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食物成型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圈類食品成型裝置,包括復合頭與切割裝置,切割裝置設置在復合頭下方,所述復合頭包括設置在本體上的里層物料入口和外層物料入口,里層物料入口通過在復合頭本體內的里層物料通道與復合頭本體底部的里層物料出口連通;外層物料入口通過在復合頭本體內的外層物料通道與復合頭本體底部的外層物料出口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與現有的技術相比,由于采用了成型裝置,物料能夠通過裝置快速的進行成型,并且省略了結構較為復雜的噴嘴,從而改變了現有圈類食品成型裝置固有的間歇性成型方法,進而能夠實現圈類食品的大規(guī)模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食物成型
,具體來說是一種圈類食品成型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圈類柔性食品主要有以下幾種成型方式a、依靠圈形模具成型的方式,缺點是產能較低;圈形模具就是將面圈手工擠入一個環(huán)形的模具內,然后再手工脫模,所以造成產能低下。b、物料圓環(huán)柱勻速流下,依靠鋼絲來切割,缺點是不能做成斷面圓狀的圈類食品,而且鋼絲對物料圓環(huán)柱會造成拉拽從而使得形狀不規(guī)整。現有專利有對圈類食品裝置進行改進的,如專利申請?zhí)枮镃N201010283668. 3,申請日為2010年9月15日,名稱為“用于將食物形成圈餅形狀的設備和方法”的專利技術專利,其主要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將食物形成圈餅形狀的設備和方法,所述設備和方法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將食物形成環(huán)狀物。所述設備包括供應食物材料(2)的供應單元;通過噴嘴連續(xù)排放供應的食物材料的排放單元(3);將食物材料分割成環(huán)狀物的成形單元(4);輸送最終的圈餅狀食品的傳送帶(5);和支撐產品的支撐單元¢)。供應單元(2)在壓力下將外食物材料(F)和內食物材料(G)到排放單元(3)。排放單元(3)包括內部成形部件(32),內食物材料(G)繞所述內部成形部件(32)從環(huán)狀出口(34)被間歇排放,并且外食物材料被連續(xù)排放以將內食物材料(G)夾入,從而使管狀食物材料成形。成形單元(4)包括繞排放單元(3)設置的多個快門部件(40),并且使快門部件(40)以將被連續(xù)排放的管狀食物材料分割成圈餅狀塊。上述專利的工作原理是內皮和外皮勻速擠出,中間芯料步進擠出。工作過程是先讓內皮外皮一起勻速擠出(此時芯料噴帽嘴關閉,外皮噴帽嘴關至最小位置)先打底封住下口,在這一過程中芯料不擠出,然后開始擠出芯料(此時芯料噴帽嘴打開,外皮噴帽嘴打開)同時內皮和外皮還是勻速擠出,當芯料擠出一定量的時候停止芯料擠出(此時芯料噴帽嘴關閉外皮噴帽嘴關至最小位置),外皮和內皮仍然勻速擠出封住上口。上述專利文件由于生產的食品中含有芯料,在供應芯料時采用了排放單元,并且所述的排放單元包括了多個噴嘴,以及與各噴嘴相連并且能夠帶動噴嘴做上下運動的聯動機構,這種復雜的噴嘴結構雖然實現了芯料的間歇性排放,但是由于其結構復雜,如果大規(guī)模的應用于工業(yè)生產,則會導致生產效率以及產量的下降,并且噴嘴結構較為復雜,在應用中容易出現機械故障,影響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圈餅食品存在的上述問題,現在特別提出一種圈類食品成型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圈類食品成型裝置,包括復合頭與切割裝置,切割裝置設置在復合頭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頭包括設置在本體上的里層物料入口和外層物料入口,里層物料入口通過在復合頭本體內的里層物料通道與復合頭本體底部的里層物料出口連通;外層物料入口通過在復合頭本體內的外層物料通道與復合頭本體底部的外層物料出口連通;里層物料出口與外層物料出口均為環(huán)形設置,所述里層物料出口位于外層物料出口的內側;所述復合頭本體內設置有多方棒,多方棒從復合頭本體的下方穿出;所述多方棒橫截面為正多邊形。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刀組件、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所述切刀組件包括至少三個環(huán)形布置并且可做水平面開合動作的切刀; 所述的各切刀處于閉合狀態(tài)時,與多方棒貼合,多方棒與切刀貼合處的形狀和各切刀閉合時切刀間的中空部份形狀相同。所述復合頭本體上還設置有中層物料入口,中層物料入口通過復合頭本體內的中層物料通道與位于復合頭本體底部的中層物料出口連通,所述的中層物料出口為環(huán)形設置,其位于里層物料出口和外層物料出口之間。本專利工作過程為物料從里層物料入口和外層物料入口進入到復合頭本體內,物料分別通過里層物料通道和外層物料通道傳輸到里層物料出口和外層物料出口處,此時里層和外層的物料同時沿豎直方向向下流出復合頭,此時的切刀則隨著物料的流動向下運動,然后進行切斷,切刀閉合切斷時切刀與多方棒的形狀相匹配,切刀與多方棒的各邊緊密貼合,切斷完成后,切刀張開,然后切刀位置上升,再隨著物料的下降重新開始下降,重復上述的切斷過程,從而實現了圈類食品的切斷成型。