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化工分離設備及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氯化聚合物的濕物料分離器及分離干燥方法。分離器結構式是:包括筒體及頂端的入口接管、下部的出口接管,其中筒體上部筒壁為過濾筒結構,其上設有排液管和排氣管,入口接管的管壁上設有與其管壁斜切的上進氣管。濕物料首先通過上述的分離器進行分離,然后進入沸騰床進行干燥;濕物料通過分離器分離后進入沸騰床干燥,控制適當的工藝參數即可得到目標產品,此種方式縮短了加料和干燥時間,節省了干燥所用能源,防止了濕聚合物的結塊,減少了干燥設備的維修次數。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益于操作維護,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化工分離設備及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氯化聚合物的濕物料分離器及分尚干燥方法。
技術介紹
在氯化聚乙烯的生產過程中,由于氯化聚合物易部分形成不可逆結塊,而不能用機械如離心機、傾拆器或擠壓除去水分。另外,濕物料水分大妨礙沸騰床的形成,大大延長了攪拌形成沸騰床的時間,降低了干燥效率。同時,由于攪拌器強大應力,尤其在干燥開始階段,由于使聚合物結塊,這個設備的部件必須是超強結構,且承受很大的磨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快速、高效、不易結塊的濕物料分離器,同時其結合沸騰床,提供一種濕物料的分離干燥方法。首先給出一種濕物料分離器包括筒體及頂端的入口接管、下部的出口接管,其中筒體上部筒壁為過濾筒結構,其上設有排液管和排氣管,入口接管的管壁上設有與其管壁斜切的上進氣管。為了加強分離效果,分離器底部設計二級過濾結構,即出口接管下設有過濾板,過濾板下設有積液箱,積液箱上設有積液管和排氣短管。為了促進物料快速、方便從出口接管排出,所述的筒體中部設有與出口接管同心軸的氣體入口管,所述的出口接管與分離器筒壁斜切。為了提高通過過濾筒的水和空氣(含水汽)的分離效果,所述的過濾筒中的環室內設有折流環。下面給出應用上述濕物料分離器的分離干燥方法,濕物料首先通過濕物料分離器進行分離,然后進入沸騰床進行干燥,其中物料進料速度控制在1-2噸/小時,上進氣管引入的氣體壓力為2-6kg/cm2、溫度為50-130°C,內室壓力控制O. l-lkg/cm2,沸騰床內所用氣體為預熱50-130°C的干燥氣體。為了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及分離效果,所述的濕物料為顆粒粉料狀濕物料,濕物料在內室中做螺旋運動的流速控制在10-150m/s。所述的濕物料進一步優選為為含水50-70%的顆粒粉料狀濕物料。上述分離干燥方法的優選方案為濕物料首先通過濕物料分離器進行分離,然后進入沸騰床進行干燥,其中上進氣管引入的氣體壓力為2-6kg/cm2、溫度為50-130°C,內室壓力控制O. 1-lkg/cm2,沸騰床內所用氣體為預熱50-130°C的干燥氣體,所述的濕物料為含水50-70%的顆粒粉料狀濕物料,氣體入口管引入的氣體壓力為I. 5-5kg/cm2、溫度位50-130°C,物料進料速度控制在1-2噸/小時,濕物料在內室中做螺旋運動的流速控制在10_150m/s。本專利技術中的濕物料分離器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益于操作維護,該分離設備可連續進料出料,也可間歇式使用,能夠得到含濕量小于20%,甚至可達10%以下的產品,防止了濕聚合物的結塊,然后通過與沸騰床結合使用,縮短了加料和干燥時間,節省了干燥所用能源,,減少了干燥設備的維修次數,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勞動強度。附圖說明圖I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 參照圖1,一種濕物料分離器,包括筒體I及頂端的入口接管8、下部的與筒壁斜切的出口接管7,其中筒體I上部筒壁為過濾筒11結構,過濾筒內壁上設有濾孔17,外壁上設有排液管5和排氣管4,入口接管8的管壁9上設有與其管壁斜切的上進氣管2。實施例2 參照圖I,一種濕物料分離器,在實施例I結構的基礎上,還包括出口接管7下設有與其傾斜角度相近的過濾板14,過濾板14下設有積液箱16,其上設有積液管6和排氣短管15。