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一體成型的組合管件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截取一個主金屬管件,及至少一個副金屬管件,(b)將該主金屬管件置入一個第一模具中,先利用內壓、沖壓成型,再利用高壓流體成型方式進行該主金屬管件的初步成型,該主金屬管件形成一個基段,及至少一個突出于該基段的凸出段,(c)將該副金屬管件一端與該凸出段互相接合,并于該副金屬管件與該凸出段的接合處進行焊接后再熔平焊道,(d)將已焊接后的該管件置入一個第二模具中,以高壓流體成型的方式進行該管件的最終成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行車管件的制造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休閑生活意識的覺醒,自行車不再只是一種單純的交通工具,而且是人們用于利用來做為休閑健身的一種運動工具。所以,人們對于自行車的要求,也就相對的較為重視,不管是實用性或者是車體外形,都是自行車制造業者需要仔細考量的一個重要環 節。為了改善自行車外形以增加整體美觀,其自行車車架的制造方式,最早期是利用焊接方式,然而,利用焊接方式,管件在焊接后會留下焊道,導致外形不流暢而影響美觀,并且于焊接處易造成缺陷及應力集中而影響結構強度。另有一種利用液壓成型,來提升管件外形的流暢性的作法,但此利用液壓成型的方式,若對于外形較為復雜的構件,管件于接合處常變成厚重導致不易成型,難以掌控變形趨勢,易形成厚薄不均的表面。參閱圖1,中國臺灣新型專利第M306964號揭示一種利用焊接方式并搭配液壓成型的自行車車架構件,此新型專利所揭露的是將兩個以上相對焊接連結的中空金屬管件10,并配合模具11以液壓成型方式,將各金屬管件10,及焊結部位12共同擴張模塑成型。然而,此新型專利所揭露的做法,其焊結部位12是在前述管件10的交界重疊處13,由于前述管件10的管壁相互重疊,再加上焊接過程填入的焊料,所以焊接后會造成管壁厚度變厚,并且加上該交界重疊處13是前述管件10間外形變異最大的地方,時呈疊加狀態或呈內凹陷的結構面,所以在液壓成型的過程中,其交界重疊處13的管壁擴張與成型時容易厚薄不均,造成良率低落。所以利用此種做法,其成型后的車架外形流暢性的效果仍有限,對良率影響甚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提升車架外形流暢性與用于增加結構強度的。本專利技術,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驟(a):截取一個主金屬管件,及至少一個副金屬管件。(b):將該主金屬管件置入一個第一模具中,以冷作式擴管成型的方式進行該主金屬管件的初步成型,使該主金屬管件形成一個基段,及至少一個突出于該基段的凸出段。(C):將該副金屬管件一端與該凸出段互相接合,并于該副金屬管件與該凸出段的接合處進行焊接。(d):將已焊接后的該管件置入一個第二模具中,以高壓流體成型的方式進行該管件的最終成型。本專利技術,該步驟(b)中先利用內壓、沖壓成型,再利用高壓流體成型方式進行該主金屬管件的初步成型,該步驟(C)中焊接完后再熔平焊道。本專利技術,該步驟(b)中還包括將該副金屬管件置入一個第三模具中,以內壓、沖壓成型的方式進行該副金屬管件初步成型。本專利技術,還包含一個位于該步驟(b)與該步驟(C)間的步驟(e):將該凸出段一端切斷以形成一個軸孔。本專利技術,該步驟(C)的焊接方法,可以是氣焊與電弧焊的任一種。本專利技術,該主金屬管件與該副金屬管件所使用的 材質為鋁合金。本專利技術,該步驟(b)中該凸出段與該副金屬管件數量皆為兩個,該步驟(d)將前述副金屬管件分別相反于前述凸出段的一端皆堵住,并自該基段一端灌入高壓流體,使該基段成型為一個沿一條軸線方向延伸的頭管,前述凸出段與前述副金屬管件相互配合成型為自該頭管兩相反端間分別沿一個大致垂直并遠離于該軸線方向延伸的一個上管與一個下管。本專利技術,該步驟(b)中該凸出段與該副金屬管件數量皆為兩個,該步驟(d)中將前述副金屬管件分別相反于前述凸出段的一端皆堵住,并自該基段的一端灌入高壓流體,使該基段沿一條軸線方向延伸,并使前述凸出段與前述副金屬管件相互配合成型為分別沿一個大致平行于該軸線方向延伸的結構,該基段、前述凸出段與前述副金屬管件相配合成型出一個前叉。本專利技術,該步驟(b)中該凸出段與該副金屬管件數量皆為一個,該步驟(d)中將該副金屬管件相反于該凸出段的一端堵住,并自該基段一端灌入高壓流體,使該基段成型為一個沿一條軸線方向延伸的頭管,該凸出段與該副金屬管件相互配合成型為自該頭管兩相反端間沿一個大致垂直并遠離于該軸線方向延伸的一個上管。