當需要成型的食品為具有芯料的圈類食品時,則將芯料從中層物料入口輸入,并且通過中層物料通道輸送至中層物料出口,此時流出復合頭的物料依次為外層物料、中層物料、里層物料,里層的物料貼合多方棒流下,此后的切斷流程與上述切斷過程相同。本技術的優(yōu)點在于I、與現有的技術相比,由于采用了成型裝置,物料能夠通過裝置快速的進行成型,并且省略了結構較為復雜的噴嘴,從而改變了現有圈類食品成型裝置固有的間歇性成型方法,進而能夠實現圈類食品的大規(guī)模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2、物料從出口流下以后,切割裝置采用多個切刀同時閉合的方式來實現對物料的切割,使得對物料圓柱環(huán)不會造成拉拽,從而使得圈類食品切割后的形狀能保持規(guī)整。3、多方棒的設置,既能實現對圈類食品中間中空部分的成型,又能在切刀對物料切割時起到支撐的作用,使得切刀在切割物料時更容易,并且不易將圈類食品形狀破壞。4、多方棒與切刀接觸的部分形狀與多個切刀閉合后形成的中空狀形狀相同,完全匹配,所以在切刀閉合時,在切刀與多方棒之間不會存在空隙,有利于物料的切斷。如果多方棒與切刀之間存在間隙,那么在切刀切斷物料的過程中,則會出現物料不易切斷的現象。當加工的是包有芯料的圈類食品時,如果切刀與多方棒之間存在間隙,則在切刀切斷物料的過程中會出現芯料泄露的現象,所以多方棒的橫截面形狀與切刀部件匹配是本專利能夠省略噴嘴部件的先決條件。5、相對于高拔公司專利來說,本專利產能更高,制造更簡單,費用更低。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剖視圖。圖2為本技術側視圖。圖3為切刀結構俯視圖。附圖中I復合頭2切割裝置3復合頭本體4里層物料入口 5外層物料入口6里層物料通道7里層物料出口 8外層物料通道9外層物料出口 10多方棒11切刀組件12切刀,13中層物料入口 14中層物料通道15中層物料出口。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圈類食品成型裝置包括復合頭與切割裝置,切割裝置設置在復合頭下方,復合頭包括設置在本體上的里層物料入口和外層物料入口,里層物料入口通過在復合頭本體內的里層物料通道與復合頭本體底部的里層物料出口連通;外層物料入口通過在復合頭本體內的外層物料通道與復合頭本體底部的外層物料出口連通。里層物料出口與外層物料出口均為環(huán)形設置,所述里層物料出口位于外層物料出口的內側。復合頭本體內設置有多方棒,多方棒從復合頭本體的下方穿出;所述多方棒橫截面為正多邊形。切割裝置包括切刀組件、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所述切刀組件包括至少三個環(huán)形布置并且可做水平面開合動作的切刀;各切刀處于閉合狀態(tài)時,與多方棒貼合,多方棒與切刀貼合處的形狀和各切刀閉合時切刀間的中空部份形狀相同。本專利工作過程為物料從里層物料入口和外層物料入口進入到復合頭本體內,物料分別通過里層物料通道和外層物料通道傳輸到里層物料出口和外層物料出口處,此時里層和外層的物料同時沿豎直方向向下流出復合頭,此時的切刀則隨著物料的流動向下運動,然后進行切斷,切刀閉合切斷時切刀與多方棒的形狀相匹配,切刀與多方棒的各邊緊密貼合,切斷完成后,切刀張開,然后切刀位置上升,再隨著物料的下降重新開始下降,重復上述的切斷過程,從而實現了圈類食品的切斷成型。實施例2圈類食品成型裝置包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圈類食品成型裝置,包括復合頭(1)與切割裝置(2),切割裝置(2)設置在復合頭(1)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頭(1)包括設置在復合頭本體(3)上的里層物料入口(4)和外層物料入口(5),里層物料入口(4)通過在復合頭本體(3)內的里層物料通道(6)與復合頭本體(3)底部的里層物料出口(7)連通;外層物料入口(5)通過在復合頭本體(3)內的外層物料通道(8)與復合頭本體(3)底部的外層物料出口(9)連通;里層物料出口(7)與外層物料出口(9)均為環(huán)形設置,所述里層物料出口(7)位于外層物料出口(9)的內側;所述復合頭本體(3)內設置有多方棒(10),多方棒(10)從復合頭本體(3)的下方穿出;所述多方棒(10)橫截面為正多邊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圈類食品成型裝置,包括復合頭(I)與切割裝置(2),切割裝置(2)設置在復合頭(I)下方,其特征在干 所述復合頭(I)包括設置在復合頭本體(3)上的里層物料入口(4)和外層物料入口(5),里層物料入口(4)通過在復合頭本體(3)內的里層物料通道(6)與復合頭本體(3)底部的里層物料出口( 7 )連通;外層物料入ロ( 5 )通過在復合頭本體(3 )內的外層物料通道(8 )與復合頭本體(3)底部的外層物料出ロ(9)連通;里層物料出ロ(7)與外層物料出ロ(9)均為環(huán)形設置,所述里層物料出ロ (7)位于外層物料出ロ(9)的內側;所述復合頭本體(3)內設置有多方棒(10),多方棒(10)從復合頭本體(3)的下方穿出;所述多方棒(10)橫截面為正多邊形。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黃松,李亞東,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松川雷博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