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帶對中裝置,它包括相對設置的立板,立板上部間連有上連接板,立板下部間連有下連接板,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間設有成對的輥輪組件,輥輪組件輥軸的兩端分別與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滑動連接,該輥軸上連有推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鋼帶左右兩側成對設置可移動的輥輪組件,通過手動使推桿作用于輥輪組件的輥軸來調節兩個輥輪組件間的間距或橫向位移,從而帶動兩個輥輪組件間發生偏移的鋼帶回復原位,實現鋼帶的對正,避免鋼帶發生偏離,為鋼帶的校平、清洗、打毛等工序創造良好的條件;本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可在生產線運行過程中及時調整,使鋼帶迅速對中,及時糾正偏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復合軋制輔助設備,具體地指一種鋼帶對中裝置。
技術介紹
現今全球市場上使用最廣泛的鋁基軸瓦材料為鋁錫合金,而帶材因其更適合機械化的生產,正在逐步取代板材的加工模式,在鋁基帶材生產過程中,鋁合金帶和鋼帶的軋制復合是實現鋁基帶材產品必不可少的工序,同時也是關鍵工序。在軋制復合之前,鋼帶要經過校平、清洗、打毛等一系列連續的工序,這些工序是在復合生產線上進行的,由此,鋼帶會在生產線上拉的很長,容易產生鋼帶跑偏,影響校平、清洗、打毛效果,從而對復合造成不利。現有技術中尚無能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鋼帶對中裝置,避免鋼帶在復合生產線上的運行過程中出現跑偏現象。本技術采用的方案是一種鋼帶對中裝置,它包括相對設置的立板,立板上部間連有上連接板,立板下部間連有下連接板,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間設有成對的輥輪組件,輥輪組件輥軸的兩端分別與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滑動連接,該輥軸上連有推桿。本技術在鋼帶左右兩側成對設置可移動的輥輪組件,通過手動使推桿作用于輥輪組件的輥軸來調節兩個輥輪組件間的間距或橫向位移,從而帶動兩個輥輪組件間發生偏移的鋼帶回復原位,實現鋼帶的對正,避免鋼帶發生偏離,為鋼帶的校平、清洗、打毛等工序創造良好的條件;起支撐作用的立板以及起固定作用的兩個連接板將輥輪組件及推桿有機連接形成一個整體框架,使得本裝置整體結構牢固可靠;本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可在生產線運行過程中及時調整,使鋼帶迅速對中,及時糾正偏離。進一步地,所述推桿中部設有凸臺,凸臺與輥軸間的推桿上套有彈簧。本裝置通過在推桿與輥軸間增加彈簧來避免鋼帶本身寬度不均勻帶來的不利影響,當鋼帶變寬時,彈簧在壓力的作用下壓縮,兩滾輪組件輥體間的間距變大,鋼帶可以順利的通過;當鋼帶變窄時,彈簧伸長,兩輥輪組件輥體間的間距變小,輥體表面仍能緊貼鋼帶,使其對中;凸臺用于限定彈簧的位置。再進一步地,所述輥輪組件包括輥軸和固定在輥軸上的輥體,輥體兩頭大,中間小,輥體表面呈倒置的V形,在輥軸和輥體間設有軸承,軸承的兩端設有彈性擋板。兩頭大中間小的倒置V形輥體有利于鋼帶位置的固定,使其不易沿輥體表面上下躥動,始終貼靠著輥體的中央,即貼靠著輥體表面V形的尖端處運行,從而使得鋼帶運行更為平穩。更進一步地,所述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上分別開有長孔,輥輪組件輥軸的兩端開有通孔并分別穿過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上的長孔,推桿的首端穿過輥軸上的通孔后用卡簧卡住,推桿的后端與立板活動連接。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上的長孔用于供輥輪組件的輥軸在長孔內滑動;推桿上的卡簧置于卡槽中,用于防止推桿的首端從輥輪組件輥軸的通孔中滑落。優選地,所述推桿的后端設有螺紋,且推桿末端設有通孔,立板上開有與推桿后端螺紋相應的螺紋孔,推桿的后端穿過立板上的螺紋孔,且在其末端通孔上連有手柄。推桿中部的凸臺與末端通孔之間的部分設有螺紋,起傳動作用。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手柄為垂直于推桿的長桿,其穿過推桿通孔的一端設有凸臺,另一端設有螺母。凸臺和螺母用于防止手柄脫落。更優選地,所述輥輪組件輥軸的兩端呈銑扁狀。將輥軸的兩端設置成比輥軸主體小的銑扁狀,過渡處形成的卡臺與連接板構成卡接,起上下限位作用。附圖說明圖I是本裝置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裝置的俯視示意圖。