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抹泥板,包括鋼板(1)和腳子(2),其中鋼板(1)為長方形結構,在鋼板(1)的上方設置所述腳子(2),該腳子(2)位于所述鋼板(1)的中央;所述腳子(2)為長條形結構,并沿鋼板(1)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腳子(2)由鐵制成,且腳子(2)通過碰焊固定在所述鋼板(1)的上板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既大幅簡化了生產工藝,從而便于制作,又可有效提高本抹泥板的牢靠性,很好地防止腳子從鋼板上脫落下來,保證抹泥板的正常使用,還能降低抹泥板的制造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從而最終降低產品的價格。(*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用手工工具,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將泥漿類似物涂抹在建筑物表面的抹泥板。
技術介紹
傳統的抹泥板包括鋼板和位于該鋼板上方的腳子,其中腳子為膠制件或鋁件,且腳子的底面豎直設有鉚釘,鋼板上對應開有過孔,鉚釘穿過鋼板上的過孔后被壓平,從而將腳子與鋼板固定連接。為了滿足使用要求和美觀,還要將鉚釘的壓平處磨平,以使它和鋼板的下板面處在同一個平面,工序多,工藝復雜,制作麻煩,制造成本高。更為重要的缺點是,對于采用膠制腳子的抹泥板而言,使用過程中會發生很大的塑性變形,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腳子從鋼板上脫落下來,牢靠性差,從而致使抹泥板無法使用;對于采用鋁制腳子的抹泥板 而言,雖然牢靠性好,能很好地防止腳子從鋼板上脫落下來,但鋁的原材料成本很高,且耐腐蝕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制作方便、牢靠性好、價格便宜的抹泥板。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抹泥板,包括鋼板(I)和腳子(2),其中鋼板(I)為長方形結構,在鋼板(I)的上方設置所述腳子(2),該腳子(2)位于所述鋼板(I)的中央;所述腳子(2)為長條形結構,并沿鋼板(I)的長度方向設置,其改進點在于所述腳子(2)由鐵制成,且腳子(2)通過碰焊固定在所述鋼板(I)的上板面。本技術在傳統結構的基礎上,將制作腳子(2)的材料由原來的膠或鋁調整為現在的鐵,且鐵的強度不僅比膠高,受力后不易變形,這樣就能很好地保證本技術的牢靠性,進而有效地防止腳子(2)從鋼板(I)上脫落下來,而且鐵的原材料成本比鋁低,其耐腐蝕性也比鋁好。同時,本技術通過成熟的碰焊工藝將所述腳子(2)直接固定在鋼板(I)的上板面,相對于原有的制作工藝有了大幅簡化,這樣就便于制作,從而能夠降低制造成本。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技術既大幅簡化了生產工藝,從而便于制作,又可有效提高本抹泥板的牢靠性,很好地防止腳子從鋼板上脫落下來,保證抹泥板的正常使用,還能降低抹泥板的制造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從而最終降低產品的價格。作為優選,本抹泥板還包括連接桿(3)和手把(4),其中連接桿(3)由豎直段(3a)和水平段(3b)構成,且豎直段(3a)的下端與所述腳子(2)的頂面固定,豎直段(3a)的上端與所述水平段(3b)的一端相連,該水平段(3b)與所述腳子(2)相平行,且水平段(3b)的另一端懸空,并在該懸空端固套所述手把(4)。在本技術中,所述鋼板(I)由不銹鋼或碳鋼制成。有益效果本技術既大幅簡化了生產工藝,從而便于制作,又可有效提高本抹泥板的牢靠性,很好地防止腳子從鋼板上脫落下來,保證抹泥板的正常使用,還能降低抹泥板的制造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從而最終降低產品的價格。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主視圖 ;圖2為圖I的A-A向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從圖1、2可看出,本技術由鋼板I、腳子2、連接桿3和手把4構成,其中鋼板I為長方形結構,該鋼板I由不銹鋼或碳鋼制成。所述腳子2為長條形結構,且制作腳子2的材料由原來的膠或鋁調整為現在的鐵。所述腳子2設在鋼板I的上方,并位于鋼板I的中央位置,且腳子2沿所述鋼板I的長度方向設置。作為本技術的另外一個改進點,所述腳子2通過碰焊直接固定在鋼板I的上板面,而碰焊工藝為成熟的焊接工藝。制作腳子2時,在上述腳子2的底面一體設置多個用于碰焊的小凸包(圖中未畫出),該小凸包沿腳子2的長度方向設置;碰焊時,腳子2與碰焊機的正極相連,而鋼板I與碰焊機的負極相連,并將腳子2底面的小凸包與鋼板I接觸,碰焊機通電后在腳子2、小凸包與鋼板I之間形成電流通路,從而使小凸包受熱熔化,熔化的鐵液將腳子2焊接固定在鋼板I的上板面。從圖1、2可進一步看出,在所述腳子2的上方設置一根鐵制的連接桿3,該連接桿3由豎直段3a和水平段3b構成,其中豎直段3a與所述鋼板I的板面垂直,該豎直段3a的下端與所述腳子2的頂面一體固定。所述豎直段3a的上端與水平段3b的一端相連,該水平段3b與所述腳子2相平行,且水平段3b的另一端懸空,并在該懸空端固套有手把4,本技術的其余結構與現有技術完全相同,在此不做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技術為限制,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抹泥板,包括鋼板(I)和腳子(2),其中鋼板(I)為長方形結構,在鋼板(I)的上方設置所述腳子(2),該腳子(2)位于所述鋼板(I)的中央;所述腳子(2)為長條形結構,并沿鋼板(I)的長度方向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子(2)由鐵制成,且腳子(2)通過碰焊固定在所述鋼板(I)的上板面。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抹泥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桿(3)和手把(4),其中連接桿⑶由豎直段(3a)和水平段(3b)構成,且豎直段(3a)的下端與所述腳子(2)的頂面固定,豎直段(3a)的上端與所述水平段(3b)的一端相連,該水平段(3b)與所述腳子(2)相平行,且水平段(3b)的另一端懸空,并在該懸空端固套所述手把(4)。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抹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I)由不銹鋼或碳鋼制成。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抹泥板,包括鋼板(1)和腳子(2),其中鋼板(1)為長方形結構,在鋼板(1)的上方設置所述腳子(2),該腳子(2)位于所述鋼板(1)的中央;所述腳子(2)為長條形結構,并沿鋼板(1)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腳子(2)由鐵制成,且腳子(2)通過碰焊固定在所述鋼板(1)的上板面。本技術既大幅簡化了生產工藝,從而便于制作,又可有效提高本抹泥板的牢靠性,很好地防止腳子從鋼板上脫落下來,保證抹泥板的正常使用,還能降低抹泥板的制造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從而最終降低產品的價格。文檔編號E04F21/06GK202787909SQ20122041618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專利技術者陳明友 申請人:陳明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抹泥板,包括鋼板(1)和腳子(2),其中鋼板(1)為長方形結構,在鋼板(1)的上方設置所述腳子(2),該腳子(2)位于所述鋼板(1)的中央;所述腳子(2)為長條形結構,并沿鋼板(1)的長度方向設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子(2)由鐵制成,且腳子(2)通過碰焊固定在所述鋼板(1)的上板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明友,
申請(專利權)人:陳明友,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