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揉面機,包括機架、安裝于機架上的進面機構、壓面機構、出面機構,以及進面機構、壓面機構、出面機構的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還包括一個位于出面機構下部的將擠壓后的面片送入下道工序的轉向進面機構,所述轉向進面機構包括下部的固定支架,旋轉安裝于固定支架上的轉向支架,以及驅動轉向支架旋轉的氣缸;所述轉向支架的頂部設有第二進面機構,下部安裝有驅動第二進面機構運轉的電機Ⅱ;所述第二進面機構上設有監測面片落下的帶延時功能的光電接近開關,所述光電接近開關控制氣泵的啟動;所述轉向支架旋轉到一定角度后使電機Ⅱ形成開關啟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揉面機,尤其是一種全自動多道揉面機。
技術介紹
在食品行業中,為了制作饅頭、糕點,揉面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僅做饅頭 就需要對面團進行8-9道揉壓,目前市售的揉面機使用起來較為麻煩,需要人工輔助將面 團不斷放入進面口,浪費了大量人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自動多道揉面機,該揉面機結構合理,可以將多個機 組靈活組合,一次放入面團即可經過多道揉面工序完成揉面工作,節省了人力和時間。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全自動多道揉面機,包括機架、安 裝于機架上的進面機構、壓面機構、出面機構,以及進面機構、壓面機構、出面機構的驅動裝 置和傳動裝置;還包括一個位于出面機構下部的將擠壓后的面片送入下道工序的轉向進面 機構,所述轉向進面機構包括下部的固定支架,旋轉安裝于固定支架上的轉向支架,以及驅 動轉向支架旋轉的氣缸;所述轉向支架的頂部設有第二進面機構,下部安裝有驅動第二進 面機構運轉的電機II ;所述第二進面機構上設有監測面片落下的帶延時功能的光電接近開 關,所述光電接近開關控制氣泵的啟動;所述轉向支架旋轉到一定角度后使電機II形成開 關啟動。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全自動多道揉面機,該揉面機結構合理,可以將多個機組 靈活組合,一次放入面團即可經過多道揉面工序完成揉面工作,節省了人力和時間。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1為全自動多道揉面機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全自動多道揉面機的左側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全自動多道揉面機的右側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從動壓輥定位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進面機構,2.主動壓輥,3.主動壓輥轉軸,4.從動壓輥,5.從動壓輥轉 軸,6.從動壓輥定位裝置,7.彈簧,8.出面過渡板,9.出面機構,10.第二進面機構,11.光 電接近開關,12.轉向支架,13.第二進面機構主動軸,14.固定支架,15.電控箱,16.進面 機構主動軸,17.出面機構主動軸,18.電機I,19.機架,20.電機II,21.氣缸,22.齒輪I, 23.鏈條I,24.鏈條II,25.齒輪II,26.鏈條III,27.三角輪I,28.三角皮帶I,29.三角 輪II ;30.齒輪III,31.齒輪IV,32.齒輪IV,33.三角輪III,34.三角皮帶II,35.三角輪IV, 36.齒輪VI,37.過渡軸,38.限位板,39.活動擋板,40.減震彈簧,41.卡槽。具體實施方式在附圖中,該全自動多道揉面機,包括機架19、安裝于機架19上的進面機構1、壓 面機構、出面機構9,以及進面機構1、壓面機構、出面機構9的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還包括 一個位于出面機構9下部的將擠壓后的面片送入下道工序的轉向進面機構,所述轉向進面 機構包括下部的固定支架14,旋轉安裝于固定支架14上的轉向支架12,以及驅動轉向支架 12旋轉的氣缸21 ;所述轉向支架12的頂部設有第二進面機構10,下部安裝有驅動第二進 面機構10運轉的電機II 20 ;所述第二進面機構10上設有監測面片落下的帶延時功能的光 電接近開關11,所述光電接近開關11控制氣泵21的啟動;所述轉向支架12旋轉到一定角 度后使電機II 20形成開關啟動。所述電機II 20設有一電磁繼電開關,該電磁繼電開關的動觸點安裝在轉向支架 12上,靜觸點對應安裝在固定支架14上,并位于轉向支架12的轉動行程內,當轉向支架12 轉動到一定角度,動觸點與靜觸點吸合,使電機II 20工作。