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磁頭臂的檢測與矯正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其結構包括控制主板、光學測量儀、計算機、壓緊氣缸、平行度矯正手氣缸、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前后運動平臺氣缸、步進電機驅動器、步進電機、伺服電機驅動器、伺服電機和電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利用控制電路控制光學測量儀和矯正手等對三層平行結構的平行度和每兩層之間的距離的檢測和矯正,大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大幅度地穩定了產品的質量和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
本技術涉及磁頭臂的檢測與矯正
,特別是涉及一種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
技術介紹
在計算機的磁盤裝置中,為了將磁頭定位在旋轉磁盤所希望的磁道上,采用稱為磁頭臂的片狀支承件,在該磁頭臂上,形成有若干布線圖形,同時在頂端附近設有安裝磁頭的磁頭安裝區,在制造磁頭臂時,在金屬構成的基板上依次形成絕緣層,布線圖形及覆蓋層。磁頭臂的結構包括具有三層平行結構的部位,為了保證磁頭臂的品質,需要測試該三層平行結構的平行度和每兩層之間的距離,確保其符合生產標準。現有技術對磁頭臂該三層平行結構的部位的平行度和每兩層之間的距離進行測量時,通常是人工操作檢測尺寸并對超尺寸或差尺寸的工件進行矯正,主要缺點是生產效率低及對操作人員的要求高,有時矯正過程還會出現扭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該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可降低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大幅度地穩定了產品的質量和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提供一種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包括控制主板、光學測量儀、 計算機、壓緊氣缸、平行度矯正手氣缸、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前后運動平臺氣缸、步進電機驅動器、步進電機、伺服電機驅動器、伺服電機和電源;光學測量儀的輸出端與計算機的輸入端連接,計算機的輸出端與控制主板的20 端連接,控制主板的I端與壓緊氣缸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2端與平行度矯正手氣缸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3端與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4端與前后運動平臺氣缸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5端與步進電機驅動器的輸入端連接,步進電機驅動器的輸出端與步進電機連接,控制主板的6端與伺服電機驅動器的輸入端連接, 伺服電機驅動器的輸出端與伺服電機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19端與電源的輸入端連接。優選的,控制主板的7端與安全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另一優選的,控制主板的8端與氣源調壓閥的一個輸入端連接,氣源調壓閥的另一個輸出端與壓力顯不表連接。另一優選的,控制面板的9端與電源控制開關的輸出端連接。另一優選的,控制面板的10端與啟動按鈕的輸出端連接;控制面板的21端與急停按鈕的輸出端連接。另一優選的,控制面板的19端與電源連接。另一優選的,控制面板的18端與壓緊氣缸下壓速度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控制面板的17端與壓緊氣缸縮回速度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另一優選的,控制面板的16端與平行度矯正手氣缸推出速度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控制面板的15端與平行度矯正手氣缸退回速度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另一優選的,控制面板的14端與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推出速度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控制面板的13端與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退回速度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另一優選的,控制面板的12端與前后運動平臺氣缸推出速度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控制面板的11端與前后運動平臺氣缸退回速度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的結構包括控制主板、光學測量儀、計算機、壓緊氣缸、平行度矯正手氣缸、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前后運動平臺氣缸、步進電機驅動器、步進電機、伺服電機驅動器、伺服電機和電源,本技術通過利用光學測量儀和矯正手等對三層平行結構的平行度和每兩層之間的距離的檢測和矯正,大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大幅度地穩定了產品的質量和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附圖說明 何限制。利用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任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的示意圖。