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煙氣氨法脫硫除渣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8479620 閱讀: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1:58
    一種煙氣氨法脫硫除渣系統,包括煙氣脫硫子系統、硫銨分離子系統和硫銨除渣子系統。所述煙氣脫硫子系統包括吸收塔和設置在吸收塔煙氣入口處的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所述硫銨分離子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一級旋流器、二級旋流器、脫水離心機和流化干燥床;所述硫銨除渣子系統依次相連的濾液槽、混合加藥箱和壓濾機。其中:吸收塔漿液出口與一級旋流器相連,一級旋流器的清液出口、二級旋流器的清液出口和脫水離心機的出液口與濾液槽相連,由此將三個子系統連為一體。該系統可減少氨逃逸量,有效緩解酸雨現象,提高吸收劑利用率,增加硫銨產品回收率,提高硫胺產品質量,且其占地面積小,節約空間。可普遍適用于火力發電、燒結煙氣等氨法煙氣脫硫。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火力發電及鋼鐵行業的煙氣凈化處理裝置,具體地指一種煙氣氨法脫 硫除潘系統。
    技術介紹
    火力發電及鋼鐵行業中主要采用煤作為燃料,煤粉燃燒在提供必需熱源和電力資 源的同時,也會帶來嚴重的二氧化硫SO2污染。據統計,我國每年燃煤電站排放的二氧化硫 總量高達2549萬噸,由此造成的酸雨區域已接近國土面積的40%,給我國生態環境和工農 業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因此,從根本上控制燃煤電站及鋼鐵行業燒結煙氣中二氧化硫 SO2的排放,已迫在眉睫。目前,對于燃煤煙氣及燒結煙氣的脫硫技術而言,主要采用石灰石一石膏脫硫法、 海水脫硫法、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法和濕式氨水脫硫法等。石灰石一石膏法脫硫和海水脫 硫法存在占地面積大、系統復雜,能耗大、運行成本高的缺陷。循環流化床煙氣脫硫法雖然 系統簡單、占地面積小、運行成本低,但對脫硫劑的質量要求高,且脫硫副產品亞硫酸鈣很 難綜合利用。濕式氨水脫硫法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和運行費用低、脫硫副產品為有價值的 化學原料和農作物化肥等優點。然而,濕式氨水脫硫法一方面普遍存在氨逃逸率高、煙羽長的現象,造成吸收劑 損耗大、氨利用率不高、硫銨產品回收率低等問題;另一方面燒結煙氣中攜帶粉塵較多,經 過機頭除塵器凈化后,未被捕集的粉塵粒度大多為3um,粒度非常細,不容易清除干凈。在 氨-硫銨法脫硫系統中,不外排溶液、由氨水、工藝水帶入的懸浮物、以及主要由循環漿液 吸收的煙氣里的煙塵灰渣不能及時的排除,在硫銨漿液中富集,進而影響副產品硫銨的品 質和系統的穩定運行。去除灰渣可采用過濾或者沉淀工藝,但因煙塵的主要成分為無機顆 粒,顆粒粒徑很小,其沉淀時間較長,液固界面不明顯,需要較大沉淀池,且分離效果不好。 其次,沉淀濃縮液里的灰渣粒度細,也達不到板框式壓濾機等脫水設備的使用要求,沉淀濃 縮液無法正常脫水,給后續處理造成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煙氣氨法脫硫除渣系統。該系統以濕式氨法脫硫系 統為基礎,可減少氣逃逸量,有效緩解酸雨現象,提聞吸收劑利用率,增加硫按廣品回收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設計的煙氣氨法脫硫除渣系統,包括煙氣脫硫子系統、 硫銨分離子系統和硫銨除渣子系統,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煙氣脫硫子系統包括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頂部煙氣出口與側壁煙氣入口之 間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絲網除沫裝置、除霧裝置、水洗裝置和吸收劑噴淋裝置,所述吸收塔 