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消防車的乘員室外傾式踏腳板結構,屬于消防車輛技術領域。包括底盤和設置在底盤上和乘員室,乘員室具有乘員室門,外傾式踏腳板結構包括梯斗、用于驅使梯斗展出或回復到乘員室的底部并且在梯斗展出時使梯斗保持于向外傾斜狀態的梯斗致動作用缸、控制開關和開關觸頭,梯斗樞軸連接在乘員室朝向地坪的一側的底壁上,梯斗致動作用缸固定在底盤上,與消防車的控制裝置連接,且梯斗致動作用缸的作用缸柱與梯斗連接,控制開關設置在乘員室上,且與消防車的控制裝置連接,開關觸頭設置在乘員室門上,與控制開關相對應。優點:保障消防人員出入乘員室時的安全性;在車輛行駛途中確保梯斗處于隱蔽狀態而免遭損壞;節約消防人員的寶貴的救災時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消防車輛
,具體涉及一種消防車的乘員室外傾式踏腳板結構。
技術介紹
消防車乘員室通常位于駕駛室與用于承載儲液罐(儲液罐內灌注有水或滅火泡沫)的廂體之間,在乘員室上配有乘員室門,以供消防人員進出。由于消防車的車輛底盤較高,因此在乘員室上并且在對應于乘員室門的門沿下方的部位安裝有梯級狀的踏腳板,所謂的梯級狀的踏腳板是指具有一個或以上的臺階的踏腳板。 已有技術通常將乘員室踏腳板以焊接或借助于緊固件固定在車輛上,并且對應于乘員室門的下方,這種結構的乘員室踏腳板雖然能夠滿足消防人員上下車的要求,但是存在以下技術問題,其一,由于乘員室踏腳板一經安裝于消防車上,便始終如一地猶如一枚翅膀展出于車身的側部,具體地講,即使在非啟用狀態下,乘員室踏腳板仍以待機狀態展開在車身側部,因而易造成不必要的阻礙;其二,容易遭到損壞;其三,不利于保障車輛的整潔及觀瞻效果。在已公開的中國專利文獻中不乏見諸有消防車的踏腳板結構,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0973933Y推薦有“消防車踏腳板結構”,該專利雖然是針對消防車的器材廂設置的,即為了便于消防人員站在踏腳板上從器材廂的廂腔提取所需的消防器材而設置的,并且在非啟用狀態下可將整個踏腳板折展到消防車的對應于器材廂的外底部,從而可以消除前述的三點技術問題專利技術專利公開號CN101214801A提供有“聯動踏腳板結構”,該專利也是針對于器材廂設計的,與前述CN200973933Y具有異曲同功之效;專利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1480936B揭示有“消防車的活動踏腳板裝置”,該專利方案依然是針對器材廂設計的并且同樣可以體現前述CN200973933Y的技術效果;專利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1480935B介紹有“消防車的活動踏腳板結構”以及CN101973233B披露有“消防車用的聯動式踏腳板結構”,由于這兩項專利方案既可以應用于器材廂,也可以配置于乘員室門的部位,因而同樣能夠消除前述的三點不利因素。并非限于上述文獻公開的消防車的踏腳板結構的共同特點是在啟用狀態下由消防人員以手動方式將踏腳板展出車體,而在非使用狀態下使其處于隱蔽狀態。但是存在以下欠缺其一,由于需要通過消防人員人為的兩次手動才能完成踏腳板展出車輛側部和隱藏于車輛底部的過程,因此在乘員室門的部位不宜配置,因為當消防人員登車進入乘員室后便無法使踏腳板收藏到車輛底部,除非在救災完畢并隨車輛返回至目的地并且在所有消防人員下車后才得以將踏腳板處于隱蔽狀態,而在消防車的行駛途中,踏腳板依然展現于車輛側部;其二,由于踏腳板展出車輛側部以及返回到車輛底部的狀態均由手工操作完成,因此使用不便并且不利于最大限度地節省消防人員的每一分哪怕是每一秒的時間,因為對于搶險救災而言,節約消防隊員的每一秒種便可贏取寶貴的時間而藉以減輕災害損失。其三,由于踏腳板不具有合理的向外傾斜的傾斜度,因此梯級較為陡峭,從而不利于消防人員安全踩踏。鑒于上述已有技術,本申請人作了積極而有益的設計,終于形成了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并且在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請人廠區進行了非有限次數的模擬試驗,結果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僅在駐車狀態下并且在開啟乘員室門的狀態下消防人員出入乘員室的時段內展出車輛側部而在關閉乘員室門的狀態下自動展入車輛底部而藉以避免車輛行駛過程中踏腳板遭損壞、無需由消防人員直接與踏腳板接觸而使踏腳板展入或展出車輛而藉以節約消防人員的寶貴的救災時間和有助于體現合理的向外傾斜程度而藉以保障消防人員出入乘員室安全的消防車的乘員室外傾式踏腳板結構。本專利技術的任務是這樣來完成的,一種消防車的乘員室外傾式踏腳板結構,所述的消防車包括底盤和設置在底盤上和乘員室,該乘員室具有用于供消防人員出入乘員室的乘 員室門,所述的外傾式踏腳板結構包括梯斗、用于驅使梯斗展出或回復到所述乘員室的底部并且在梯斗展出時使梯斗保持于向外傾斜狀態的梯斗致動作用缸、控制開關和用于對控制開關作用的開關觸頭,梯斗樞軸連接在所述乘員室朝向地坪的一側的底壁上,梯斗致動作用缸固定在所述的底盤上,與消防車的控制裝置控制連接,并且該梯斗致動作用缸的作用缸柱與梯斗連接,控制開關設置在所述乘員室上,并且與消防車的控制裝置電氣控制連接,開關觸頭設置在所述的乘員室門上,并且與控制開關相對應。