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包括二氧化碳存儲裝置、高壓泵送裝置,二氧化碳存儲裝置與高壓泵送裝置通過管路連通,高壓泵送裝置通過輸出管路D與塑料擠出機注氣口相連通,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與高壓泵送裝置的管路連通中設有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包括壓縮機、恒溫箱和循環泵;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的輸出端通過輸入管路A接入恒溫箱,之后從恒溫箱通過輸出管路A接入高壓泵送裝置,輸入管路A和輸出管路A是貫通管道;所述的壓縮機通過輸入管路B和輸出管路B和恒溫箱相連。使用二氧化碳發泡劑生產出來的發泡產品不易折斷,強度高。本系統結構簡單,操作準確穩定。(*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塑料發泡劑的注入系統,尤其涉及一種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
技術介紹
傳統的塑料擠出產品發泡劑一般為氟利昂和烷類發泡劑,氟利昂現在為禁止產品,污染是比較嚴重,烷類發泡劑使用非常危險。目前來說二氧化碳作為發泡劑是很好的替代品,但二氧化碳一般都氣體狀態存在,不容易注入,也存在注入不易混合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穩定的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包括二氧化碳存儲裝置、高壓泵送裝置,二氧化碳存儲裝置與高壓泵送裝置通過管路連通,高壓泵送裝置通過輸出管路D與塑料擠出機注氣口相連通,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與高壓泵送裝置的管路連通中設有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包括壓縮機、恒溫箱和循環泵;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的輸出端通過輸入管路A接入恒溫箱,之后從恒溫箱通過輸出管路A接入高壓泵送裝置,輸入管路A和輸出管路A是貫通管道;所述的壓縮機通過輸入管路B和輸出管路B和恒溫箱相連,恒溫箱內注有冷卻液;所述的循環泵通過循環管路C分別與恒溫箱和高壓泵送裝置相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二氧化碳發泡劑保持一定流量經過氣液轉換裝置至高壓泵送裝置注入擠出機。使用二氧化碳發泡劑代替了氟利昂和烷類發泡劑,減少了污染和成本。生產出來的發泡產品不易折斷,強度高。本系統結構簡單,操作準確穩定。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所述的高壓泵送裝置設有壓力顯示裝置。進一步,所述的高壓泵送裝置設有流量調節裝置。進一步,所述的輸入管路A和輸出管路A是貫通管道,輸入管路B和輸出管路B是貫通管道。進一步,所述的輸入管路B和輸出管路B為金屬管。進一步,所述的高壓泵送裝置通過管路還連接助劑存儲裝置。進一步,所述的輸出管路D通過管路還連接有助劑泵送裝置,助劑泵送裝置連接有助劑存儲裝置。進一步,所述的所有管路為金屬管。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準確穩定的使二氧化碳發泡劑注入擠出機中,一是壓力可以控制二是發泡劑的使用量也可以得到穩定控制。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實施例I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實施例I :如圖I所示,一種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包括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高壓泵送裝置10,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與高壓泵送裝置10通過管路連通,高壓泵送裝置10通過輸出管路D12與塑料擠出機11注氣口相連通,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與高壓泵送裝置10的管路連通中設有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包括壓縮機I、恒溫箱5和循環泵7 ;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的輸出端通過輸入管路A3接入恒溫箱5,之后從 恒溫箱5通過輸出管路A6接入高壓泵送裝置10,輸入管路A3和輸出管路A6是貫通管道;壓縮機I通過輸入管路B2和輸出管路B16和恒溫箱5相連,恒溫箱5內注有冷卻液;循環泵7通過循環管路C15分別與恒溫箱5和高壓泵送裝置10相連,高壓泵送裝置10設有壓力顯示裝置8和流量調節裝置9,輸入管路A3和輸出管路A6是貫通管道,輸入管路B2和輸出管路B16是貫通管道;所有管路為金屬管路,高壓泵送裝置10為高壓計量泵;高壓泵送裝置10通過管路還連接有助劑存儲裝置13。在生產操作中通常要同時注入二氧化碳發泡劑和其他助劑,首先按一定比例算出二氧化碳發泡劑和其他助劑加入量,二氧化碳發泡劑通過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變成液態通過管路進入高壓泵送裝置10,其他助劑通過助劑存儲裝置13加入,經過管路進入高壓泵送裝置10,之后再經過高壓泵送裝置注入輸出管路D12,二氧化碳發泡劑和助劑在管路D12內混合,再到擠出機中。