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抓取并移動工件的機械手,尤其涉及輔助工件執行機械加工操作的機械手。一種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所述機械手包括:左手抓、右手抓、底板、導向塊、蓋板、液壓缸,所述左手抓和右手抓活動連接到所述底板上,所述左手抓和右手抓成對稱布置,所述左手抓的中部設置有活動連接的左銷釘,所述左銷釘和底板固定相連,所述右手抓的中部設置有活動連接的右銷釘,所述右銷釘和底板固定相連,所述第一橫梁、第二橫梁的中間部位形成平行槽,所述左交叉部上的左凸臺和右交叉部上的右凸臺位于所述平行槽中間。所述左延伸部、右延伸部是其長度尺寸除以截面寬度尺寸大于10的細長桿,使其更易于獲得良好的彈性夾持力,從而使機械手對工件的夾持是穩定而持久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抓取并移動工件的機械手,尤其涉及輔助工件執行機械加工操作的機械手。
技術介紹
機械手是最早出現的工業機器人,也是最早出現的現代機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勞動以實現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能在有害環境下操作以保護人身安全,因而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冶金、電子、輕工和原子能等部門。機械手在抓取工件時,通常是模擬人手的抓取動作,通過機械手手指配合機械手手掌從外部夾持住工件的外表面,從而實現對工件的抓取及卸料。機械手系統一般擁有復雜的機械結構和精密的電子元件,機械手在高溫環境下作業時,金屬部件具有良好的導熱性,高溫工件的溫度通過手指傳導到機械手內部,使機械手的使用壽命大打折扣。本技術針對于工業生產中高溫、高粉塵等惡劣環境下的小型工件抓取、搬運或類似操作,提出了一種簡單高效且具有長使用壽命的機械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所述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用于輔助工件執行機械加工操作,所述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可以在高溫、高粉塵的環境下使用,并且使用壽命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所述機械手包括手部和滑動模組;所述手部包括左手抓、右手抓、底板、導向塊、蓋板、液壓缸,所述左手抓和右手抓活動連接到所述底板上,所述左手抓和右手抓成對稱布置,所述左手抓上的左延伸部和所述右手抓上的右延伸部成平行布置,所述左手抓上的左交叉部和所述右手抓上的右交叉部成交叉布置,所述左手抓的中部設置有活動連接的左銷釘,所述左銷釘和底板固定相連,所述右手抓的中部設置有活動連接的右銷釘,所述右銷釘和底板固定相連, 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和所述左銷釘、右銷釘相匹配的孔,所述導向塊上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第一橫梁、第二橫梁,所述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的中間部位形成平行槽,所述左交叉部上的左凸臺和右交叉部上的右凸臺位于所述平行槽中間,所述液壓缸的連桿連接所述導向塊;所述滑動模組包括支架、直線導軌、滑塊、長液壓缸,所述直線導軌上布置有兩條相對平行的所述直線導軌,所述滑塊位于所述所述直線導軌上,所述底板和所述滑塊為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下方延伸出短軸,所述短軸上連接第二球關節,所述第二球關節和所述長液壓缸實現螺紋連接。優選地,所述液壓缸的連桿和所述導向塊之間還設置有球關節,所述液壓缸的連桿和球關節通過螺紋進行連接,所述導向塊連接所述球關節。優選地,所述第二球關節和所述長液壓缸的液壓桿之間還設置有連接桿。優選地,所述液壓缸的底部還設置有散熱器。優選地,所述左延伸部、右延伸部的截面結構是,其長度尺寸除以截面寬度尺寸大于10。和傳統技術相比,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的有益效果是I、所述左延伸部、右延伸部是其長度尺寸除以截面寬度尺寸大于10的細長桿,使其更易于獲得良好的彈性夾持力,從而使機械手對工件的夾持是穩定而持久的;2、所述液壓缸的直線運動帶動所述導向塊做直線運動,使的所述左凸臺和右凸臺在所述平行槽中運動,最終完成所述左延伸部、右延伸部對工件的夾持或者松開。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技術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技術的實施例。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手部和滑動模組處于分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全剖視圖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所示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的手部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所示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的手部略去所述蓋板后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中I、左手抓,2、右手抓,3、蓋板,4、球關節,5、支撐板,6、液壓缸,7、散熱器,8、底板,9、左銷釘,10、左凸臺,11、導向塊,12、第一橫梁,13、第二橫梁,14、平行槽,15、右銷釘,20、 左延伸部,21、右延伸部,22、右交叉部,23、左交叉部,30、手部,31、滑動模組,32、長液壓缸, 33、直線導軌,34、滑塊,35、第二球關節,36、支架,37、連接桿,38、短軸。