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鐵皮石斛的杉木樹培方法,其包括選附主、附生苗的選擇與處理、貼樹種植、種植管理、采收等步驟組成。本發明專利技術栽培過程中,鐵皮石斛基本上沒有發生病蟲害,無需使用農藥,大大提高了鐵皮石斛的食用安全性。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所得鐵皮石斛的投入產出比與其他鐵皮石斛栽培方法所得的投入產出比相比高出1.36-1.50倍,實現了鐵皮石斛的安全高效栽培,既有利于對瀕危絕跡的野生鐵皮石斛資源的保護,又促進了以鐵皮石斛原料的中藥企業的發展,能帶來良好的生態效應、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屬于植物栽培
技術介紹
鐵皮石斛是傳統名貴中藥,自古以來被認為是滋陰補益的珍品。早在1400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和400多年前的《本草綱目》等古籍中,就有鐵皮石斛具有滋陰生津等功效的記載。利用現代的醫學手段也證實鐵皮石斛含有石斛堿、石斛次堿等生物堿及次甲基石斛素、石斛醌、揮發油和多糖等成分。鐵皮石斛主要分布在海拔600-2500m的山谷半陰濕林中樹上或林緣巖石上,要求的生態環境比較特殊,而且鐵皮石斛坐果率低,種子不易發芽,自然繁殖率極低;又因森林遭受破壞,生存環境惡化,加上人們長期的采挖,野生鐵皮石斛資源愈來愈稀少,種源已臨枯竭,處于瀕臨滅絕的境地。在《中國植物紅皮書》(1991年出版)中被列為瀕危種。因此發展鐵皮石斛的人工栽培成為保護和利用鐵皮石斛資源的必然之路。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既有利于對瀕危絕跡的野生鐵皮石斛資源的保護,又促進了以鐵皮石斛原料的中藥企業的發展,能帶來良好的生態效應、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包括以下步驟(I)選附主選擇樹干適中、水份多、樹冠較茂盛、樹皮較厚、多縱裂溝的杉木樹作為附生樹,栽培前,將樹的細枝、過密枝及·附著于樹枝的落葉、苔蘚、地依植物等清除,使栽培石斛的樹干處透光度達25-35% ;(2)附生苗的選擇與處理選擇I年生或2年生且生長健壯、色澤嫩綠、萌發多、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種株,剪去過長的須根和3年以上的老莖,留2-3厘米,將株叢切開,分成小叢,每叢留有3-5 根帶葉莖株;(3)貼樹種植種植選擇在春季,在選好的杉木樹上,按30_40cm在樹上砍去一部分樹皮,葡涂一薄層泥漿混合物,然后按5-10株為I叢塞入破皮處或樹縱裂溝處貼緊樹皮,再履一層稻草, 用竹篾捆綁好,捆綁時,只可綁其靠近莖基的根系,露出莖基,以利于發芽。同時,可以把部分莖條貼樹捆緊,以利于莖條高芽萌發,形成新的植株;(4)種植管理①除草每年應除草2-3次,于每年春分至清明和立冬前后進行,除去雜草和枯枝落葉,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清明前后,噴施液體肥,第二次在立冬前后用河泥調勻復合肥糊在根部,③澆水種植后1-2個星期內每天噴霧1-2次水,保持樹皮濕潤,鐵皮石斛栽植后期空氣濕度小,要經常噴霧澆水保濕,濕度控制在60-80%,④修枝每年春季發芽時,結合采收老莖將叢內的枯莖剪除,并除去病莖及生長過密的弱莖,促進新芽生長,冬春季適時剪去附主植株過密的枝條,以保證蔭蔽度在70-80%,⑤病蟲害防治鐵皮石斛主要病蟲害為蘭科植物常見的炭疽病、蝸牛、蛞蝓等,防治的原則是防重于治,因此在還沒有發生嚴重的病蟲害前,每旬可噴施一次植物源生物殺蟲劑;(5)采收栽后1-2年即可采收,收獲適宜期為立冬后至清明之前,采收時根部留2-3cm長根頭,剪老留嫩,以便繼續收獲。