實施例2 :如圖2所示,一種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其基本結構和實施例I相同,其區別在于其他助劑注入的方式不同,結構區別是輸出管路D12通過管路連接有助劑泵送裝置14,助劑泵送裝置14連接有助劑存儲裝置13。在生產操作中,首先按一定此例算出二氧化碳發泡劑和其他助劑加入量,二氧化碳發泡劑通過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變成液態通過管路進入高壓泵送裝置10,之后注入到輸出管路D12中,其他助劑先通過助劑存儲裝置13在進入助劑泵送裝置14,之后注入到輸出管路D12,這樣二氧化碳發泡劑和其他助劑在輸出管路D12中混合再進入擠出機中。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包括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高壓泵送裝置(10),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與高壓泵送裝置(10)通過管路連通,高壓泵送裝置(10)通過輸出管路D(12)與塑料擠出機(11)注氣口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與高壓泵送裝置(10)的管路連通中設有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包括壓縮機(I)、恒溫箱(5)和循環泵(7);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的輸出端通過輸入管路A(3)接入恒溫箱(5),之后從恒溫箱(5)通過輸出管路A(6)接入高壓泵送裝置(10);所述的壓縮機(I)通過輸入管路B(2)和輸出管路B(16)和恒溫箱(5)相連,恒溫箱(5)內注有冷卻液;所述的循環泵(7)通過循環管路C(15)分別與恒溫箱(5)和高壓泵送裝置(10)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壓泵送裝置(10)設有壓力顯示裝置(8)。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壓泵送裝置(10)設有流量調節裝置(9)。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入管路A(3)和輸出管路A(6)是貫通管道,輸入管路B(2)和輸出管路B(16)是貫通管道。5.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入管路B (2)和輸出管路B (16)為金屬管。6.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壓泵送裝置(10)通過管路還連接有助劑存儲裝置(13)。7.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出管路D(12)通過管路還連接有助劑泵送裝置(14),助劑泵送裝置(14)連接有助劑存儲裝置(13)。8.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項所述的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有管路為金屬管。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包括二氧化碳存儲裝置、高壓泵送裝置,二氧化碳存儲裝置與高壓泵送裝置通過管路連通,高壓泵送裝置通過輸出管路D與塑料擠出機注氣口相連通,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與高壓泵送裝置的管路連通中設有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包括壓縮機、恒溫箱和循環泵;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的輸出端通過輸入管路A接入恒溫箱,之后從恒溫箱通過輸出管路A接入高壓泵送裝置,輸入管路A和輸出管路A是貫通管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二氧化碳塑料發泡劑注入系統,包括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高壓泵送裝置(10),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與高壓泵送裝置(10)通過管路連通,高壓泵送裝置(10)通過輸出管路D(12)與塑料擠出機(11)注氣口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與高壓泵送裝置(10)的管路連通中設有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二氧化碳氣液轉換裝置包括壓縮機(1)、恒溫箱(5)和循環泵(7);所述的二氧化碳存儲裝置(4)的輸出端通過輸入管路A(3)接入恒溫箱(5),之后從恒溫箱(5)通過輸出管路A(6)接入高壓泵送裝置(10);所述的壓縮機(1)通過輸入管路B(2)和輸出管路B(16)和恒溫箱(5)相連,恒溫箱(5)內注有冷卻液;所述的循環泵(7)通過循環管路C(15)分別與恒溫箱(5)和高壓泵送裝置(10)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戰余路,
申請(專利權)人:龍口陽光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