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投影機伸縮吊架,其包括:安裝架、轉動組件、設置在安裝架底部的掛板架、第一推桿組件、驅動轉動組件相對安裝架前后轉動的第二推桿組件及驅動轉動組件相對安裝架水平面內轉動的第三推桿組件。安裝架具有基板,其左右兩側形成折片,一個折片開第一穿孔,另一個折片開設第一螺紋孔,安裝架底部固定一對具有球形內壁的球套,兩個球形內壁限定了球形空間。掛板架包括開穿設孔的頂板。轉動組件包括具有球體部的轉動球,球體部設置在球形空間內;轉動組件包括固定在球體部上的第一球座。第一推桿組件包括表面形成外螺紋的第一推桿及固定在推桿上的第一球體。第一推桿穿過第一螺紋孔及第一穿孔,且第一球體容納在第一球座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投影機伸縮吊架
本專利技術涉及投影機配件,尤其涉及一種投影機伸縮吊架。
技術介紹
廣泛用于教學、科研會議及演示場合等的投影機通常借助專用的吊架而安裝在比如會議室的墻壁或天花板上。由于安裝時存在位置誤差,因此,通常需要對投影機與吊架之間的位置關系進行調整,以便正確將圖像投影到適當的幕布上。然而,現有的投影機吊架無法靈活地對投影機的位置比如水平姿態、左右擺動位置及上下傾斜姿態進行微調,而是僅僅借助投影機自身的調節功能來調節。這種借助投影機自身實現的調節范圍是非常有限的,往往無法滿足快速、靈活的投影機多方位姿態調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投影機吊架,比如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投影機伸縮吊架,以便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靈活地對投影機的空間姿態進行調節的投影機伸縮吊架。為實現該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投影機伸縮吊架包括安裝架、轉動組件、設置在安裝架底部的掛板架、驅動轉動組件相對于安裝架左右轉動的第一推桿組件、驅動轉動組件相對于安裝架前后轉動的第二推桿組件及驅動轉動組件相對于安裝架在水平面內轉動的第三推桿組件。安裝架具有基板,基板的中央開設通孔,基板的左右兩側朝上彎折形成折片,其中一個折片上開設第一穿孔,另一個折片上則開設第一螺紋孔,基板的前后兩側分別向下延伸形成垂直舌片,每個垂直舌片的左右兩側朝著另一個垂直舌片的方向彎折形成水平舌片,基板、兩個垂直舌片及相應的兩個水平舌片共同界定了一個容納空間,其內固定設置一對球套,球套具有球形內壁,兩個球套互相對接,從而使得兩個球形內壁共同限定了球形空間。掛板架包括中央開穿設孔的頂板。轉動組件包括轉動球,轉動球具有球體部,球體部的頂部形成頂部平臺,球體部轉動設置在上述球形空間內;轉動組件進一步包括固定在頂部平臺上的第一球座。第一推桿組件包括表面形成外螺紋的第一推桿及固定在推桿上的第一球體。第一推桿穿過安裝架的其中一個折片上的第一螺紋孔及另一個折片上的第一穿孔,且第一球體容納在第一球座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備如下優點當旋轉第一推桿時,第一推桿上的外螺紋與第一螺紋孔互相配合,從而使得第一推桿相對于安裝架左右做軸向移動。固定在第一推桿上的第一球體也相對于安裝架左右做軸向移動。由于第一球體容納并且限制于第一球座內,因此第一球體將在第一推桿的移動方向上對第一球座施加推力。由于轉動球的球體部設置在兩個球套的兩個球形內壁共同限定的球形空間內,因此導致球體部相對于球形空間發生左右方向的轉動。同時,由于掛板架套設在安裝柱上,因此,實際上導致掛板架相對于安裝架發生左右方向的轉動,進而最終實現了投影機的左右方向的姿態調節;類似地,第二推桿組件驅動轉動組件相對于安裝架前后轉動,而第三推桿組件驅動轉動組件相對于安裝架在水平面內轉動。附圖說明圖1為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投影機伸縮吊架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圖1所示的投影機伸縮吊架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的立體組裝圖;圖3為圖1所示的投影機伸縮吊架的右視圖;及圖4為圖1所示的投影機伸縮吊架的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參考圖1-4,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一種投影機伸縮吊架100包括安裝架10、轉動組件20、設置在安裝架10底部的掛板架30、驅動所述轉動組件20相對于安裝架10左右轉動的第一推桿組件40、驅動所述轉動組件20相對于安裝架10前后轉動的第二推桿組件50及驅動所述轉動組件20相對于安裝架10在水平面內轉動的第三推桿組件60。所述安裝架10具有基板12,所述基板12的中央開設通孔122,基板12的左右兩側朝上彎折形成折片124。其中一個折片124上開設第一穿孔1242,另一個折片124上則開設第一螺紋孔1244。