所述的泥漿混合物是由40-50%的泥漿、20-30%的稀牛糞、10-20%的造紙廢液、 5-10%的菌渣攪拌混合而成;所述的液體肥由50-60%海藻有機肥和40-50%的腐植酸生物肥混合均勻后用水稀釋300-400倍而成。 所述的復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0-40份畜禽糞、廄肥20-30份、10_20份花生麩、8-10份泡桐鋸末、5-8大蒜桿、10-15份氮磷鉀肥、2-4份木煙堿、2_4份白花除蟲菊酯、2-4份印楝素、O. 04-0. 06份酵母菌、1-2份改性硫酸鋅、1_3份硫酸鎂、O. 5-1份鑰酸鈉、O. 5-1份硼砂經堆肥發酵、混合造粒而成,其中,所述的改性硫酸鋅通過以下方法制備 向硫酸鋅中加入1-2%的納米碳、2-3%的冬青油、4-5%的骨粉、1-2%的硅烷偶聯劑KH550、O.2-0. 3%的月桂醇硫酸鈉,攪拌混合混勻,再重新造粒得到。所述的植物源生物殺蟲劑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0-20份黃檀、10-15份苦參根、10-15份魚藤根、10-20份桂皮、5-10份凹葉厚樸、5_10份大黃、10-15份五風草經煎煮、 濃縮而制成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如下本專利技術栽培過程中,鐵皮石斛基本上沒有發生病蟲害,無需使用農藥,大大提高了鐵皮石斛的食用安全性。本專利技術方法所得鐵皮石斛的投入產出比與其他鐵皮石斛栽培方法所得的投入產出比相比高出1. 36-1. 50倍,實現了鐵皮石斛的安全高效栽培,既有利于對瀕危絕跡的野生鐵皮石斛資源的保護,又促進了以鐵皮石斛原料的中藥企業的發展,能帶來良好的生態效應、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I)選附主選擇樹干適中、水份多、樹冠較茂盛、樹皮較厚、多縱裂溝的杉木樹作為附生樹,栽培前,將樹的細枝、過密枝及附著于樹枝的落葉、苔蘚、地依植物等清除,使栽培石斛的樹干處透光度達30% ;(2)附生苗的選擇與處理選擇2年生且生長健壯、色澤嫩綠、萌發多、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種株,剪去過長的須根和3年以上的老莖,留3厘米,將株叢切開,分成小叢,每叢留有4根帶葉莖株;(3)貼樹種植種植選擇在春季,在選好的杉木樹上,按40cm在樹上砍去一部分樹皮,蔸涂一薄層泥漿混合物,然后按8株為I叢塞入破皮處或樹縱裂溝處貼緊樹皮,再履一層稻草,用竹篾捆綁好,捆綁時,只可綁其靠近莖基的根系,露出莖基,以利于發芽。同時,可以把部分莖條貼樹捆緊,以利于莖條高芽萌發,形成新的植株;(4)種植管理①除草每年應除草3次,于每年春分至清明和立冬前后進行,除去雜草和枯枝落葉,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清明前后,噴施液體肥,第二次在立冬前后用河泥調勻復合肥糊在根部, ③澆水種植后I個星期內每天噴霧2次水,保持樹皮濕潤,鐵皮石斛栽植后期空氣濕度小,要經常噴霧澆水保濕,濕度控制在75%,④修枝每年春季發芽時,結合采收老莖將叢內的枯莖剪除,并除去病莖及生長過密的弱莖,促進新芽生長,冬春季適時剪去附主植株過密的枝條,以保證蔭蔽度在80%,⑤病蟲害防治鐵皮石斛主要病蟲害為蘭科植物常見的炭疽病、蝸牛、蛞蝓等,防治的原則是防重于治,因此在還沒有發生嚴重的病蟲害前,每旬可噴施一次植物源生物殺蟲劑;(5)采收栽后2年即可采收,收獲適宜期為立冬后至清明之前,采收時根部留3cm長根頭, 剪老留嫩,以便繼續收獲。 