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動翻面功能的軟磁鐵氧體磁芯磨削裝置,包括軟磁鐵氧體磁芯、一級磨床、二級磨床、旋轉葉輪;所述一級磨床包括第一傳送帶和第一磨削機,二級磨床包括第二傳送帶和第二磨削機;所述旋轉葉輪設置在一級磨床與二級磨床之間,該旋轉葉輪上設有多個對稱設置的葉片;所述葉片前端設有凹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產品不良率低等優點,通過設置一可將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自動翻面的旋轉葉輪,實現了一道工序同時完成磨底磨面,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及附加材料成本。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專利有效解決了在現有磨削設備的基礎上實現一次完成磨面磨底的問題,節約了設備成本以及輔助物料的支出,同時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
本技術涉及電子工業軟磁材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軟磁鐵氧體材料的需求量亦不斷增加,性能要求也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軟磁鐵氧體產業的發展十分迅速,市場前景廣闊。應用于變壓器的功率型軟磁鐵氧體磁芯,在對其加工磨削中一般都要求開氣隙,其主要目的是不讓變壓器飽和,以便提高變壓器工作中的穩定性。所以在對用于變壓器的功率型軟磁鐵氧體磁芯磨削加工時都要依據最終的使用場合而設定的電感性能要求來進行開隙。現有的磁性材料開氣隙有兩種設備立式磨床和通過式平面一氣隙磨床。立式磨床需在臺面上手工排列滿整臺面進行磨加工,需將產品邊腳平面磨平再磨中腿氣隙;平面一氣隙通過式磨床也是要將邊腿磨平后再磨中柱氣隙。這兩種磨加土方法前者效率很差,并且要經常修平砂輪,否則就不能保證精度,后者磨加工的磨制平面時產生的誤差和再開氣隙時的誤差累加導致精度不保,使用的砂帶彈性較大,一致性不好更加加劇了誤差的加大。立式磨床精度尚好,但效率太差,消耗太大,設備成本過高。通過式磨床精度無法得到保證,并且設備成本較高,效率的機動性較差。這樣的生產工藝耗時長,工作效率很低,成本又高,不利于提供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生產效率低、成本較高、產品不良率高、精度低、維護不方便等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包括支架、傳送帶、第一磨床、第二磨床;所述傳送帶設置在支架上一端,該傳送帶上方設有第一磨床;所述支架上另一端設有第二磨床,該第二磨床包括雙頭開隙砂輪、與雙頭開隙砂輪相連的電機以及設置在雙頭開隙砂輪上方的壓輪。作為優選,所述傳送帶上放置有開設通槽的金屬導軌。作為優選,所述雙頭開隙砂輪側面設有接水槽、接水槽與水箱連接,其中水箱內設有抽水泵。作為優選,所述第一磨床包括用于研磨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待磨面,第二磨床用于研磨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的待開隙面。作為優選,所述雙頭開隙砂輪依據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的尺寸設定,以對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的待開隙面進行一次開雙隙。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精度高、效率高、消耗少、維護方便的優點,與原來開隙技術相比,大幅度提高設備的磨加工效率,每臺機床的效率是立式磨床的四到五倍,是現有平面氣隙通過式的兩倍。大幅度提高產品氣隙的精度,使產品在使用中體現的電感量的精度達到全新的水平。設備成本大幅度下降,使用的人工及水電消耗下降50%以上, 使用循環水裝置,沒有污染物排放。實現了一道工序同時完成對軟磁鐵氧體磁芯進行一次開雙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節約了設備成本以及輔助物料的支出,同時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從而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軟磁鐵氧體磁芯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使用新型雙頭開隙砂輪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由圖I可知,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主要由支架6、傳送帶5、第一磨床I、第二磨床等組成;所述傳送帶5設置在支架 6 一端,傳送帶5上放置有開設通槽的金屬導軌2,該傳送帶5上方設有第一磨床I。支架 6上另一端設有第二磨床,該第二磨床包括雙頭開隙砂輪8 (如圖3所示)、與雙頭開隙砂輪 8相連的電機10以及設置在雙頭開隙砂輪8正上方的壓輪9。雙頭開隙砂輪9側面設有接水槽7、接水槽7與水箱4連接,其中水箱4內設有抽水泵3。第一磨床包括用于研磨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待磨面,第二磨床用于研磨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的待開隙面。