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非接觸地執行輸入操作的輸入裝置,使用戶能夠順利地輸入想要的操作。該輸入裝置具備:檢測操作輸入裝置的用戶的手等操作物體的位置的位置檢測部;根據所述位置檢測部的檢測結果,檢測操作物體中距離位置檢測部最近的點的位置的變化的位置變化檢測部;和影像顯示部,所述位置變化檢測部檢測規定范圍內的距離位置檢測部最近的點的位置的變化,所述影像顯示部根據上述位置變化檢測部的檢測結果進行顯示的變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輸入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輸入裝置,特別涉及提高對電子設備給予指示的用戶界面的易用性的輸入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對于TV和錄像機這樣的影像裝置,或者PC等信息處理設備,用戶一般通過遙控器進行頻道操作、顯示操作,通過鍵盤和鼠標或者觸摸面板等輸入設備進行命令輸入和數據輸入。此外,近年來,因為傳感器技術的提高,特別是在游戲機和便攜設備領域,使用了由傳感器識別用戶的動作,根據其結果判斷用戶的意圖,使機器動作的方法。專利文獻1公開了識別手指的形狀、動作,判定操作的圖像識別裝置。專利文獻2公開了進行用于視覺表示作為用戶操作的手勢的識別對象的手勢圖像顯示的界面裝置。用戶能夠一邊確認手勢圖像一邊進行裝置的操作。專利文獻3公開了顯示表示作為用戶操作的手勢的圖標和進行的操作的車載設備。用戶能夠容易地知道要做的手勢。專利文獻4公開了顯示表示方向盤(Steering)上的手的狀態和操作對象設備的選擇引導信息的車輛用操作輸入裝置。用戶能夠參照該引導,動手選擇目標操作機器。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318056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8-52590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1-216069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5-250785號公報專利文獻1的圖像識別裝置中,根據用戶身體的位置生成操作面,用戶通過相對于該操作面的手或手指的位置或者運動進行對裝置的指示。上述操作面是虛擬的操作面,“操作者102根據標志101設想虛擬的操作面701伸出手601,與顯示器111聯動地以將畫面上的一部分與操作面701當作觸摸面板觸摸的方式移動手601,由此能夠容易地進行輸入操作”(段落編號0033)。該專利文獻1中,因為根據身體的位置確定操作面,所以存在以下問題點。(1)因為對虛擬的操作面進行操作,用戶難以把握操作面的大小、操作面與操作的對應關系、或操作面與畫面上的顯示的對應關系。(2)因為在伸出手之前決定操作面位置,所以難以把握校準的時機。特別是存在多人的情況下,不能決定對于畫面前的哪個人設定操作區域。此外,專利文獻2至專利文獻4中,各專利文獻都公開了顯示用于操作的動作和姿勢,用戶按照它們進行與規定的裝置相關的動作。但是,用戶為了操作而進行規定的動作或者擺出規定的姿勢時,在做出規定的動作、規定的姿勢之前,無意識地做出的其他動作或其他姿勢可能會被識別為用于操作的動作,而執行用戶不想要的裝置的動作。即,各專利文獻都沒有考慮在用戶進行用于操作的手勢時,使用戶直觀地理解用戶的動作與物理上的物體和畫面顯示如何對應、如何被識別為操作。此外,各專利文獻的輸入裝置,都公開了為了檢測輸入而識別手等規定的形狀。但是,識別手等的形狀時,需要與參照的規定形狀的模型比較、或規定形狀的學習等處理,會導致輸入裝置進行的處理的負荷提高,并且識別處理會花費更多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考慮以上情況,解決上述課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非接觸地進行輸入操作的輸入裝置,其檢測進行操作的物體距離傳感器位置最近的點(以下記作物體檢測點),根據與該物體檢測點的位置的變化,實時地在畫面上顯示輸入操作的操作狀態,由此用戶能夠順利地輸入想要的操作。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輸入裝置具備:檢測操作輸入裝置的用戶的手等進行操作的物體的各點的位置的位置檢測單元;根據所述位置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從所述位置檢測單元檢測物體檢測點的位置的變化的位置變化檢測單元;和影像顯示單元,所述位置變化檢測單元檢測規定范圍內的距離位置檢測單元最近的點的位置的變化,所述影像顯示單元根據上述位置變化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進行顯示的變更。此處,上述影像顯示單元根據上述位置轉換檢測單元的檢測結果,改變與顯示內表示的物體的大小、長度、深度、比例尺等量相關的顯示和形狀、顯示的物體的位置。根據本專利技術,在非接觸地進行輸入操作的輸入裝置中,用戶能夠直觀地把握操作而順利地輸入想要的操作,具有能夠提高輸入裝置的易用性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實施例1的輸入裝置的概要圖。圖2是表示實施例1的輸入裝置的結構的框圖。圖3是表示實施例1的輸入裝置的操作區域和用戶的操作方法的概要圖。