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14上設有一轉軸,轉向支架12的下部連接一軸套,所述 軸套轉動連接在轉軸的外部,氣缸21的推桿和動觸點連接于軸套的同一處,靜觸點與動觸 點成90度夾角,即轉向支架12轉動90度時,電機II 20開始工作。所述氣缸21主體后部與固定支架14鉸接,氣缸21的推桿前端與轉向支架12連接。所述光電接近開關11和氣缸21分別與電控箱15連接。所述進面機構1、出面機構9、第二進面機構10構均為皮帶輸送機構。所述第二進面機構10包括第二進面機構主動軸13,它與電機II 20的輸出軸由三 角皮帶II 34傳動連接。進一步的,三角輪IV 35安裝在第二進面機構主動軸13的一端,三角輪III 33安裝 在電機II 20的輸出軸上,三角輪IV 35和三角輪III 33由三角皮帶II 34傳動連接。初始狀態時,第二進面機構10的運行方向垂直于出面機構9的運行方向,當面片 落完后,氣缸21推動轉向支架12進行旋轉,使其出面端對準下道工序的壓面裝置的進面□。所述壓面機構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主動壓輥2和從動壓輥4,兩壓輥之間留有壓 面間隙;所述主動壓輥2固定安裝在機架19上,從動壓輥4的高度可方便調節并定位;所述 進面機構I和出面機構9的出面端均高于進面端,所述進面機構I的水平夾角為20 30 度,所述出面機構9的水平夾角為3 10度;所述出面機構9的開始端設有傾斜角度與其 一致的出面過渡板8,所述出面過渡板8由兩側的彈簧7與機架19連接。所述從動壓輥4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一活動擋板39上,所述活動擋板39能夠 卡入機架19頂部的卡槽41里,所述卡槽41的兩側和活動擋板39的頂面分別設有螺栓孔; 所述活動擋板39的上部設有一限位板38,所述限位板38由螺栓與活動擋板39及機架19 連接;所述活動擋板39的底面和卡槽41底部之間設有減震彈簧40。所述進面機構1、壓面機構、出面機構9的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包括,安裝在機架 19下部的電機I 18,電機I 18的輸出軸由三角皮帶I 28減速傳動連接過渡軸37 ;過渡軸 37的另一端由鏈條III 26減速傳動連接主動壓輥轉軸3,所述主動壓輥轉軸3通過齒輪同速 傳動連接從動壓輥轉軸5 ;所述主動壓輥3由鏈條I 23減速傳動連接進面機構主動軸16,主動壓輥3由鏈條II 24加速傳動連接出面機構主動軸17。進一步的,電機I 18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小三角輪II 29,過渡軸37的一端安裝有大 三角輪I 27,三角皮帶I 28傳動連接大三角輪I 27和小三角輪II 29 ;小齒輪VI 36安裝在 過渡軸37的另一端,大齒輪IV 32安裝在主動壓輥轉軸3的端部,鏈條III26傳動連接大齒輪 IV 32和小齒輪VI 36 ;主動壓輥轉軸3的端部還安裝齒輪IV 31,從動壓輥轉軸5的端部安裝 齒輪III 30,齒輪IV 31和齒輪III 30大小相等,兩者嚙合連接;主動壓輥轉軸3的另一端順序 安裝有兩個同樣大小的齒輪,其中一個齒輪與安裝于進面機構主動軸16端部的齒輪I 22 由鏈條I 23減速傳動連接,另一個齒輪與安裝于出面機構主動軸17端部的齒輪II 25由鏈 條II 24加速傳動連接。本專利技術的工作步驟為將面坯放在進面機構I上,進面機構I將其送到壓面機構, 經壓面機構壓成面片由出面機構9輸出落到第二進面機構10的輸送帶上,光電接近開關11 感應到面片落下的信號將信號傳給電控箱15,延時一段時間直到面片落完,電控箱15控制 氣缸21轉向90度,使第二進面機構10的出面口對應下一組揉面機構的壓面機構進面口, 并使電機II 20的電磁閥吸合,使第二進面機構10工作,把橫向面片轉為豎向面片送入下一 道工序。權利要求1.一種全自動多道揉面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自動多道揉面機,包括機架(19)、安裝于機架(19)上的進面機構(1)、壓面機構、出面機構(9),以及進面機構(1)、壓面機構、出面機構(9)的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一個位于出面機構(9)下部的將擠壓后的面片送入下道工序的轉向進面機構,所述轉向進面機構包括下部的固定支架(14),旋轉安裝于固定支架(14)上的轉向支架(12),以及驅動轉向支架(12)旋轉的氣缸(21);所述轉向支架(12)的頂部設有第二進面機構(10),下部安裝有驅動第二進面機構(10)運轉的電機Ⅱ(20);所述第二進面機構(10)上設有監測面片落下的帶延時功能的光電接近開關(11),所述光電接近開關(11)控制氣泵(21)的啟動;所述轉向支架(12)旋轉到一定角度后使電機Ⅱ(20)形成開關啟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繼朋,
申請(專利權)人:郭繼朋,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