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能夠去除或回收水中銅離子的真菌菌種LP-19-3及其菌劑,含有所述菌種或菌劑的銅離子處理劑以及處理含銅廢水的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真菌菌種LP-19-3具有比苔蘚等植物大得多的比表面積,因此對含銅廢水的處理效率明顯提高;同時,本發明專利技術中的菌種是專門耐受高濃度銅離子的,對于銅具有專門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微生物
,特別是涉及一種能夠去除水中銅離子的真菌菌種LP-19-3及其在含銅廢水處理中的用途。
技術介紹
我國銅礦分布廣泛,銅礦開采活動極為頻繁,由此造成的水和土壤的污染也非常嚴重。除了銅礦開采以外,銅金屬的冶煉和加工、電鍍、印染、電子材料漂洗廢水、化工、染料 生產等多種工業活動也都會產生含銅廢水。目前我國相關地區對此類污染缺乏有效先進的治理措施,現有的治理措施技術落后、治理效果差強人意、成本昂貴、無法負荷全國大面積的污染以及快速出現的污染新區域。這一系列復雜多變的銅礦污染問題使得銅礦區含銅廢水污染問題成為了環境污染治理領域一大亟待解決的難題。傳統的治理含銅廢水的方法大都屬于物理化學范疇,包括化學沉淀法、電解法、物理化學吸附、離子螯合、離子交換等。但這些方法存在著產生污泥的二次污染、能耗高、成本昂貴、處理量受限等的缺點,大多應用并不廣泛。近年來,生物方法尤其是微生物的方法在治理重金屬污染領域逐步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微生物方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運行簡便、處理效率高、無二次污染、易于回收重金屬等傳統方法不具備的優勢。目前,微生物處理技術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重金屬污染治理研究和應用領域的一大熱點。但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利用微生物菌種來吸附處理水中銅離子污染的專利技術還非常少見。美國US5578547 (A)-1996-11-26 (Summers, Jr. et al)公開了一種利用泥炭蘇和其他一些植物體制成小珠,將大量的小珠放入污染水體中進行對重金屬離子的吸附。該專利技術并沒有利用微生物菌種,而是一些苔蘚植物;同時該專利技術并未針對銅離子,其處理銅離子的效果未知;而且該專利技術技術僅限于含重金屬離子濃度較低的水體。中國200910027229. 3 (陳雁等)公開了一種利用鴨拓草及微生物菌劑混合的形式治理含銅污水。鴨拓草是目前發現的一種銅超積累植物,對銅具有耐受和積累的能力。雖然該專利技術涉及了微生物菌株的使用,但其中添加的菌劑(包括細菌類和真菌類)是起益生菌作用,即促進鴨拓草的生長以及鴨拓草對于銅離子的修復作用,但菌劑本身并不具有吸附處理銅離子的能力。因此,該專利技術實質上是利用植物修復的方法來治理含銅污水,并沒有使用微生物修復技術。因此,本領域中存在對于處理含銅污水效果良好并且能夠進行大規模工業應用的菌種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真菌菌種(Peyronellaea pomorum)。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包含真菌的菌劑。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供了菌劑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第四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銅離子處理劑。本專利技術的第五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處理含銅廢水的方法。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在第一個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真菌LP-19-3 (Peyronellaea pomorum),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Jia :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100101,保藏日期為2012年07月04日,其保藏號為CGMCC No. 6338。本專利技術的真菌可耐受水溶液中濃度為50mg/L以下的銅離子,優選地耐受濃度為10mg/L以下的銅離子,更優選地耐受濃度為5mg/L以下的銅離子。在第二個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菌劑,所述菌劑包含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真菌。在第三個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菌劑的制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培養皿培養將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真菌的菌種在無菌條件下分別接種于固體培養基上,20-30°C,優選22-28°C,進一步優選25°C下培養4_6天,優選4. 4-5. 5天,進一步優選5天;固體培養基具有以下組成馬鈴薯浸粉4-6g/L,優選4. 5-5. 5g/L,進一步優選5g/L ;葡萄糖或者蔗糖15-25g/L,優選17-23g/L,進一步優選20g/L ;瓊脂13_18g/L,優選14-17g/L,進一步優選 16g/L ;氯霉素 0. lg/L ;b) 一級種子培養將步驟a)培養的菌種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于液體培養基,20-30°C,優選22-28°C,進一步優選25°C下培養5_7天,優選地5. 5-6. 5天,更優選地6天,制得一級種子;液體培養基具有以下組成馬鈴薯浸粉4-6g/L,優選4. 5-5. 5g/L,進一步優選5g/L ;葡萄糖或者蔗糖15-25g/L,優選17-23g/L,進一步優選20g/L ;氯霉素0. lg/L ;c)二級種子培養按液體培養基的體積比為5-15%,優選8-12%,更優選10%的接種量,將所述一級種子接種到發酵罐中,曝氣,培養5-7天,優選5. 5-6. 5天,進一步優選6天,制得二級種子;d)混合發酵培養按液體培養基的體積比為10-20%,優選12-18%,更優選15%的接種量,將二級種子接種到發酵罐中,進行高密度發酵培養,獲得菌劑。培養皿培養中,培養溫度可以為20°C、21°C、22°C、23°C、24°C、25 V、26°C、27 V、28 V、29°C或30 V ;培養時間可以為4天、4. 5天、110小時、5天、130小時、5. 5天或6天;所用的固體培養基中馬鈴薯浸粉可以為4g/L、4. 2g/L、4. 5g/L、4. 7g/L、4. 9g/L、5g/L、5. lg/L、5. 3g/L、5. 5g/L、5. 8g/L 或 6g/L,葡萄糖或者鹿糖可以為 15g/L、16g/L、17g/L、18g/L、19g/L、20g/L、21g/L、22g/L、23g/L、24g/L 或 25g/L,瓊脂可以為 13g/L、14g/L、15g/L、16g/L、17g/L 或 18g/L。一級種子培養中,培養溫度可以為 20°C、21°C、22°C、23°C、24°C、25°C、26°C、27°C、28°C、29°C或30°C;培養時間可以為5天、5. 5天、140小時、6天、150小時、6. 5天或7天;所用的液體培養基中馬鈴薯浸粉可以為4g/L、4. 2g/L、4. 5g/L、4. 7g/L、4. 9g/L、5g/L、5. lg/L、5.3g/L、5. 5g/L、5. 8g/L 或 6g/L,葡萄糖或者鹿糖可以為 15g/L、16g/L、17g/L、18g/L、19g/L、20g/L、21g/L、22g/L、23g/L、24g/L 或 25g/L。二級種子培養中,接種量按液體培養基的體積比可以為5%、6%、7%、8%、9%、10%、11%、12%、13%、14% 或 15% ;發酵罐容積可以為 1L、1. 5L、2L、2. 5L、3L、3. 5L、4L、4. 5L 或 5L ;培養時間可以為5天、5. 5天、140小時、6天、150小時、6. 5天或7天。混合發酵培養中,接種量按液體培養基的體積比可以為10%、11%、12%、13%、14%、15%、16%、17%、18%、19% 或 20%o在第四個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銅離子處理劑,所述銅離子處理劑包含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真菌,優選地,所述處理為去除或回收。在第五個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處理含銅廢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真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菌劑或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銅離子處理劑與所述含銅廢水接觸。 本專利技術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真菌LP?19?3(Peyronellaea?pomorum),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日期為2012年07月04日,保藏號為CGMCC?No.633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璐,姚一夫,朱彤,宋寶華,王倆,張梅華,黃惠,李雨,叢海揚,張翔宇,
申請(專利權)人:中節能六合天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