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植物精油提取裝置,其集蒸餾、冷卻、分離為一體,其包括電蒸餾鍋、蒸汽冷凝器和油水分離器;油水分離器形狀為啞鈴型,分別為位于最上部的錐形的精油采聚器、位于下部的純露采集器以及柱狀精油采集顯示頸;電蒸餾鍋通過混合蒸汽傳輸管與蒸汽冷凝器連通,蒸汽冷凝器通過混合冷凝水輸出管與精油采聚器上部連通,混合液體回流管的另一端與混合蒸汽傳輸管連通。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蒸餾、冷卻、分離三位一體集合式設計組合,整機工藝合理、結構穩定、移動方便,可實現一次性投料即產出成品純露和精油,適應多種場合使用,尤其是可以進入養生、休閑會所、教學科研單位與家庭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植物精油提取裝置
本專利技術是涉及一種集蒸餾、冷卻、分離為一體的植物精油提取裝置,能一次性的從具有植物精油的植物中蒸餾萃取出植物精油。
技術介紹
傳統的植物精油蒸餾提取裝置是由分體式蒸汽發生器(或用工業蒸汽源)蒸餾釜、 冷卻器、油水分離器及部分連接管件組成,各部位自成體系,分散獨立處置,體積龐大松散, 各部位連接管件凌亂,使用場合受到限制。由于各個部件獨立處置帶來的管道過長,致使精油在管道內凝結,造成精油出油率低;并且不便移動,多數沒有油水分離器,靠體外手工分液漏斗進行油水分離,此機器多為工廠化使用,不能進入養生、休閑會所、科研單位與家庭使用,其冷卻方式多采用自來水軟管連接,不但笨重,還浪費水源,在沒有自來水處不能使用,推廣受到極大限制;冷卻溫度不穩定,冷卻效果不好,加之分離器過于粗糙,油水分離效果不好,出油率低。而且,各部位裝置由軟管連接設備較零散,沒有固定外形,易受外界因素干擾,穩定性、可靠性、美觀性都有一定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較緊湊、出油率高、集蒸餾、冷卻、分離為一體的植物精油提取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植物精油提取裝置,其關鍵技術在于其集蒸餾、冷卻、分離為一體,其包括位于下部的電蒸餾鍋、位于中部的蒸汽冷凝器和位于兩者之間的油水分離器;所述油水分離器包括三個連通的空間,這三個空間形狀呈啞鈴型,分別為位于最上部的錐形的精油采聚器、位于下部的呈倒錐型的純露采集器以及位于精油采聚器和純露采聚器之間的柱狀精油采集顯示頸,所述精油采聚器上部設有放氣口,所述精油采集顯示頸下部設有精油輸出管,所述純露采集器的底部設有純露輸出管和帶有U型彎的混合液體回流管,所述U型彎的上部、且位于混合液體流入U型彎前最高點處設有與大氣連通的出氣管, 位于所述U型彎上部的水平管內表面底部與油水分界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油水分界面為精油采集顯示頸與純露采集器的相交平面;所述電蒸餾鍋通過混合蒸汽傳輸管與蒸汽冷凝器連通,所述蒸汽冷凝器通過混合冷凝水輸出管與精油采聚器上部連通,所述混合液體回流管的另一端與混合蒸汽傳輸管連通。所述蒸汽冷凝器為風冷、水冷、壓縮冷凝或者半導體冷凝。風冷時,所述蒸汽冷凝器為銅管翅片式冷凝器或盤管式冷凝器。所述電蒸餾鍋包括不銹鋼圓筒型桶體,所述桶體的下方設有1-3個電磁爐、上方為桶蓋,桶蓋與桶體之間為水封口結構,所述電蒸餾鍋的側面設有用于安裝定位的導板。所述水封口結構具體為所述桶體的上部開口處設有向內突出的環向卡槽,所述環向卡槽的上沿高度低于桶體上沿高度,桶蓋的下邊緣卡合在該環向卡槽內。所述油水分離器材質為有機玻璃、玻璃或透明塑料。還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包括本體、設于本體后部與其卡接的后蓋、位于本體前面下方的電蒸鍋放置平臺、設于電蒸鎦鍋放置平臺上方的精油和純露出口倉、設于精油和純露出口倉上方的精油顯示窗以及操作顯示面板;所述電蒸餾鍋放置平臺處設有開啟門,所述油水分離器定位于安裝在外殼內部的安裝板上,所述蒸汽冷凝器固定與外殼內壁上。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專利技術采用蒸餾、冷卻、分離三位一體集合式設計組合,使其整機工藝合理、結構穩定、移動方便,可實現一次性投料即產出成品純露和精油,適應多種場合使用,尤其是可以進入養生、休閑會所、教學、科研單位與家庭使用;2)油水分離器采用獨特的啞鈴型靜止分離方式,使植物精油和純露能夠順利分離,另加混合液體回流管確保尚未分離的混合液再次精準分離;3)本專利技術縮短了各部位管路連接距離,從而減少精油在管路內停流時間和流程,避免了浪費;冷卻方式改為列管鑲嵌翅片,在抽風機作用下冷風通過列管翅片,使列管內熱蒸汽降溫結露,達到冷卻的目的,既節約水源,又提高冷卻的可靠性,避免拖曳長長的自來水軟管穿梭于設備與工作環境之間;蒸餾鍋采用水封口方式,經濟實用、操作簡單、密封可靠。避免使用傳統的六角螺栓加壓密閉或壓力鍋鎖扣密封的方式,從而減輕整機體積重量,縮短進出料時間。