所述的泥漿混合物是由50%的泥漿、25%的稀牛糞、15%的造紙廢液、10%的菌渣攪拌混合而成;所述的液體肥由60%海藻有機肥和40%的腐植酸生物肥混合均勻后用水稀釋400 倍而成。所述的復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0份畜禽糞、廄肥25份、16份花生麩、8份泡桐鋸末、6大蒜桿、12份氮磷鉀肥、3份木煙堿、4份白花除蟲菊酯、3份印楝素、O. 05份酵母菌、I份改性硫酸鋅、2份硫酸鎂、O. 6份鑰酸鈉、O. 8份硼砂經堆肥發酵、混合造粒而成,其中,所述的改性硫酸鋅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向硫酸鋅中加入1%的納米碳、3%的冬青油、5%的骨粉、2%的硅烷偶聯劑KH550、0. 2%的月桂醇硫酸鈉,攪拌混合混勻,再重新造粒得到。所述的植物源生物殺蟲劑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16份黃檀、12份苦參根、15份魚藤根、18份桂皮、8份凹葉厚樸、6份大黃、12份五風草經煎煮、濃縮而制成。與傳統栽培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栽培方法的投入產出比情況表如下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附主選擇樹干適中、水份多、樹冠較茂盛、樹皮較厚、多縱裂溝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鐵皮石斛的杉木樹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附主選擇樹干適中、水份多、樹冠較茂盛、樹皮較厚、多縱裂溝的杉木樹作為附生樹,栽培前,將樹的細枝、過密枝及附著于樹枝的落葉、苔蘚、地依植物等清除,使栽培石斛的樹干處透光度達?25?35%;(2)附生苗的選擇與處理選擇1年生或2年生且生長健壯、色澤嫩綠、萌發多、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植株作種株,剪去過長的須根和3年以上的老莖,留2?3厘米,將株叢切開,分成小叢,每叢留有3?5根帶葉莖株;(3)貼樹種植種植選擇在春季,在選好的杉木樹上,按30?40cm在樹上砍去一部分樹皮,蔸涂一薄層泥漿混合物,然后按5?10株為1叢塞入破皮處或樹縱裂溝處貼緊樹皮,再履一層稻草,用竹篾捆綁好,捆綁時,只可綁其靠近莖基的根系,露出莖基,以利于發芽;同時,可以把部分莖條貼樹捆緊,以利于莖條高芽萌發,形成新的植株;(4)種植管理①除草每年應除草2?3次,于每年春分至清明和立冬前后進行,除去雜草和枯枝落葉,②追肥第一次追肥在清明前后,噴施液體肥,第二次在立冬前后用河泥調勻復合肥糊在根部,③澆水種植后1?2個星期內每天噴霧1?2次水,保持樹皮濕潤,鐵皮石斛栽植后期空氣濕度小,要經常噴霧澆水保濕,濕度控制在60?80%,④修枝每年春季發芽時,結合采收老莖將叢內的枯莖剪除,并除去病莖及生長過密的弱莖,促進新芽生長,冬春季適時剪去附主植株過密的枝條,以保證蔭蔽度在70?80%,⑤病蟲害防治鐵皮石斛主要病蟲害為蘭科植物常見的炭疽病、蝸牛、蛞蝓等,防治的原則是防重于治,因此在還沒有發生嚴重的病蟲害前,每旬可噴施一次植物源生物殺蟲劑;(5)采收栽后1?2年即可采收,收獲適宜期為立冬后至清明之前,采收時根部留2?3cm長根頭,剪老留嫩,以便繼續收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世安,李鑒,張定聰,張慶武,孫堅政,張大來,陳永龍,韋世宏,
申請(專利權)人:肥西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