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關于一種彎曲型活動扳手,其設有一手柄及一作動頭,該手柄呈彎曲狀且在其一端設有一掛孔,該掛孔設有一中心點,該作動頭成形于該手柄異于該掛孔的一端且設有一固定顎、一活動顎及一蝸桿,該固定顎成形于該手柄異于該掛孔的一端且設有一滑槽及一開孔,該活動顎可滑動地與該固定顎相結合且設有一卡合桿,該蝸桿可轉動地設于該開孔中且與該卡合桿相嚙合,其中沿著該開口的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的一垂直端面相垂直而構成一交點,將該掛孔的中心點與該交點間連線,可得到該手柄與該固定顎間的夾角介于25~40°之間,構成一可方便使用的彎曲型活動扳手。(*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彎曲型活動扳手
本技術涉及一種活動扳手,特別涉及一種可方便使用的彎曲型活動扳手。
技術介紹
現有的活動扳手用以配合轉動不同尺寸的螺栓或螺帽,請配合參看如圖4所示, 現有活動扳手40在其一端設有一頭部41,而另一端設有一供使用者握持的柄部42,且該頭部4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固定型態的固定顎43、一可朝該固定顎43滑動調整的活動顎44及一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顎43內且與該活動顎44相嚙合的蝸桿45,且該固定顎43在其側面開設有一容設該蝸桿45的開孔431,讓使用者可通過該開孔431轉動該蝸桿45,進而調整該固定顎43與該活動顎44間的距離,使現有活動扳手40具有可應用于不同尺寸螺栓或螺帽的功效,其中該柄部42呈一平直狀且在異于該頭部41的一端貫穿設有一掛孔421,而沿著該開孔431的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43的垂直端面相垂直而構成一交點432,其中該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43的作動面433相平行,因此,將該掛孔421的中心點422與該交點 432間連線后,可得到該柄部42與該固定顎43間的夾角,其中該夾角約為22. 5° ;現有活動扳手40雖然可適用于不同尺寸的螺栓或螺帽,然而,當現有活動扳手40 欲對于位于狹窄空間中的螺栓或螺帽進行轉動時,由于現有活動扳手40的固定顎43與該柄部42呈一直線設置且不可改變的結構態樣,且夾角僅為22. 5°,因此,當柄部42受到周遭構件的干涉及影響時,該固定顎43則無法伸入該狹窄空間中對螺栓或螺帽進行轉動,所以,現有活動扳手40無法方便地對于位于狹窄空間中的螺栓或螺帽進行轉動,確實有加以改進的地方。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鑒于現有活動扳手結構與操作的缺失與不足,特經過不斷的試驗與研究,終于發展出一種能改進現有缺失的本技術。本技術主要在于提供一種彎曲型活動扳手,其可通過結構配置的方式,達到提供一可方便使用的彎曲型活動扳手的目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主要技術手段在于提供一種彎曲型活動扳手,其設有一手柄及一作動頭,其中該手柄呈一彎曲狀且在其一端貫穿設有一掛孔,該掛孔設有一中心點;以及該作動頭成形于該手柄異于該掛孔的一端且設有一固定顎、一活動顎及一蝸桿, 該固定顎凸設成形于該手柄異于該掛孔的一端且設有一滑槽及一開孔,該滑槽縱向貫穿該固定顎,該開孔為一貫穿該固定顎兩側面且與該滑槽相通的方形孔,該活動顎可滑動地與該固定顎相結合且設有一伸入該滑槽中的卡合桿,而該蝸桿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顎的開孔中且與該活動顎的卡合桿相嚙合,其中沿著該開口的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的一垂直端面相垂直而構成一交點,其中該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的一作動面相平行,將該掛孔的中心點與該交點間連線,可得到該手柄與該固定顎間的夾角,該夾角介于25 40°之間。進一步,該手柄在其內部間隔貫穿設有多個穿槽,以此減輕整個手柄的重量。通過上述的技術手段,當現有活動扳手無法對位于狹窄空間中的螺栓或螺帽進行轉動時,則可通過本技術彎曲型活動扳手的彎曲狀手柄以及該手柄與該固定顎的夾角介于25 40°之間的結構特征,讓該手柄在不會與周遭構件產生干涉或碰撞的情況下,使該作動頭的固定顎及活動顎可伸入該狹窄空間中,對于螺栓或螺帽進行轉動,操作上相當方便,以此構成一可方便使用的彎曲型活動扳手者。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彎曲型活動扳手的立體外觀圖。 圖2是本技術彎曲型活動扳手的側視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彎曲型活動扳手的剖面側視圖。 