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及系統,屬于除塵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高爐爐容和第四放散閥的排放能力確定高爐送風風量;然后打開第四放散閥,讓高爐送風,接著依次關閉第二放散閥、第三放散閥、第一放散閥,使送風初期的煤氣由第四放散閥進行放散,以預熱整個煤氣管道系統;打開干法除塵器進行除塵處理。該適用干法除塵送氣系統包括,第一放散閥、高爐、第二放散閥、重力除塵器、第三放散閥、溫度傳感器、干法除塵器、第四放散閥。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了干法、濕法并存投資大、占地多等問題,實現了高爐檢修后的快速送氣,強化了高爐冶煉進程,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煤氣放散,減少了環境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除塵
,特別涉及一種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及系統。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節能減排壓力的增大,煉鐵高爐逐步普及應用干法除塵技術,大大降低了高爐的新水消耗。但在高爐檢修送風時,為防止干法系統的除塵布袋結露堵塞,要求爐頂煤氣溫度達到120°C以上才能做送氣操作,干法除塵系統無法與高爐生產同步投入,一般需要在高爐送風后3-8小時左右才能投入干法除塵系統,期間高爐煤氣由高爐爐頂放散閥放散,因高爐不能采用高壓操作,冶煉強度受到較大限制。且送氣操作初期,煤氣管路需要預熱后干法入口溫度才能上來,這也延誤了高爐強化的時間。為確保高爐檢修后的快速送氣操作,目前普遍采用干法除塵、濕法除塵并存的形式,在高爐檢修送風時使用濕法系統。兩套系統并存雖能解決高爐檢修后的送氣難題,但多出一套濕法系統,投資就要增加,同時濕法占地較多,往往影響高爐的總圖布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現快速送氣的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及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根據高爐爐容和第四放散閥的排放能力確定高爐送風風量;然后打開第四放散閥,讓高爐送風,接著依次關閉第二放散閥、第三放散閥、第一放散閥,使送風初期的煤氣由第四放散閥進行放散,以預熱整個煤氣管道系統;打開干法除塵器進行除塵處理。進一步地,還包括以下步驟同步提高入爐風量,控制干法除塵器內煤氣工況濾速。進一步地,所述打開干法除塵器進行除塵處理時,干法除塵器前的溫度傳感器顯示達到80°以上。進一步地,所述第四放散閥的排放能力大于高爐產生的煤氣量。進一步地,所述根據高爐爐容確定高爐送風風量3000M3以下高爐送風風量為1500-2000m3/min ;3000M3 以上高爐送風風量為 2000-2500m3/min。進一步地,所述干法除塵器內煤氣工況濾速優選控制在0. 36m/min-0. 50m/min。為進一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還包括一種適用干法除塵送氣系統,包括第一放散閥、高爐、第二放散閥、重力除塵器、第三放散閥、溫度傳感器、干法除塵器、第四放散閥;其中,所述第一放散閥設置在所述高爐的爐頂,所述高爐與所述重力除塵器輸入連接,所述第二放散閥設置在所述重力除塵器的輸入端,所述第三放散閥設置在所述重力除塵器的輸出端,所述重力除塵器輸出與所述溫度傳感器輸入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輸出與所述干法除塵器輸入連接,所述干法除塵器輸出與所述第四放散閥連接。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及系統,實現了高爐檢修后的快速送氣,強化高爐冶煉進程,提高了高爐生產效率,降低了煤氣放散,減少了環境污染。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干法除塵送氣系統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干法除塵送氣方法的流程圖;其中,I一第一放散閥,2—第二放散閥,3—第三放散閥,4一溫度傳感器,5 —第四放散閥,6 —聞爐,7一重力除塵器,8一干法除塵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適用干法除塵送氣系統,包括第一放散閥I、高爐6、第二放散閥2、重力除塵器7、第三放散閥3、溫度傳感器4、干法除塵器8、第四放散閥5 ;其中,第一放散閥I設置在所述高爐6的爐頂,所述高爐6與所述重力除塵器7輸入連接,所述第二放散閥2設置在所述重力除塵器7的輸入端,所述第三放散閥3設置在所述重力除塵器7的輸出端,所述重力除塵器7輸出與所述溫度傳感器4輸入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4輸出與所述干法除塵器8輸入連接,所述干法除塵器8輸出與所述第四放散閥5連接。如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圖I所示送氣系統的一種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高爐6檢修后送風時,先根據高爐6爐容和第四放散閥5的排放能力來確定高爐6送風風量,高爐6產生的煤氣量要小于第四放散閥5的排放能力。按高爐6爐容確定送風風量,建議3000M3以下高爐6送風風量為1500-2000m3/min,3000M3以上高爐6送風風量為 2000-2500m3/min。然后優化放散閥開閉順序,先打開第四放散閥5,讓高爐6送風,接著依次關閉第二放散閥2,關閉第三放散閥3,再關閉第一放散閥1,這樣送風初期的煤氣不再由第一放散閥I放散,而是由第四放散閥5進行放散,以預熱整個煤氣管道系統;在干法除塵器8前的溫度傳感器4顯示達到80°以上時,打開干法除塵器8 ;后期同步提高入爐風量,干法除塵器8內煤氣工況濾速控制在0. 36m/min-0. 50m/min。若低于此濾速范圍,需減少干法除塵器8,避免不必要的消耗。若高于此濾速范圍,需增加干法除塵器8,避免干法除塵器8中的除塵布袋破損和堵塞。本專利技術以4000M3高爐6為具體實施例,首先打開第四放散閥5,給高爐6送風,送風風量為2200m3/min,然后依次關閉第二放散閥2、第三放散閥3、第一放散閥I。待干法除塵器8前的溫度傳感器4顯示達到80°C后開啟干法除塵器8,同時提高入爐風量,使干法除塵器8內煤氣工況濾速控制在0. 40m/min,完成高爐送氣。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及系統,實現了高爐6檢修后的快速送氣,強化高爐6冶煉進程,提高了高爐6生產效率,降低了煤氣放散,減少了環境污染。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 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高爐爐容和第四放散閥的排放能力確定高爐送風風量;然后打開第四放散閥,讓高爐送風,接著依次關閉第二放散閥、第三放散閥、第一放散閥,使送風初期的煤氣由第四放散閥進行放散,以預熱整個煤氣管道系統;打開干法除塵器進行除塵處理。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高爐爐容和第四放散閥的排放能力確定高爐送風風量; 然后打開第四放散閥,讓高爐送風,接著依次關閉第二放散閥、第三放散閥、第一放散閥,使送風初期的煤氣由第四放散閥進行放散,以預熱整個煤氣管道系統; 打開干法除塵器進行除塵處理。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以下步驟同步提高入爐風量,控制干法除塵器內煤氣エ況濾速。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開干法除塵器進行除塵處理時,干法除塵器前的溫度傳感器顯示達到80°以上。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放散閥的排放能力大于高爐產生的煤氣量。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干法除塵送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高爐爐容確定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軍民,趙瑞豐,李樹森,趙鐵良,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省首鋼遷安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首鋼總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