此外,所述基板12的前后兩側分別向下延伸形成垂直舌片144,所述每個垂直舌片144的左右兩側朝著另一個垂直舌片144的方向彎折形成水平舌片142。其中一個垂直舌片144上開設第二穿孔1442,而另一個垂直舌片144上則開設第二螺紋孔1444。另外,所述基板12、兩個垂直舌片144及相應的兩個水平舌片142共同界定了一個容納空間(未標號),其內固定設置一對球套80。所述每個球套80具有球形內壁82。并且,所述兩個球套80互相對接,從而使得兩個球形內壁82共同限定了球形空間(未標號)。所述掛板架30包括頂板32及從頂板32的左右兩側朝下彎曲形成的側板34。此夕卜,所述頂板32的前后兩側朝下彎曲形成彎折部38。所述頂板32的中央開有穿設孔322。其中,一個彎折部38上開設第三穿孔382,而另一個彎折部38上則開設第三螺紋孔(未標號)。所述轉動組件20包括轉動球22,所述轉動球22具有球體部222及形成于球體部222底部的安裝柱226。此外,所述球體部222的頂部形成頂部平臺224。所述安裝柱226朝下穿過安裝架10的通孔122,繼而穿過兩個球形內壁82共同限定的球形空間,最后穿過掛板架30的穿設孔322,從而使得球體部222轉動設置在上述球形空間內。所述轉動組件20進一步包括固定在所述轉動球22的頂部平臺224上的第一球座24。所述轉動組件20進一步包括水平驅動板26。所述水平驅動板26包括水平板262、從所述水平板262的頂部延伸形成的定位柱264及從所述水平板262的底部延伸形成的一對擋壁268 (參考圖1)。所述定位柱264內縱向開設定位孔266。所述水平驅動板26的定位柱264從所述掛板架30的底部穿過所述穿設孔322,從而使得所述轉動球22的安裝柱226緊密卡在所述定位孔266內,而所述水平板262則抵靠在所述掛板架30的頂板32的底部。所述轉動組件20進一步包括第二球座28,其固定在所述轉動球22的安裝柱226的底部。所述第一推桿組件40用于驅動所述轉動組件20相對于安裝架10左右轉動。第一推桿組件40包括表面形成外螺紋(圖未示)的第一推桿42、固定在所述推桿42上的第一球體44。所述第一推桿42穿過安裝架10的其中一個折片124上的第一螺紋孔1244及另一個折片124上的第一穿孔1242,并且所述第一球體44容納在所述轉動組件20的第一球座24內。當旋轉所述第一推桿42的時候,所述第一推桿42上的外螺紋與所述第一螺紋孔1244互相配合,從而使得第一推桿42相對于安裝架10左右做軸向移動。所述第二推桿組件50用于驅動所述轉動組件20相對于安裝架10前后轉動。與第一推桿組件40類似,所述第二推桿組件50包括表面形成外螺紋(圖未示)的第二推桿52、固定在所述第二推桿52上的第二球體54。所述第二推桿52穿過安裝架10的其中一個垂直舌片144上的第二螺紋孔1442及另一個垂直舌片144上的第二穿孔1442,并且所述第二球體54容納在所述轉動組件20的第二球座24內。當旋轉所述第二推桿52的時候,所述第二推桿52上的外螺紋與所述第二螺紋孔1442互相配合,從而使得第二推桿52相對于安裝架10前后做軸向移動。所述第三推桿組件60用于驅動所述轉動組件20相對于安裝架10在水平面內轉動。與第一推桿組件40及第二推桿組件50結構類似,所述第三推桿組件60包括表面形成外螺紋(圖未示)的第三推桿62、固定在所述第三推桿62上的第三球體64。所述第三推桿62穿過掛板架30的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投影機伸縮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架、轉動組件、設置在安裝架底部的掛板架、驅動所述轉動組件相對于安裝架左右轉動的第一推桿組件、驅動所述轉動組件相對于安裝架前后轉動的第二推桿組件及驅動所述轉動組件相對于安裝架在水平面內轉動的第三推桿組件,其中所述安裝架具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中央開設通孔,基板的左右兩側朝上彎折形成折片,其中一個折片上開設第一穿孔,另一個折片上則開設第一螺紋孔,所述基板的前后兩側分別向下延伸形成垂直舌片,所述每個垂直舌片的左右兩側朝著另一個垂直舌片的方向彎折形成水平舌片,所述基板、兩個垂直舌片及相應的兩個水平舌片共同界定了一個容納空間,其內固定設置一對球套,所述球套具有球形內壁,所述兩個球套互相對接,從而使得兩個球形內壁共同限定了球形空間;所述掛板架包括中央開穿設孔的頂板;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轉動球,所述轉動球具有球體部,所述球體部的頂部形成頂部平臺,所述球體部轉動設置在上述球形空間內;所述轉動組件進一步包括固定在頂部平臺上的第一球座;所述第一推桿組件包括表面形成外螺紋的第一推桿及固定在所述推桿上的第一球體;所述第一推桿穿過安裝架的其中一個折片上的第一螺紋孔及另一個折片上的第一穿孔,且第一球體容納在第一球座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文發,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澳星視聽器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