具體實施方式現在參考附圖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附圖中類似的元件標號代表類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所述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用于輔助工件執行機械加工操作,所述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可以在高溫、高粉塵的環境下使用,并且使用壽命長。圖I為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手部和滑動模組處于分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全剖視圖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所示本技術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的手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所示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的手部略去所述蓋板后的裝配結構示意圖。一種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所述機械手包括手部30和滑動模組31 ;所述手部30包括左手抓I、右手抓2、底板8、導向塊11、蓋板3、液壓缸6,所述左手抓I和右手抓2活動連接到所述底板8上,所述左手抓I和右手抓2成對稱布置,所述左手抓I上的左延伸部20和所述右手抓2上的右延伸部21成平行布置,所述左手抓I上的左交叉部23和所述右手抓2上的右交叉部22成交叉布置,所述左手抓I的中部設置有活動連接的左銷釘9,所述左銷釘I 和底板8固定相連,所述右手抓2的中部設置有活動連接的右銷釘15,所述右銷釘15和底板8固定相連,所述蓋板3上設置有和所述左銷釘9、右銷釘15相匹配的孔,所述導向塊11 上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第一橫梁12、第二橫梁13,所述第一橫梁12和第二橫梁13的中間部位形成平行槽14,所述左交叉部23上的左凸臺10和右交叉部22上的右凸臺位于所述平行槽14中間,所述液壓缸6的連桿連接所述導向塊11 ;所述滑動模組31包括支架36、 直線導軌33、滑塊34、長液壓缸32,所述直線導軌31上布置有兩條相對平行的所述直線導軌31,所述滑塊34位于所述直線導軌31上,所述底板8和所述滑塊34為固定連接,所述底板8的下方延伸出短軸38,所述短軸38上連接第二球關節35,所述第二球關節35和所述長液壓缸32實現螺紋連接。更具體地,所述液壓缸6的連桿和所述導向塊11之間還設置有球關節4,所述液壓缸6的連桿和球關節4通過螺紋進行連接,所述導向塊11連接所述球關節4,所述液壓缸6 由支撐板5固定。更具體地,所述液壓缸6的底部還設置有散熱器7。更具體地,所述第二球關節35和所述長液壓缸32的液壓桿之間還設置有連接桿 37。更具體地,所述左延伸部20、右延伸部21的截面結構是,其長度尺寸除以截面寬度尺寸大于10。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技術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組成如下手部和滑動模組;所述手部包括左手抓、右手抓、底板、導向塊、蓋板、液壓缸,所述左手抓和右手抓活動連接到所述底板上,所述左手抓和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實現大幅度夾持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組成如下:手部和滑動模組;所述手部包括:左手抓、右手抓、底板、導向塊、蓋板、液壓缸,所述左手抓和右手抓活動連接到所述底板上,所述左手抓和右手抓成對稱布置,所述左手抓上的左延伸部和所述右手抓上的右延伸部成平行布置,所述左手抓上的左交叉部和所述右手抓上的右交叉部成交叉布置,所述左手抓的中部設置有活動連接的左銷釘,所述左銷釘和底板固定相連,所述右手抓的中部設置有活動連接的右銷釘,所述右銷釘和底板固定相連,所述蓋板上設置有和所述左銷釘、右銷釘相匹配的孔,所述導向塊上設置有兩條相互平行的第一橫梁、第二橫梁,所述第一橫梁和第二橫梁的中間部位形成平行槽,所述左交叉部上的左凸臺和右交叉部上的右凸臺位于所述平行槽中間,所述液壓缸的連桿連接所述導向塊;所述滑動模組包括:支架、直線導軌、滑塊、長液壓缸,所述直線導軌上布置有兩條相對平行的所述直線導軌,所述滑塊位于所述所述直線導軌上,所述底板和所述滑塊為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下方延伸出短軸,所述短軸上連接第二球關節,所述第二球關節和所述長液壓缸實現螺紋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曉飛,
申請(專利權)人:余曉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