在圖I中包括有控制主板I、光學測量儀2、計算機3、壓緊氣缸4、平行度矯正手氣缸5、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6、前后運動平臺氣缸7、步進電機驅動器8、步進電機9、伺服電機驅動器10、伺服電機11、電源12、安全傳感器13、氣源調壓閥14、壓力顯不表15、電源控制開關16、啟動按鈕17、急停按鈕18、壓緊氣缸下壓速度控制器19、壓緊氣缸縮回速度控制器20、平行度矯正手氣缸推出速度控制器21、平行度矯正手氣缸退回速度控制器22、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推出速度控制器23、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退回速度控制器24、前后運動平臺氣缸推出速度控制器25、前后運動平臺氣缸退回速度控制器26。具體實施方式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的一種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如圖I所示,包括控制主板I、光學測量儀2、計算機3、壓緊氣缸4、平行度矯正手氣缸5、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 6、前后運動平臺氣缸7、步進電機驅動器8、步進電機9、伺服電機驅動器10、伺服電機11和電源12。光學測量儀2的輸出端與計算機3的輸入端連接,計算機3的輸出端與控制主板I 的20端連接,控制主板I的I端與壓緊氣缸4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I的2端與平行度矯正手氣缸5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I的3端與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6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I的4端與前后運動平臺氣缸7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I的5端與步進電機驅動器8的輸入端連接,步進電機驅動器8的輸出端與步進電機9連接,控制主板I的6端與伺服電機驅動器10的輸入端連接,伺服電機驅動器10的輸出端與伺服電機11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I的19端與電源12的輸入端連接。光學測量儀2的型號為LS-7500。本技術與機械部件的連接關系如下壓緊氣缸4與壓緊件連接,平行度矯正手氣缸5、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6、步進電機9、伺服電機11均與矯正手連接,前后運動平臺氣缸7與前后運動平臺連接,前后運動平臺上設置有工件固定件,工件固定件的一側設置有矯正手,光學測量儀2放置于工件固定件兩側。工作時,將磁頭臂放置于工件固定件,壓緊氣缸4帶動壓緊件4下降將磁頭臂壓緊,前后運動平臺帶動矯正手對磁頭臂具有三層平行結構的部位進行前后運動取兩個測試點,測試三層平行結構的平行度,光學測量儀2拍攝三層平行結構中每兩層之間的距離,其圖片傳輸給計算機3,計算機3處理后將三層平行結構中每兩層之間的距離的數值輸出給控制主板1,控制主板I將該數值與預設的數值作比較,如兩者有偏差,則利用矯正手將其矯正,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6用于驅動矯正手矯做X向的矯正,步進電機9用于驅動矯正手做Y向的矯正,伺服電機11用于驅動矯正手做Z向的矯正,計算機3的顯示器用于顯示被測的磁頭臂的實際數值,并顯示是否符合規格,達到對磁頭臂的三層平行結構的平行度和每兩層之間的距離的檢測和矯正的目的。本技術的的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結合金屬材料、自動控制、精密機械設計與制造、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知識,提煉了原來人工矯正的基本原理,融合了目前國內外先進的測量與制造技術,通過利用控制電路控制光學測量儀2和矯正手等對三層平行結構的平行度和每兩層之間的距離的檢測和矯正,大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大幅度地穩定了產品的質量和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具體的,控制主板I的7端與安全傳感器13的輸出端連接。安全傳感器13起到安全門的作用,當人手進入設備區取工件時,安全傳感器13感應到人手后,將信號傳輸給控制主板1,控制主板I可控制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磁頭臂的自動檢測與矯正設備的控制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板、光學測量儀、計算機、壓緊氣缸、平行度矯正手氣缸、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前后運動平臺氣缸、步進電機驅動器、步進電機、伺服電機驅動器、伺服電機和電源;光學測量儀的輸出端與計算機的輸入端連接,計算機的輸出端與控制主板的20端連接,控制主板的1端與壓緊氣缸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2端與平行度矯正手氣缸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3端與三自由度矯正手X向氣缸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4端與前后運動平臺氣缸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5端與步進電機驅動器的輸入端連接,步進電機驅動器的輸出端與步進電機連接,控制主板的6端與伺服電機驅動器的輸入端連接,伺服電機驅動器的輸出端與伺服電機的輸入端連接;控制主板的19端與電源的輸入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立,張明添,陽玲,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添迪電子五金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