本專利技術,該步驟(b)中該凸出段與該副金屬管件數量皆為一個,該步驟(d)中將該副金屬管件相反于該凸出段的一端堵住,并自該基段一端灌入高壓流體,使該基段沿一條軸線方向延伸,并使該凸出段與該副金屬管件相互配合成型為沿一個大致垂直并遠離該軸線方向延伸的結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該主金屬管件的該凸出段與該副金屬管件相接合后再進行焊接,由于該凸出段與該副金屬管件的接合處僅部分有管壁重疊,所以管壁厚度沒有變厚,并且該凸出段與該副金屬管件間的外形變異性小,在進行該步驟(d)時,能夠讓該管件更容易的擴張變化,而達到外形流暢的效果。應理解,在本專利技術范圍內中,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各技術特征和在下文(如實施例)中具體描述的各技術特征之間都可以互相組合,從而構成新的或優選的技術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圖說明圖I是一個現有自行車車架構件成型流程示意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流程圖;圖3是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成型流程示意圖; 圖4是顯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5是顯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6是顯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7是顯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圖8是顯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第六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2與圖3,本專利技術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下列步驟步驟101 :截取一個主金屬管件2,及兩個副金屬管件3。該主金屬管件2與前述副金屬管件3所使用的材質為鋁合金。步驟102 :將該主金屬管件2置入一個第一模具4中,先利用內壓、沖壓成型,再利用高壓流體成型方式進行該主金屬管件2的初步成型,使該主金屬管件2形成一個基段21,及兩個突出于該基段21的凸出段22。前述副金屬管件3分別置入一個第三模具5,及一個第四模具6中,以內壓、沖壓成型的方式進行前述副金屬管件3初步成型。該冷作式擴管成型是指先利用內壓成型后再進行沖壓成型的方式。步驟103 :將前述凸出段22 —端切斷,以形成一個軸孔221。步驟104 :分別將前述副金屬管件3 —端與前述凸出段22的切斷一端互相接合,并于前述副金屬管件3與前述凸出段22的接合處222進行焊接,焊接完后再熔平焊道。該主金屬管件2與前述副金屬管件3彼此互相連通。該焊接的方式,可以利用氣焊與電弧焊的任一種。步驟105 :將已焊接后的該管件置入一個第二模具7中,以高壓流體成型的方式進行該管件的最終成型。在本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其高壓流體成型可以是液壓式,其該管件不進行加熱,并利用液體壓力為1200kg/cm2的壓力參數進行加壓成型,是將前述副金屬管件3分別相反于前述凸出段22的一端皆堵住,并自該基段21—端以一個壓力源灌入高壓液體,當然施作方式也能夠在前述副金屬管件3任一個的一端以該壓力源灌入高壓液體,而堵住該基段21兩端與另一個副金屬管件8的一端,使該基段21成型為一個沿一條軸線方向LI延伸的頭管,前述凸出段22與前述副金屬管件3相互配合成型為自該頭管兩相反端間分別沿一個大致垂直并遠離于該軸線方向LI延伸的一個上管與一個下管。高壓流體成型亦可以是氣壓式,其作法與液壓式大致相同,其不同處在于其壓力源(圖未示)會有兩個,而在成型時需先將該管件加熱至350 400°C,并利用氣體壓力為180kg/cm2的壓力參數進行加壓成型。參閱圖2與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較佳實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一體成型的組合管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驟:(a):截取一個主金屬管件,及至少一個副金屬管件;(b):將該主金屬管件置入一個第一模具中,以冷作式擴管成型的方式進行該主金屬管件的初步成型,使該主金屬管件形成一個基段,及至少一個突出于該基段的凸出段;(c):將該副金屬管件一端與該凸出段互相接合,并于該副金屬管件與該凸出段的接合處進行焊接;及(d):將已焊接后的該管件置入一個第二模具中,以高壓流體成型的方式進行該管件的最終成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春山,
申請(專利權)人:野寶車料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