圖4是說明基于實施例1的輸入裝置的操作狀態的顯示的概要圖。圖5是說明實施例1的輸入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圖6是表示實施例2的輸入裝置的操作區域和用戶的操作方法的概要圖。圖7是說明基于實施例2的輸入裝置的操作狀態的顯示的概要圖。圖8是說明實施例2的輸入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圖9是說明基于實施例2的輸入裝置的操作狀態的顯示的概要圖。圖10是表示實施例3的輸入裝置的概要圖。圖11是表示實施例3的輸入裝置的結構的框圖。圖12是表示實施例3的輸入裝置的操作區域和用戶的操作方法的概要圖。圖13是說明實施例3的輸入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圖14是表示實施例4的輸入裝置的操作區域和用戶的操作方法的概要圖。圖15是說明實施例4的輸入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圖16是表示實施例5的輸入裝置的概要圖。圖17是表示實施例5的輸入裝置的結構的框圖。圖18是說明實施例5的輸入裝置的動作的流程圖。圖19是表示實施例5的輸入裝置的輸入操作空間的概要圖。圖20是實施例5的輸入裝置的距離表。圖21A是說明實施例6的輸入裝置的檢測操作指針的方法的第一概要圖。圖21B是說明實施例6的輸入裝置的檢測操作指針的方法的第二概要圖。圖22A是說明實施例7的輸入裝置的檢測操作指針的方法的第一概要圖。圖22B是說明實施例7的輸入裝置的檢測操作指針的方法的第二概要圖。圖22C是說明實施例7的輸入裝置的檢測操作指針的方法的第三概要圖。符號說明100…輸入裝置,101…顯示畫面,102…傳感部,103…用戶,200…系統控制部,201…信號輸出部,202…距離檢測部,203…上下操作檢測部,600…操作基準,1000…拍攝部,1100…形狀檢測部,1200…手的形狀,1201…檢測基準,1600…輸入操作,1601…顯示畫面,1602…傳感部,1603…用戶,1700…系統控制部,1701…信號輸出部,1702…操作指針抽出部,1703…輸入操作檢測部,1900…輸入操作空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各實施例。【實施例1】以下參照圖1至圖5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的輸入裝置100是,通過傳感器檢測用戶的手與輸入裝置100之間的距離,根據該距離給出對影像顯示裝置101的操作的指示的裝置。首先,參照圖1和圖2說明第一實施例的輸入裝置的結構。圖1是表示實施例1的輸入裝置100的概要圖,通過影像顯示裝置101、傳感部102、用戶103表示用戶103使用輸入裝置100時的動作環境的概要。影像顯示裝置101是基于來自影像顯示裝置101的外部的操作輸入信號,對用戶提示影像信息的裝置,例如是具有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顯示器)、PDP(PlasmaDisplayPanel:等離子體顯示面板)、液晶投影儀、激光投影儀、背投投影機等顯示裝置、影像內容和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等顯示處理所需的運算處理裝置和存儲器的裝置。傳感部102是檢測用戶103的手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的構成部件,例如由紅外線距離傳感器、激光距離傳感器、超聲波距離傳感器、距離圖像傳感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輸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物體的傳感部;系統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傳感部的檢測結果檢測用戶的操作;和信號輸出部,其基于所述系統控制部的處理輸出影像信號,所述系統控制部基于所述傳感部檢測出的物體中距離規定的基準點最近的物體的運動檢測用戶的操作。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8.23 JP 2011-1813871.一種輸入裝置,具有用于使用戶能夠對顯示圖像的圖像顯示裝置給出指示的界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物體的傳感部;系統控制部,其基于所述傳感部的檢測結果檢測用戶的操作;和信號輸出部,其基于所述系統控制部的處理,對所述圖像顯示裝置輸出影像信號,所述系統控制部,以所述傳感部檢測出的物體中距離規定的基準點最近的點作為物體檢測點,基于所述物體中的根據所述物體檢測點周邊的點生成的形狀的大小和形狀,判斷是否將所述物體檢測點視為操作指針,并基于該判斷出的操作指針的運動來檢測用戶的操作,其中,所述系統控制部將所述傳感部的檢測空間分割為多個空間,隨著檢測出所述物體的空間遠離所述規定的基準點而增大用于將所述物體檢測點視為所述操作指針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B·賽蒂亞萬,松原孝志,松本和己,德永龍也,
申請(專利權)人:日立民用電子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