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面銑削鑲刀,具有兩個面平行的相同的切削或主表面(2),二者相互轉過90°的位置。每個主表面包含四個工作切削角部。對于每個切削角部都是兩個相對于主表面的平面傾斜的斜切表面。四個側表面(3)都是兩兩傾斜的以便確保確定的切削幾何形狀。通過兩個斜切表面(5、6),在工件上的邊緣鏨平的出現已被減少了。(*該技術在2015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精密機加工的雙面銑削鑲刀,其通過能夠形成鑲刀的材料的粉末的加壓成型和粉末冶金而制成,并且包含兩個實質上相似的、彼此相互轉過90°的位置的主表面,和四個在這些主表面之間延伸的實質上相似的側表面。這種銑削鑲刀以本來是已知的方式安裝于旋轉的銑削工具上。通常,該安裝是在鑲刀容置盒上進行,例如在瑞典專利申請9300889-4及DE-A-4013717中所述的那樣。為了獲得要求的表面光潔度,必須使切削鑲刀盡可能精確地定位于要求的位置上,特別是在軸向方向上。假如軸向位置未得到滿足,就會產生所謂的軸向間隙,而這會引起不良的表面光潔度。例如在汽車工業中,近間距的銑刀被用來銑削發動機缸體,氣缸體或類似部件。為了這些應用,要求有很高的表面光潔度,經常要求最大為1.5μm的Ra值,10至15μm間的Ra值以及5和8μm間的WT值。通過采用上面提到的瑞典專利申請所述的結構,已經成功地獲得了這些容差。在精密銑削應用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所謂的邊緣鏨平(edge chipping),即當進行機加工時,切屑從產生的表面的周邊撕烈。當然,邊緣鏨平也可能出現在機加工表面的凹陷的邊緣附近,例如在鏜孔的邊緣的周圍。另一個經常出現的問題是薄壁工件的銑削加工。如已知的,為了節省材料和重量起見,工件的一定的部位可是相對薄壁的,如在3和5mm之間。這些部位受到來自銑削工具的某種程度的壓力后就要彎曲變形,這又會導致加工表面的一定的波紋。市場上的幾種精密銑削鑲刀的另一問題是它們要求很高程度的昂貴且精密的磨削加工以便獲得很高的容差要求。當然,這將非常顯著地增加制造成本。作為這種例子,將再提到DE-A-4013717以及圖4中再現的已知的切削鑲刀。在DE-A-4013717中公開的切削鑲刀的另一麻煩是它們是略呈菱形的。其必然是每側的四個角部中的僅兩個是有效的。因而,這一缺點使每個角部的已經很顯著的加工成本又成倍增加。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減小尺寸且使邊緣鏨平的數目降至最低的銑削鑲刀。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目的是也可在薄壁工件上獲得精細光滑的表面。本專利技術的再一目的是降低銑削鑲刀的制造成本。本專利技術的這些和其它目的通過形成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限定的特征的銑削鑲刀而以驚奇的方式達到了。為了示意但并不限定的目的,下面將參照表示最佳實施例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更詳細的描述。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切削鑲刀的從上方傾斜地看的立體圖。圖2是表示根據圖1的切削鑲刀的俯視圖。圖3是表示根據圖1的切削鑲刀的側視圖。圖4表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切削鑲刀的另一實施例。圖5表示根據圖4的切削鑲刀的俯視圖。圖6表示根據圖4的切削鑲刀的側視圖。圖7表示公知鑲刀的從下面看的立體圖。圖8表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切削鑲刀如何安裝于根據瑞典專利申請第9300889-4號的銑刀體上的視圖。在圖1至3和4至6示中。示出了方形基本形狀的可分度的切削鑲刀,其整體由標號1表示。該鑲刀是雙面的,具有兩個相似的主表面2,該兩個主表面實質上是相互平行的,彼此的方位相互轉過90°。四個實質上一致的側面3在鑲刀的兩個主表面2之間延伸。當鑲刀安裝于銑刀體時(參見圖8),為了使切削鑲刀具有確定的切削幾何形狀,彼此相對的兩個側面3以這樣的方式傾斜,即它們與相關的主表面2形成了銳角。適當地,該角可以在60°至85°的范圍內,最好在70°至80°間。每個主表面主要包含抵靠表面4,該表面4是整體的平面,起著與銑刀體的鑲嵌槽中的相應支撐表面相靠的抵靠表面的作用。