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南極磷蝦粉膨化造粒浸出提取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取南極磷蝦粉與淀粉或富含淀粉的植物原料粉混合,其中,所述南極磷蝦粉的質量含量為50-100%;2、對混合物料進行水分調節,至含水量10-40%;3、將混合物料輸入到擠壓膨化造粒機中進行膨化造粒,造粒溫度為80-140℃,模頭壓力10-120Bar,獲得2-10mm長度膨化料粒;4、用烘干機調節所述膨化料粒水分,至含水量4-12%;5、將所述膨化料粒輸入油脂浸出設備,提取南極磷蝦油。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造粒效果好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南極磷蝦油的深加工,更具體地說,涉及蝦油的提取。
技術介紹
·南極磷奸(Euphausia superba)是地球上最大的單種生物資源之一,其現存量的估計值約為4 15億噸,成熟蝦年產量為3 5億噸,年可捕獲量可達I億噸左右,形成巨大的潛在漁業資源。近年來,隨著世界性傳統漁業資源的逐漸衰竭,以及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提出,使南極水域中巨大的南極磷蝦資源受到一些遠洋漁業發達國家的關注。我國也已把南極磷蝦資源列入今后遠洋漁業發展的主要開發品種之一。南極磷蝦生活在寒帶水域,蝦油中富含以DHA和EPA為代表的磷脂型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研究表明,南極磷蝦磷脂型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廣泛的有益健康的功效,包括改善心臟病患者的預后、增加胎兒的生長速度、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高血壓和高血脂及調節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等。這表明,南極磷蝦油的營養和藥用價值高,具有很好而開發利用前景。然而,目前國內尚沒有工業化的南極磷蝦油提取方法。油脂浸出工藝是一種先進成熟的制油工藝,在油脂行業廣泛使用。按接觸方式,浸出法制油工藝可分為浸泡式浸出、噴淋式浸出和混合式浸出。三種方式相比,噴淋式和混合式浸出的效率更高,目前國內采用的浸出設備,也以這兩種浸出方式為主。采用噴淋式浸出和混合式浸出,需要在浸提前對油料進行造粒,才能使油料保持在浸出設備的篩板上,保證浸出的順利進行。同時,油料料粒要有一定機械強度,避免浸出過程中油料的碎粒和粉末進入混合油,使混合油的含柏沫量增加,為后續凈化工作帶來不便。可見,以南極磷蝦粉為原料,以噴淋式浸出或混合式浸出工藝制備油脂,造粒勢在必行。此外,南極磷蝦粉經過擠壓膨化法造粒后,其容重增大,多孔性增加,油料細胞組織被徹底破壞,酶類被鈍化,可以改善浸出效果,提高浸出速度和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南極磷蝦油提取方法,具有造粒效果好、適合產業化的特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I、取南極磷蝦粉與淀粉或富含淀粉的植物原料粉混合,其中,所述南極磷蝦粉的質量含量為50-100% ;當南極磷蝦粉為100%時,意味著不添加淀粉或富含淀粉的植物原料粉,也就是不加輔料,此種情況下也可完成后續的造粒工藝,但造粒效果不佳,非優選方案。S2、對混合物料進行水分調節,至含水量10-40% ;S3、將混合物料輸入到擠壓膨化造粒機中進行膨化造粒,造粒溫度為80_140°C,模頭壓力10-120Bar,獲得2_10mm長度膨化料粒;S4、用烘干機調節所述膨化料粒水分,至含水量4-12% ;S5、將所述膨化料粒采用浸出工藝提取南極磷蝦油。其中,步驟SI所述南極磷蝦粉為南極磷蝦整蝦粉、南極磷蝦蝦殼粉或南極磷蝦去殼蝦粉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混合。所述淀粉為大米淀粉、小麥淀粉、玉米淀粉、小米淀粉、燕麥淀粉、大麥淀粉、高粱淀粉、蕎麥淀粉、綠豆淀粉、紅豆淀粉、豌豆淀粉、豇豆淀粉、馬鈴薯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紅薯淀粉、山藥淀粉、菱角淀粉或藕淀粉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混合。所述含淀粉的植物原料粉為大米粉、小麥粉、玉米粉、小米粉、燕麥粉、大麥粉、高粱粉、蕎麥粉、綠豆粉、紅豆粉、豌豆粉、豇豆粉、馬鈴薯粉、木薯粉、甘薯粉、紅薯粉、山藥粉、菱角粉、藕粉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混合。