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梯斗包括第一、第二側板、背板和一線梯級,第一側板構成于背板的高度方向的一側,第二側板構成于背板的高度方向的另一側,并且第一、第二側板彼此并行,一組梯級彼此間隔并且以水平狀態設置,各梯級的一端與第一側板朝向第二側板的一側固定,而另一端與第二側板朝向第一側板的一側固定,并且各梯級朝向背板的長度方向的一側與背板固定,背板的上沿與所述乘員室朝向地坪的一側的底壁樞軸連接,所述梯斗致動作用缸的作用缸柱與背板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乘員室朝向地坪的一側固定有一對軸座,在各軸座上配設有一銷軸,在所述背板的上沿并且在對應于所述一對軸座的位置固定有一對軸套,軸套與軸座相配合并且由所述銷軸樞轉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又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側板以及梯級的寬度彼此相坐寸O在本專利技術的再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背板背對所述梯級的一側并且在對應于所述梯斗致動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位置固設有缸柱連接柱,作用缸柱與缸柱連接柱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還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缸柱連接柱構成有一銷軸座,所述的梯斗致動作用缸的作用缸柱的末端構成有一缸柱連接頭,該缸柱連接頭通過缸柱連接銷與銷軸座樞軸連接。在本專利技術的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梯斗致動作用缸朝向所述底盤的一端設有一作用缸座,該作用缸座與底盤固定。在本專利技術的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梯斗致動作用缸為氣缸。在本專利技術的又更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在所述的乘員室門上設置有透明視窗。在本專利技術的又進而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的透明視窗為透明防爆玻璃或透明有機玻璃。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由于將梯斗與乘員室的底部朝向地坪的一側樞軸連接,由固定在底盤上的梯斗致動作用缸與梯斗連接并且由梯斗致動作用缸使梯斗在展出時保持向外傾斜,因而可保障消防人員出入乘員室時的安全性;由于在開啟或關閉乘員室門時通過開關觸頭作用于控制開關,進而由控制開關將信號反饋給消防車的控制裝置,由控制裝置控制梯斗致動作用缸,使梯斗展出或回復,從而保障了乘員室門與梯斗之間的動作一致,在車輛行駛途中確保梯斗處于隱蔽狀態而免遭損壞;由于梯斗的動作受控于安裝在乘員室門上的開關觸頭,因此消防人員無需直接與梯斗接觸而使梯斗展入或展出車輛,從而可以節約消防人員的寶貴的救災時間。附圖說明 圖I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結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專利局的審查員尤其是公眾能夠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和有益效果,申請人將在下面以實施例的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對實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對本專利技術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據本專利技術構思所作出的僅僅為形式上的而非實質性的等效變換都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范疇。請參見圖I,給出了消防車的底盤I和乘員室2,乘員室2安頓在底盤I上,即與底盤I固定,在乘員室2上配設有乘員室門21,具體是通過門鉸鏈212將乘員室門21與乘員室2樞軸連接。在乘員室門21上還設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消防車的乘員室外傾式踏腳板結構,所述的消防車包括底盤(1)和設置在底盤(1)上和乘員室(2),該乘員室(2)具有用于供消防人員出入乘員室(2)的乘員室門(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傾式踏腳板結構包括梯斗(3)、用于驅使梯斗(3)展出或回復到所述乘員室(2)的底部并且在梯斗(3)展出時使梯斗(3)保持于向外傾斜狀態的梯斗致動作用缸(4)、控制開關(5)和用于對控制開關作用的開關觸頭(6),梯斗(3)樞軸連接在所述乘員室(2)朝向地坪的一側的底壁上,梯斗致動作用缸(4)固定在所述的底盤(1)上,與消防車的控制裝置控制連接,并且該梯斗致動作用缸(4)的作用缸柱(41)與梯斗(3)連接,控制開關(5)設置在所述乘員室(2)上,并且與消防車的控制裝置電氣控制連接,開關觸頭(6)設置在所述的乘員室門(21)上,并且與控制開關相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小鋒,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捷達消防車輛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