行大量的磨削工作。另外一個缺點是,即使刀片已經在垂直于肋的方向上由在刀片后面的止動面固定住,這些設計仍然容易出現豎向游隙,其情況正像具有兩個完全平的鄰接表面一樣,特別是在加工操作中易于振動。此外,還有與采用在所述的刀片之后的用刀片的止動表面相關的一些缺點。例如,只能固定恰好適于所述長度的刀片。另外,這種止動表面的形狀必須適應刀片的幾何形狀。該表面例如一定不能損壞從工件轉開的切削刃。另外,這樣的止動表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限制刀片和刀夾對工件的可接近性。一種用于將刀片卡緊在刀夾上的系統在WO-A-95/29026中有所描述,其是這樣布置的,即其包括在刀片下側上的平行凹槽和在刀夾上的肋,因此,肋裝入凹槽中。刀片牢牢地螺接在刀夾上,因此,在肋和凹槽之間產生一種楔作用。在肋和凹槽的側表面之間的這種楔作用和摩擦作用使刀片在徑向上穩定到相當高的程度,但是,當切削力大時,該卡緊作用不完全可靠。為此,必要時,必須利用一個后止動表面。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目的是設計一種包括刀片和刀夾的卡緊系統,以便可以避免采用后止動表面。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目的是這樣設計卡緊系統,使得同一刀夾可以接納幾種具有不同的基本幾何形狀的刀片。本專利技術的第三目的是使刀片和刀夾相對于工件的可接近性最佳化。本專利技術的另外一個目的是設計這樣一種卡緊系統,其能夠以最佳方式吸收徑向和軸向切削力。這些和其他目的是通過設計這樣一種卡緊系統達到的,該卡緊系統以在權利要求1中給出的那些特征為特征。為了闡明本專利技術,但是決不是要限制它,現在將參閱附圖對其進行更為詳細的描述。簡略示出的附圖如下附圖說明圖1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刀片和刀夾的正向視圖;圖2示出了圖1的刀片和刀夾的側視正向視圖;圖3示出了圖1和圖2的刀夾的俯視斜視透視圖(沒有刀片);圖4示出了圖3刀夾的正向俯視視圖;圖5示出了圖3的刀夾的正向側視視圖;圖6示出了本專利技術刀片的仰視斜視透視圖;圖7示出了圖6的刀片的正向仰視視圖;圖8示出了圖6的刀片的正向側視圖;圖9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另外一個刀片的正向俯視圖。在圖1和2中,刀片總地由標號1表示,而刀夾由標號2表示。切削用刀片在大多數情況下由有涂層的或者沒有涂層的硬質合金制成。切削用刀片的幾何形狀不是本專利技術的重要特征,其是最不重要的,因為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不同的刀片可以安裝在相同的刀夾上。因此,圖6-8所示的刀片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實現。然而,本專利技術的所有切削用刀片的特征是,它們都以一個或者幾個凹槽3為特征,該凹槽3的側面3a和3b作為具有相等數目的肋7上的側表面7a和7b的接觸表面。所述的這些凹槽基本上在刀夾2的縱向上和/或者基本上垂直于工件的旋轉軸線。在圖6中,所示的刀片只有一個凹槽3,但是,根據上述的公開號為WO-A-95/29026的專利,該刀片甚至可以有幾個凹槽(而刀夾具有相等數目的肋)。上述專利特此通過引用而合并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申請中?;旧掀降谋砻?,連接所述的凹槽的兩側,其在組裝的情況下形成一個空氣表面,因為那時在表面4和在刀夾上的基本上是平的對置的底表面5之間存在間隙“s”(見圖1和2)。該間隙“s”在0.02和0.03毫米之間是合適的。