本專利技術基本特點是對于每個切削角部都具有兩個斜切表面5和6,其實質上沿著相鄰的側表面3延伸,并且與相應的主表面形成鈍角。斜切表面5可以如圖1和2所示從一個角部12向另一角部12延伸;然而,也可以通過支撐表面4整體延伸至兩個側表面3而與側表面形成鈍角的方式,使斜切表面5被斷開成兩個單獨的區域。而且,與斜切表面6直接相接的斜切表面5的每個角部可被分為三個小平面以便當鑲刀安裝于銑刀體中時增加公隙。這樣,所述部分可被分為兩個平面的小表面13和14,二者通過凹形倒圓15而彼此相連。小表面13相對于支撐表面4的平面占有恒定不變的高度范圍,而小表面14是向著所述平面向上地傾斜,其寬度向著鑲刀側邊的中間部分的方向減小。小表面14的窄端通過凸形倒圓16相交于平面部17,該平面部17實質上平行于支撐表面4并位于支撐表面的向下一點的水平面上。當支撐表面4延伸至很靠邊的表面3時,該部分16和17當然被略去了。以和斜切表面5同樣的方式,斜切表面6也被分成兩個小表面18和19,二者通過凹形倒圓過渡20相連。在此情況下,這種分成兩上小表面的原因是為了增加位于靠近切削刀的斜切表面的部分的公隙。以和小表面13同樣的方式,小平面18從支撐表面4的平面傾斜恒定的距離,而小平面19向著所述平面向上地傾斜,沿著折線21與所述支撐表面相連。位于切削角部的斜切表面5與側緣表面3相鄰,該側緣表面3沿著第二切削刃7與相關的主表面形成銳角,其主要目的是阻止邊緣鏨平。為了達到這一功能,小平面13和支撐表面4的平面之間的角度應在5°和45°之間,適當地在10°和40°之間,最好在25°和25°之間。如上所述,斜切表面6位于與斜切表面5相鄰。其小表面18相對于支撐表面4的角度在1和20°之間,適合地在3和17°之間,最好在5和15°之間。斜切表面6沿著主切削刃8與相鄰的側緣表面3相連。現在參見圖4至6,兩個平行的區域9′在兩個靠近的斜切表面6之間延伸,該區域也連接著其各自平行區域的切削刃10′,以及與位于所述平行區域9′之間的中間部26相連。通常該平行的區域9和中間部26位于比支撐表面略向下,而過渡表面27和28設置在平行區域的一側和中間部之間,并位于支撐表面4的另一側。每個平行區域9具有與支撐表面4正交的輕微的彎曲或曲線。該曲線的半徑是很大的,根據圖1至3所示的實施例,其適當地介于500和1200mm之間,最好在600和1000mm之間。根據圖4至6所示的實施例,平行區域9的相應曲率半徑可適當地介于20和600mm之間,最好在70和400mm之間。彎曲的平行區域9′的最高點位于中間部26之上,然而,最好在支撐表面4之下,以便簡化銑刀體中的鑲刀座的制造。由于平行的區域切削刃10,10′與直接壓出的半徑相比是很短的,(切削刃10適當地介于6和8mm之間,每個刃10′適當地介于1.8和3.2mm之間),平行區域切削刃的弦高相應變小。例如,對于切削刃10′,其在3至7μm范圍內,對于切削刃10,其在6至10μm范圍內。平行區域切削刃的最高點在其中間,而第二區域9具有其最小寬度。然而,其不能完全到達支撐表面4的平面。適當地,在平行區域的最高點和支撐表面之間具有2和100μm之間臺階,最好在5和35μm之間。這些尺寸對于中間部26和支撐表面4的垂直距離也是有效的。通過彎曲的平行區域和斜切強化的切削角部,為了在工件上獲得要求的光潔度,不必進行這些表面的磨削,為了在鑲刀座中獲得具有最小弧形間隙的精確的定位,只有側緣表面3可以要求后續磨削加工。主表面或公隙表面2可以在它們的整體上被壓,“主表面”或“公隙表面”意指表面4、5、6、9、16和17(圖2)和4、5、6、9′、10′、26、27、28(圖5)的整體。然而,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實質上為方形基本形狀的雙面銑削鑲刀,包含兩個實質上相似的主表面和四個實質上相似的、在兩個主表面之間延伸的側表面,兩個相對的側表面(3)與一個主表面形成銳角,另兩個相對的側表面與該主表面形成鈍角,與所述主表面形成銳角的兩側表面與另一主表面形成鈍角,與所述主表面形成鈍角的兩側表面與所述另一主表面形成銳角,其特征在于,兩個主表面(2)的每一個包含四個切削角部,對于每個切削角部,都是兩個相對于主表面的平面傾斜的斜切表面(5,6)。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英格瑪赫斯曼,斯蒂芬羅曼,
申請(專利權)人:桑德維克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SE[瑞典]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