雙頭開隙砂輪8依據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11的尺寸設定,以對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11原胚的待開隙面進行一次開雙隙。工作時,首先要設定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11 (如圖2所示)的外形尺寸,設定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11的中柱的尺寸,然后再根據所得的尺寸數據設定所述雙頭開隙砂輪8總寬度,設定所述雙頭開隙砂輪8中的單頭隙刀81、單頭隙刀82寬度。其中單頭隙刀81、單頭隙刀82的寬度設有I 2mm的預留放寬尺寸,用以防止應產品尺寸誤差而造成產品中柱開隙開不盡。由所述第一磨床I研磨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的待磨面后,將磁芯產品的腿向下,平面向上,放置在耐磨的金屬導軌2上,并在金屬軌道2的中間位置開兩個通槽,將金屬導軌2放置在傳送帶5上,傳送帶5將金屬導軌2送至第二磨床處,雙頭開隙砂輪8的單頭隙刀81、單頭隙刀82能從金屬導軌2的通槽中穿出,從下向上磨削磁芯產品的中柱,由所述雙頭開隙砂輪8對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的待開隙面進行一次開雙隙作業。此時冷卻水通過抽水泵3從水箱4中對著磨削處噴灑,噴出的水順著雙頭開隙砂輪8流至接水槽7中, 再從接水槽7中流至水箱4中,重新被抽水泵3抽出再對磨削處進行噴灑,從而達到了水循環。本技術有效解決了在現有磨削設備的基礎上實現一次完成開雙隙的問題,在實際的應用中,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節約了設備成本以及輔助物料的支出,同時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從而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即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包括支架、傳送帶、第一磨床、第二磨床; 其特征是,所述傳送帶設置在支架上一端,該傳送帶上方設有第一磨床;所述支架上另一端設有第二磨床,該第二磨床包括雙頭開隙砂輪、與雙頭開隙砂輪相連的電機以及設置在雙頭開隙砂輪上方的壓輪。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其特征是,所述傳送帶上設有帶通槽的金屬導軌。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其特征是,所述雙頭開隙砂輪側面設有接水槽、接水槽與水箱連接,其中水箱內設有抽水泵。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磨床包括用于研磨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待磨面,第二磨床用于研磨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的待開隙面。5.根據權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其特征是,所述雙頭開隙砂輪依據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的尺寸設定,以對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原胚的待開隙面進行一次開雙隙。專利摘要具有自動翻面功能的軟磁鐵氧體磁芯磨削裝置,包括軟磁鐵氧體磁芯、一級磨床、二級磨床、旋轉葉輪;所述一級磨床包括第一傳送帶和第一磨削機,二級磨床包括第二傳送帶和第二磨削機;所述旋轉葉輪設置在一級磨床與二級磨床之間,該旋轉葉輪上設有多個對稱設置的葉片;所述葉片前端設有凹槽。本技術具有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產品不良率低等優點,通過設置一可將所述軟磁鐵氧體磁芯自動翻面的旋轉葉輪,實現了一道工序同時完成磨底磨面,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及附加材料成本。本技術專利有效解決了在現有磨削設備的基礎上實現一次完成磨面磨底的問題,節約了設備成本以及輔助物料的支出,同時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文檔編號H01F41/02GK202749220SQ201220370178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0日專利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軟磁鐵氧體磁芯的新型開隙設備,包括支架、傳送帶、第一磨床、第二磨床;其特征是,所述傳送帶設置在支架上一端,該傳送帶上方設有第一磨床;所述支架上另一端設有第二磨床,該第二磨床包括雙頭開隙砂輪、與雙頭開隙砂輪相連的電機以及設置在雙頭開隙砂輪上方的壓輪。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皓,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華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