圖4是現有活動扳手的側視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10手柄11掛孔111中心點12穿槽20作動頭21固定顎211滑槽212開孔213交點214作動面22活動顎221卡合桿23蝸桿40活動扳手41頭部42柄部421掛孔422中心點43固定顎431開孔432交點433作動面44活動顎45蝸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圖及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達成預定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請參閱如圖I及2所示,本技術的彎曲型活動扳手設有一手柄10及一作動頭 20,其中該手柄10呈一彎曲狀且在其一端貫穿設有一掛孔11,該掛孔11設有一中心點 111,優選地,如圖3所示該手柄10在其內部間隔貫穿設有多個穿槽12,以此減輕整個手柄 10的重量;以及該作動頭20成形于該手柄10異于該掛孔11的一端且設有一固定顎21、一活動顎22及一蝸桿23,其中該固定顎21凸設成形于該手柄10異于該掛孔11的一端且設有一滑槽211及一開孔212,其中該滑槽211縱向貫穿該固定顎21,該開孔212為一貫穿該固定顎21兩側面且與該滑槽211相通的方形孔,該活動顎22可滑動地與該固定顎21相結合且設有一伸入該滑槽211中的卡合桿221,而該蝸桿23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顎21的開孔212中且與該活動顎22的卡合桿221相嚙合,進而通過轉動該蝸桿23的方式而調整該固定顎 21與該活動顎22間的距離,其中如圖2所示沿著該開212的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21的一垂直端面相垂直而構成一交點213,其中該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21的作動面214相平行,因此,將該掛孔11的中心點111與該交點213間連線,可得到該手柄10與該固定顎21 間的夾角,該夾角介于25 40°之間。當現有活動扳手40無法對位于狹窄空間中的螺栓或螺帽進行轉動時,則可通過本技術彎曲型活動扳手的彎曲狀手柄10以及該手柄10與該固定顎21的夾角介于 25^40°之間的結構特征,讓該手柄10在不會與周遭構件產生干涉或碰撞的情況下,使該作動頭20的固定顎21及活動顎22可伸入該狹窄空間中,對螺栓或螺帽進行轉動,操作上相當方便,以此構成一可方便使用的彎曲型活動扳手。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技術已以優選實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應當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作出些許改變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彎曲型活動扳手,其包含有一手柄及一作動頭,其中 該手柄呈一彎曲狀且在其一端貫穿設有一掛孔,該掛孔設有一中心點;以及 該作動頭成形于該手柄異于該掛孔的一端且設有一固定顎、一活動顎及一蝸桿,該固定顎凸設成形于該手柄異于該掛孔的一端且設有一滑槽及一開孔,該滑槽縱向貫穿該固定顎,該開孔為一貫穿該固定顎兩側面且與該滑槽相通的方形孔,該活動顎可滑動地與該固定顎相結合且設有一伸入該滑槽中的卡合桿,而該蝸桿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顎的開孔中且與該活動顎的卡合桿相嚙合,其中沿著該開口的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的一垂直端面相垂直而構成一交點,其中該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的一作動面相平行,將該掛孔的中心點與該交點間連線,可得到該手柄與該固定顎間的夾角,該夾角介于25 40°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彎曲型活動扳手,其特征在于,該手柄在其內部間隔貫穿設有多個穿槽,以此減輕整個手柄的重量。專利摘要本技術關于一種彎曲型活動扳手,其設有一手柄及一作動頭,該手柄呈彎曲狀且在其一端設有一掛孔,該掛孔設有一中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彎曲型活動扳手,其包含有一手柄及一作動頭,其中:該手柄呈一彎曲狀且在其一端貫穿設有一掛孔,該掛孔設有一中心點;以及該作動頭成形于該手柄異于該掛孔的一端且設有一固定顎、一活動顎及一蝸桿,該固定顎凸設成形于該手柄異于該掛孔的一端且設有一滑槽及一開孔,該滑槽縱向貫穿該固定顎,該開孔為一貫穿該固定顎兩側面且與該滑槽相通的方形孔,該活動顎可滑動地與該固定顎相結合且設有一伸入該滑槽中的卡合桿,而該蝸桿可轉動地設于該固定顎的開孔中且與該活動顎的卡合桿相嚙合,其中沿著該開口的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的一垂直端面相垂直而構成一交點,其中該水平延伸線與該固定顎的一作動面相平行,將該掛孔的中心點與該交點間連線,可得到該手柄與該固定顎間的夾角,該夾角介于25~40°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麗珠,
申請(專利權)人:吳麗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