煙氣入口處設置有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所述吸收塔的底部儲液池與循環漿液泵的輸入端 相連,所述循環漿液泵的輸出端分別與吸收劑噴淋裝置和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相連,所述 吸收塔的底部儲液池還連接有氨水補給裝置和氧氣補給裝置,所述吸收塔的漿液出口與硫銨衆液輸出泵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硫銨分離子系統包括一級旋流器,所述一級旋流器的入口與硫銨漿液輸出泵 的輸出端相連,所述一級旋流器的漿液出口依次通過旋流緩沖箱和緩沖箱泵與二級旋流器 的入口相連,所述二級旋流器的漿液出口與脫水離心機的進液口相連,所述脫水離心機的 出料口通過給料機與流化干燥床的進料口相連;所述硫銨除渣子系統包括濾液槽,所述濾液槽的輸入端同時與一級旋流器的清液 出口、二級旋流器的清液出口和脫水離心機的出液口相連,所述濾液槽的輸出端通過濾液 泵與混合加藥箱的進液口相連,所述混合加藥箱的出液口通過除渣泵與壓濾機的輸入口相 連。進一步地,所述吸收塔的底部儲液池外設置有射流泵,所述射流泵的輸入端與吸 收塔的底部儲液池相連,所述射流泵的輸出端與射流攪動器相連,所述射流攪動器設置在 吸收塔的底部儲液池內。這樣,可以增大儲液池中吸收劑漿液的擾動,提高吸收劑漿液的活 性,使氨水、氧氣等充分混合。進一步地,所述氨水補給裝置的輸出端分為兩路一路與射流泵的輸入端相連,另 一路與氧氣補給裝置的輸出端相連,所述氧氣補給裝置的輸出端與吸收塔的底部儲液池相 連。這樣,可以使液態氨水在射流泵和氧氣補給裝置的協同作用下盡快氣化,與吸收劑漿液 發生氣液兩相劇烈擾動,達到充分混合的效果。進一步地,所述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配備有工藝水補給裝置,所述工藝水補給裝 置的輸出端與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的噴淋頭相連,所述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的出水口與濾 液槽的輸入端相連。這樣,工藝水對煙氣進行預除塵降溫后,進入濾液槽,經處理后重新利 用。進一步地,所述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與煙氣輸送管道之間設置有增壓風機。這樣, 可以有效克服煙氣阻力,加快煙氣脫硫進程,提高煙氣脫硫效率。進一步地,所述濾液槽的輸出端還通過濾液泵與吸收塔的返液口相連,這樣,可以 循環利用工藝水,節約水資源。進一步地,所述壓濾機的清液輸出口與濾液槽的輸入端相連。這樣,也是循環利用 工藝水,節約水資源。進一步地,所述壓濾機為疊螺式壓濾機。這樣,可以提高泥漿與清液的分離效果。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利用吸收塔內絲網除沫裝置、除霧裝置、水洗裝置和吸收劑噴 淋裝置的協同組合,可降低氨逃逸率,并解決煙羽中二氧化硫隨煙氣排放的問題。采用加藥 濃縮、脫水的方式,可解決脫硫裝置內灰渣含量過高對硫銨品質造成影響的問題。相對于傳 統的噴淋塔而言,有效去除了煙氣中攜帶的霧滴顆粒,大大減少了煙囪下雨現象。并且,通 過壓濾機自身的污泥濃縮脫水集一體的功能,取消了傳統方式上的澄清濃縮池,降低了占 地面積,節約空間。同時,本專利技術氨利用率高、硫銨產量高、品質好,可普遍適用于火力發電、 燒結煙氣等氨法煙氣脫硫。附圖說明附圖為一種煙氣氨法脫硫除渣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煙氣輸送管道1、增壓風機2、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3、吸收塔4、吸收劑噴淋裝置5、水洗裝置6、除霧裝置7、絲網除沫裝置8、循環漿液泵9、氧氣補給裝置10、硫銨漿液 輸出泵11、射流泵12、氨水補給裝置13、一級旋流器14、旋流緩沖箱15、緩沖箱泵16、二級 旋流器17、脫水離心機18、給料機19、流化干燥床20、濾液槽21、濾液泵22、混合加藥箱23、 除渣泵24、壓濾機25、工藝水補給裝置26、射流攪動器27。