鍋底采用多組電磁加熱方式,確保在預定時間內將鍋內物料加熱到額定溫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右視圖;圖4是圖1的俯視圖;圖5是圖1的仰視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示意圖;圖7是外殼的主視圖;圖8是圖7的左視圖; 圖9是圖7的右視圖;圖10圖7的仰視圖;圖11是圖7的俯視圖;圖12是圖7的立體不意圖;圖13是圖7的剖視示意圖;圖14是水封口結構示意圖;圖15是油水分離器的示意圖;其中,1、蒸汽冷凝器;2、出氣管;3、U型彎;4、混合蒸汽傳輸管;5、電蒸懼鍋;6、導板;7、純露輸出管;8、油水分離器,8-1、精油采聚器,8-2、柱狀精油采集顯示頸,8-3、純露采集器,8-4、放氣口 ;9、精油輸出管;10、混合液體回流管;11、混合冷凝水輸出管;12、本體;13、后蓋;14、底座;15、電蒸鍋放置平臺;16、開啟門;17、精油和純露出口倉;18、精油顯示窗; 19、安裝板;20、操作和顯示面板;21、桶蓋;22、環向卡槽。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參見附圖1-6,本專利技術集蒸餾、冷卻、分離三種功能為一體,其包括位于下部的用于加熱的電蒸餾鍋5、位于中部的蒸汽冷凝器I和位于兩者之間的油水分離器8 ;·參見附圖15,所述油水分離器8形狀為圓柱體狀,其包括三個連通的空間,這三個空間形狀呈啞鈴型,其材質為有機玻璃(或玻璃、透明塑料等其他材質),三個相互連通的空間分別是位于最上部的錐形的精油采聚器8-1、位于下部的呈倒錐型的純露采集器8-3以及位于精油采聚器8-1和純露采聚器8-3之間的柱狀精油采集顯示頸8-2,所述精油采聚器8-1 上部設有放氣口 8-4,其可以防止擾動,所述精油采集顯示頸8-2下部設有精油輸出管9,所述純露采集器8-3的底部設有純露輸出管7和帶有U型彎3的混合液體回流管10,該U型彎3的上部一側設有一個水平管3-1,所述U型彎3的上部、且位于混合液體流入U型彎前最高點處設有與大氣連通的出氣管2,位于所述U型彎3上部的水平管3-1內徑的下底面與油水分界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油水分界面為柱狀精油采集顯示頸8-2下端與純露采集器8-3的相交平面。所述精油輸出管9上設有電磁閥,電磁閥的位置應靠近精油輸出管的進口位置,即靠近上述的油水分界面。參見附圖6,此圖中的油水分離器8是剖開了,這樣是為了表達的更清楚。所述電蒸餾鍋5通過混合蒸汽傳輸管4與蒸汽冷凝器I連通,所述蒸汽冷凝器I 通過混合冷凝水輸出管11與精油采聚器8-1上部連通,所述混合液體回流管10的另一端與混合蒸汽傳輸管4連通。所述蒸汽冷凝器I為風冷、水冷、壓縮介質冷凝或者半導體冷凝多種方式,只要滿足使用要求即可,本實施例采用風冷方式。風冷時,所述蒸汽冷凝器I為列管式的銅管翅片式冷凝器或盤管式冷凝器。參見附圖6和附圖14,所述電蒸餾鍋包括不銹鋼圓筒型桶體5,所述桶體5的下方設有3個電磁爐(也可根據需要設置為其他個數)、上方為桶蓋21,桶蓋21與桶體5之間為水封口結構,所述電蒸餾鍋5的側面設有用于安裝定位的導板6。所述水封口結構具體為 所述桶體5的上部開口處設有向內突出的環向卡槽22,所述環向卡槽22的上沿高度低于桶體5上沿高度,桶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植物精油提取裝置,其特征在于:其集蒸餾、冷卻、分離為一體,其包括位于下部的電蒸餾鍋(5)、位于中部的蒸汽冷凝器(1)和位于兩者之間的油水分離器(8);所述油水分離器(8)包括三個連通的空間,這三個空間形狀呈啞鈴型,分別為位于最上部的錐形的精油采聚器(8?1)、位于下部的呈倒錐型的純露采集器(8?3)以及位于精油采聚器(8?1)和純露采聚器(8?3)之間的柱狀精油采集顯示頸(8?2),所述精油采聚器(8?1)上部設有放氣口(8?4),所述精油采集顯示頸(8?2)下部設有精油輸出管(9),所述純露采集器(8?3)的底部設有純露輸出管(7)和帶有U型彎(3)的混合液體回流管(10),所述U型彎(3)的上部、且位于混合液體流入U型彎前最高點處設有與大氣連通的出氣管(2),位于所述U型彎(3)上部的水平管(3?1)內表面底部與油水分界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油水分界面為精油采集顯示頸(8?2)與純露采集器(8?3)的相交平面;所述電蒸餾鍋(5)通過混合蒸汽傳輸管(4)與蒸汽冷凝器(1)連通,所述蒸汽冷凝器(1)通過混合冷凝水輸出管(11)與精油采聚器(8?1)上部連通,所述混合液體回流管(10)的另一端與混合蒸汽傳輸管(4)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連波,任同坡,
申請(專利權)人:高連波,任同坡,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