圖3是輥輪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推桿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裝置的實用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技術,但它們不對本技術構成限定。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包括兩塊相對豎立設置的長方形立板1,立板I上部間連有上連接板2,立板I下部間連有下連接板13,同樣可為長方形結構的上連接板2和下連接板13上分別開有長孔14,上連接板2和下連接板13間設有兩個輥輪組件3,輥輪組件3包括輥軸32和固定在輥軸32上的V形輥體31,V形輥體31兩頭大,中間小,輥體31表面呈倒置的V形,在輥軸32和輥體31間設有軸承33,軸承的兩端設有彈性擋板34 (如圖3),輥輪組件輥軸32的兩端呈銑扁狀且其上分別開有通孔36,輥軸32的兩端分別穿過上連接板2和下連接板13上的長孔14,圓形輥軸32主體向銑扁狀的兩端過渡的地方形成卡臺35,輥軸32在該卡臺35與連接板2,13構成卡接,從而兩端的卡臺35將輥軸32限制在上連接板2和下連接板13之間。本裝置設有四根長桿狀的推桿5,推桿5的首端開有可安裝彈性卡簧8的卡槽11,推桿5的首端穿過輥軸32上端或下端的通孔36后用彈性卡簧8卡住,防止推桿5從輥軸32的通孔36中滑落出來,推桿5的后端與立板I活動連接,即所述推桿5的后端設有螺紋,且推桿5末端設有通孔9 (如圖4),立板I上開有與推桿5后端螺紋相應的螺紋孔,推桿5的后端穿過立板I上的螺紋孔,且在其末端通孔9上連有手柄10,該手柄10為垂直于推桿5的長桿,其穿過推桿5通孔9的一端設有凸臺15,另一端設有螺紋并加固螺母16,該凸臺15和螺母16用于防止手柄10脫落。另外,四個推桿的中部均設有凸臺7,在凸臺7與輥軸32間的推桿5上分別套有彈簧6,通過在推桿5與輥軸32間增加彈簧6來避免鋼帶12本身寬度不均勻帶來的不利影響,推桿5上的凸臺7用于限定彈簧6的位置。其中,起支撐作用的兩個立板I和起固定作用的上、下連接板2,13由螺栓連接固定形成一個整體框架,立板I上設有多個圓孔供螺栓穿過;可以根據需要在立板I與上、下連接板2,13形成的框架上安裝多對輥輪組件3,也可以根據生產線的長度和實際需要,在生產線上安裝多個本裝置。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使用時,將本裝置安裝在軸瓦帶材復合生產線上,固定,使鋼帶12穿過兩個輥輪組件3之間,然后根據鋼帶12的寬度來調節兩個輥輪組件3的位置,使鋼帶12貼近兩個V形輥體31 ;在鋼帶12運行過程中若發生跑偏現象,可及時轉動手柄10通過推桿5后端螺紋的傳動作用帶動推桿5前進后退,同時帶動彈簧6移動,輥軸32在彈簧6的推動下可以在上、下連接板2,13的長孔14里面左右滑動,從而帶動鋼帶12移動,使鋼帶對中,避免發生偏 離(如圖5)。通過轉動手柄10不但可以調節兩個輥輪組件3的間距,也可以調節輥輪組件3的橫向位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帶對中裝置,它包括相對設置的立板,其特征在于:立板上部間連有上連接板,立板下部間連有下連接板,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間設有成對的輥輪組件,輥輪組件輥軸的兩端分別與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滑動連接,該輥軸上連有推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帶對中裝置,它包括相對設置的立板,其特征在于立板上部間連有上連接板,立板下部間連有下連接板,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間設有成對的輥輪組件,輥輪組件輥軸的兩端分別與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滑動連接,該輥軸上連有推桿。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帶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中部設有凸臺,凸臺與輥軸間的推桿上套有彈簧。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帶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輪組件包括輥軸和固定在輥軸上的輥體,輥體兩頭大,中間小,輥體表面呈倒置的V形,在輥軸和輥體間設有軸承,軸承的兩端設有彈性擋板。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鋼帶對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茂慶,肖偉偉,華羅瑛,孫明,
申請(專利權)人:東風汽車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