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圖中所示的煙氣氨法脫硫除渣系統,主要由煙氣脫硫子系統、硫銨分離子系統和 硫銨除渣子系統組合而成。煙氣脫硫子系統具有吸收塔4,吸收塔4的頂部煙氣出口與側壁煙氣入口之間自 上而下依次設置有絲網除沫裝置8、除霧裝置7、水洗裝置6和吸收劑噴淋裝置5,煙氣輸送 管道I與吸收塔4煙氣入口之間依次設置有增壓風機2、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3,煙氣預除 塵降溫裝置3配備有工藝水補給裝置26,其輸出端與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3的噴淋頭相連。 吸收塔4的底部儲液池與循環漿液泵9的輸入端相連,循環漿液泵9的輸出端分別與吸收 劑噴淋裝置5和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3相連,吸收塔4的底部儲液池內設有射流攪動器27, 吸收塔4的底部儲液池外設置有射流泵12,射流泵12的輸入端與吸收塔4的儲液池相連, 射流泵12的輸出端與射流攪動器27相連。吸收塔4的底部儲液池還連接有氨水補給裝置 13和氧氣補給裝置10,氨水補給裝置13的輸出端分為兩路一路與射流泵12的輸入端相 連,另一路與氧氣補給裝置10的輸出端相連,氧氣補給裝置10的輸出端與吸收塔4的底部 儲液池相連。吸收塔4的漿液出口與硫銨漿液輸出泵11的輸入端相連。硫銨分離子系統具有一級旋流器1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煙氣氨法脫硫除渣系統,包括煙氣脫硫子系統、硫銨分離子系統和硫銨除渣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煙氣脫硫子系統包括吸收塔(4),所述吸收塔(4)的頂部煙氣出口與側壁煙氣入口之間自上而下依次設置有絲網除沫裝置(8)、除霧裝置(7)、水洗裝置(6)和吸收劑噴淋裝置(5),所述吸收塔(4)煙氣入口處設置有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3),所述吸收塔(4)的底部儲液池與循環漿液泵(9)的輸入端相連,所述循環漿液泵(9)的輸出端分別與吸收劑噴淋裝置(5)和煙氣預除塵降溫裝置(3)相連,所述吸收塔(4)的底部儲液池還連接有氨水補給裝置(13)和氧氣補給裝置(10),所述吸收塔(4)的漿液出口與硫銨漿液輸出泵(11)的輸入端相連;所述硫銨分離子系統包括一級旋流器(14),所述一級旋流器(14)的入口與硫銨漿液輸出泵(11)的輸出端相連,所述一級旋流器(14)的漿液出口依次通過旋流緩沖箱(15)和緩沖箱泵(16)與二級旋流器(17)的入口相連,所述二級旋流器(17)的漿液出口與脫水離心機(18)的進液口相連,所述脫水離心機(18)的出料口通過給料機(19)與流化干燥床(20)的進料口相連;所述硫銨除渣子系統包括濾液槽(21),所述濾液槽(21)的輸入端同時與一級旋流器(14)的清液出口、二級旋流器(17)的清液出口和脫水離心機(18)的出液口相連,所述濾液槽(21)的輸出端通過濾液泵(22)與混合加藥箱(23)的進液口相連,所述混合加藥箱(23)的出液口通過除渣泵(24)與壓濾機(25)的輸入口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湯靜芳莫亞平靖汪建鄭建新孔德友吳志清李富智張九紅吳英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A∨男男|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免费|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亚洲AV无码1区2区久久|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av有码中文av| 在线观看成人无码中文av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国产50部艳色禁片无码|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本道久久综合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