筒體I中部設有與出口接管7同心軸的氣體入口管3。所述的過濾筒中的環室13內設有折流環12。為了提高效率,出口接管7管口上沿盡可能緊貼過濾筒環室13,下沿緊貼過濾板14,為了簡化結構其中排液管5和積液管6相連。實施例3 應用實施例2中的分離器,濕物料具體分離過程以及干燥方法如下從水懸浮物中分離出的氯化聚合物(氯化聚乙烯)物料,其含50%重量的水,從入口接管8進入,物料進料速度控制在2噸/小時,經上進氣管2引入的壓力為2kg/cm2、50°C空氣,二者在內室10內以IOm/s的速度向下做螺旋運動,控制內室壓力O. lkg/cm2,通過過濾筒11上的濾孔17進行一級過濾,水和空氣進入環室13,并通過折流環12的分離,分別從排液管5和排氣管4排出,物料繼續螺旋下行至底部的過濾板14進行二次過濾,水和空氣進入積液箱16,并分別通過積液管6和排氣短管15排出,物料通過出口接管7排出得到含濕量小于20%,甚至可達10%以下的濕產品,然后進入沸騰床繼續干燥,沸騰床內所用氣體為預熱50°C的干燥氣體,物料在沸騰床干燥段借助于攪拌器使之運動,干燥后即得到合格水分的產品。物料排入沸騰床過程中可以通過氣體入口管3引入空氣壓力為I. 5kg/cm2、溫度50°C的空氣,加快物料的排出。實施例4 應用實施例2中的分離器,濕物料具體分離過程以及干燥方法如下從水懸浮物中分離出的氯化聚合物(氯化聚乙烯)物料,其含70%重量的水,從入口接管8進入,物料進料速度控制在I噸/小時,經上進氣管2引入的壓力為6kg/cm2、130°C空氣的作用,二者在內室10內以150m/s的速度向下做螺旋運動,控制內室壓力lkg/cm2,通過過濾筒11上的濾孔17進行一級過濾,水和空氣進入環室13,并通過折流環12的分離,分別從排液管5和排氣管4排出,物料繼續螺旋下行至底部的過濾板14進行二次過濾,水和空氣進入積液箱16,并分別通過積液管6和排氣短管15排出,物料通過出口接管7排出得到含濕量小于20%,甚至可達10%以下的濕產品,然后進入沸騰床繼續干燥,沸騰床內所用氣體為預熱130°C的干燥氣體,物料在沸騰床干燥段借助于攪拌器使之運動,干燥后即得到合格水分的產品。物料排入沸騰床過程中可以通過氣體入口管3引入空氣壓力為5kg/cm2、溫度130°C的空氣,加快物料的排出。實施例5 應用實施例2中的分離器,濕物料具體分離過程以及干燥方法如下從水懸浮物中分離出的氯化聚合物(氯化聚乙烯)物料,其含60%重量的水,從入口接管8進入,物料進料速度控制在I. 5噸/小時,經上進氣管2引入的壓力為4kg/cm2、90°C空氣的作用,二者在內室 10內以80m/s的速度向下做螺旋運動,控制內室壓力O. 5kg/cm2,通過過濾筒11上的濾孔17進行一級過濾,水和空氣進入環室13,并通過折流環12的分離,分別從排液管5和排氣管4排出,物料繼續螺旋下行至底部的過濾板14進行二次過濾,氺和空氣進入積液箱16,并分別通過積液管6和排氣短管15排出,物料通過出口接管7排出得到含濕量小于20%,甚至可達10%以下的濕產品,然后進入沸騰床繼續干燥,沸騰床內所用氣體為預熱90°C的干燥氣體,物料在沸騰床干燥段借助于攪拌器使之運動,干燥后即得到合格水分的產品。物料排入沸騰床過程中可以通過氣體入口管3引入空氣壓力為3kg/cm2、溫度90°C的空氣,加快物料的排出。以上實施例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但不局限于此,在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之內,根據初始物料的物料性質、水分含量以及目標產物的干燥要求,確定進料的速度以及物料螺旋運動的速度,同時可以預先通過氣體入口管斜切的角度和旋轉半徑確定螺旋軌道,各個步驟中的引入的空氣壓力、溫度以及沸騰床干燥的時間也可以根據需要而進行選擇及配合使用,均可以完成本專利技術,在此就不一一列舉。本分離器不局限于分離含水的物料,含其他的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濕物料分離器,包括筒體及頂端的入口接管、下部的出口接管,其中筒體上部筒壁為過濾筒結構,其上設有排液管和排氣管,入口接管的管壁上設有與其管壁斜切的上進氣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旭思,周洋,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旭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