而步驟S5中,所述浸出工藝可選用環形浸出器、平轉浸出器或固定柵板平轉浸出器等油脂浸出設備,使用正己烷、乙醇或六號抽提溶劑油等溶劑。 本專利技術首次對南極磷蝦進行膨化造粒,使南極磷蝦適合于采用噴淋式浸出設備或混合式浸出設備提取南極磷蝦油。同時,南極磷蝦粉經過擠壓膨化法造粒后,其容重增大,多孔性增加,油料細胞組織被徹底破壞,酶類被鈍化,可以改善浸出效果,提高浸出速度和效率;針對南極磷蝦的原料特性,在原料中添加淀粉作為粘合劑,降低原料造粒后的粉末度,增加料粒的機械強度,克服浸出過程中油料的碎粒和粉末進入混合油帶來的含柏粒量增加,利于混合油的后續處理;首次采用通用油脂浸出工藝提取南極磷蝦油,適合產業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將南極磷蝦粉(可以是南極磷蝦整蝦粉、南極磷蝦蝦殼粉、南極磷蝦去殼蝦粉中的任意一種)與淀粉(可以是大米淀粉、小麥淀粉、玉米淀粉、小米淀粉、燕麥淀粉、大麥淀粉、高粱淀粉、蕎麥淀粉、綠豆淀粉、紅豆淀粉、豌豆淀粉、豇豆淀粉、馬鈴薯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紅薯淀粉、山藥淀粉、菱角淀粉、藕淀粉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混合)或富含淀粉的植物原料粉(可以是大米粉、小麥粉、玉米粉、小米粉、燕麥粉、大麥粉、高粱粉、蕎麥粉、綠豆粉、紅豆粉、豌豆粉、豇豆粉、馬鈴薯粉、木薯粉、甘薯粉、紅薯粉、山藥粉、菱角粉、藕粉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混合)混合,使混合物料中南極磷蝦粉的質量含量為50-100%。將混合物料進行水分調節,使進入擠壓膨化造粒機中的混合物料的含水量為10-40%。將混合物料輸入到擠壓膨化造粒機中進行膨化造粒,造粒溫度為80-140°C,模頭壓力10-120Bar,調整造粒機出粒端的割刀轉數,使切割后的南極磷蝦粉膨化料粒長度為2-10mm。用烘干機調節膨化料粒水分,使進入浸出設備的物料含水量為4-12%,然后將物料輸入環形浸出器、平轉浸出器或固定柵板平轉浸出器等油脂浸出設備,使用正己烷、乙醇或六號抽提溶劑油等溶齊U,采用通用浸出工藝提取南極磷蝦油。實施例I將南極磷蝦蝦殼粉與馬鈴薯淀粉混合,使混合物料中南極磷蝦粉的質量含量為90%。將混合物料進行水分調節,使進入擠壓膨化造粒機中的混合物料的含水量為20%。將混合物料輸入到擠壓膨化造粒機中進行膨化造粒,造粒溫度為110°C,模頭壓力為90Bar,調整造粒機出粒端的割刀轉數,使切割后的南極磷蝦粉膨化料粒長度為5mm,造粒后物料的粉末度為3. 64% (過28目篩)。用烘干機調節膨化料粒水分,使物料含水量為4%,然后將物料輸入環形浸出器,以正己烷為浸出溶劑,采用通用油脂浸出工藝進行浸出,提取南極磷蝦油。實施例2將南極磷蝦去殼蝦粉與玉米淀粉混合,使混合物料中南極磷蝦粉的質量含量為80%。將混合物料進行水分調節,使進入擠壓膨化造粒機中的混合物料的含水量為18%。將混合物料輸入到擠壓膨化造粒機中進行膨化造粒,造粒溫度為105°C,模頭壓力為15Bar,調整造粒機出粒端的割刀轉數,使切割后的南極磷蝦粉膨化料粒長度為7mm,造粒后物料的粉末度為2. 95% (過28目篩)。用烘干機調節膨化料粒水分,使物料含水量為8%,然后將物料輸入環形浸出器,以乙醇為浸出溶劑,按通用油脂浸出工藝進行浸出,提取南極磷蝦油。實施例3對南極磷蝦整蝦粉進行水分調節,使進入擠壓膨化造粒機中的物料的含水量為22%。將混合物料輸入到擠壓膨化造粒機中進行膨化造粒,造粒溫度為120°C,模頭壓力為 126Bar,調整造粒機出粒端的割刀轉數,使切割后的南極磷蝦粉膨化料粒長度為6mm,造粒后物料的粉末度為8. 12% (過28目篩)。用烘干機調節膨化料粒水分,使進入浸出設備的物料含水量為12%,然后將物料輸入環形浸出器,以乙醇為浸出溶劑,按通用油脂浸出工藝進行浸出,提取南極磷蝦油。實施例4將南極磷蝦粉蝦殼粉與玉米粉混合,使混合物料中南極磷蝦粉的質量含量為95%。將混合物料進行水分調節,使進入擠壓膨化造粒機中的混合物料的含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南極磷蝦粉膨化造粒浸出提取蝦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取南極磷蝦粉與淀粉或富含淀粉的植物原料粉混合,其中,所述南極磷蝦粉的質量含量為50?100%;S2、對混合物料進行水分調節,至含水量10?40%;S3、將混合物料輸入到擠壓膨化造粒機中進行膨化造粒,造粒溫度為80?140℃,模頭壓力10?120Bar,獲得2?10mm長度膨化料粒;S4、用烘干機調節所述膨化料粒水分,至含水量4?12%;S5、將所述膨化料粒采用浸出工藝提取南極磷蝦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蓓薇,周大勇,吳海濤,劉瀟洋,宗媛,劉貴洋,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