平面4由四個側面6和其他側面限定邊界,其中,側面6基本上平行于凹槽3延伸。與凹槽3的側面3a和3b的情況一樣,這些側面6也充當在刀夾上的相等數目的支承表面8的支承表面,而支承表面8形成刀夾上的凸起部分9a,9b的側面。當刀片被固定時,其因而將僅靠在刀夾的側面7a,7b和8上。在肋的頂部和凹槽的底部之間不發生接觸,如由圖1中的間隙“t”所示。側面7a,7b相對于底面的角度的合適值被發現介于50度和70度之間,優選是在55度和65度之間。因此,由于刀片僅靠在側面7a,7b和8上,所以在肋和凹槽之間的夾緊楔作用成為可能。另外。直接受壓肋的少許表面粗糙度對夾緊作用具有積極的作用。然而,正在討論的本專利技術的一個重要特征在于,通過布置基本上在軸向上對準工件并且基本上垂直于凹槽3的側面或者支承表面10來達到一定經常確保刀片在徑向上不位移。支承表面10用來靠在刀夾的的對置的表面11上。然而,匹配表面11和在凸起部分9b上的相等的支承表面12不是用來起支承表面作用的,其可由圖2中的間隙“u”來說明。由平面4的凸起部分限定的側面10的寬度因而少許窄于在側面11和12之間的對應凹槽的的寬度。該間隙“u”的合適值介于0.05和1毫米之間。圖6-8所示的刀片以兩個工作切削刃13為特征。在一個切削刃磨損以后,可以將刀片松開和轉動半圈,以便使另外一個切削刃向前轉位。借助一個通過光滑孔14并且擰緊在刀夾的螺紋孔15上的鎖定螺桿(未示出)可將刀片夾緊在刀夾上。當刀片轉位時,其另外兩個側面10將充當靠在刀夾的支承表面11上的支承表面。從圖3和4可見,在刀夾上的螺紋孔15與肋7位于一條直線上。將該孔放置在一個肋上而不是例如放置在兩個肋之間的理由,自然是由于,如果其暴露于在兩個支承線之間的力,刀片可能會斷裂。在刀片具有幾個肋7的情況下,為了將對稱夾緊力在中央肋的兩側上傳給刀片,刀片和刀夾設計得具有不等數目的凹槽和肋。當用本專利技術的刀片加工時為了提高切削經濟性,刀片也可以具有帶有四個加工切削刃13的結構,如圖9所示。該刀片可以以如圖6-8所示的刀片的相同方式放置在如圖3-5所示的刀夾上。一個凹槽3將接納刀夾的肋7,而與該凹槽成直角的凹槽3’是空的并且向底表面5敞開。一對側面10(例如圖9中的標號10的表面)靠在刀夾的支承表面11上將起支承表面的作用,而四個側面6靠在刀夾的表面8上將起支承表面的作用。當刀片轉位四分之一圈時,表面6和10將彼此改變位置,并且凹槽3’將接納肋7。通過軸向對準的相互作用的支承表面10和11,則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優點。不同刀片的尺寸和形狀不比對刀夾的設計具有影響,因為刀夾不必包括刀片的后支承表面。換句話說,當設計刀片時,人們有較大的自由度。對于這些刀片,也難于設計功能上可接受的支承表面,例如由于不同的徑向間隙。另外,可以給予刀夾更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形成金屬切屑的加工中將切削用刀片(1)固定在刀夾(2)上的緊固裝置,其中,刀片的底面包括一個或者幾個凹槽(3),該一個或者幾個凹槽基本上沿著刀夾的縱向和/或者基本上與工件的旋轉軸線成直角延伸,并且刀夾的的固持表面(5)形成有一個或者幾個用來配合所述的凹槽(3)的相應的肋(7),其特征在于, 刀片的下側還以基本上與所述的凹槽成直角的第一支承表面(10)為特征,而刀夾以基本上與所述的肋成直角的第二支承表面(11)為特征, 借此,使第一支承表面靠在第二支承表面上,因此使刀片能夠很好地承受徑向切削力。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伯恩特拉松,
申請(專利權)人:桑德維克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SE[瑞典]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