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鐵路軌道用螺栓,包括螺桿,所述螺桿為一直桿,所述直桿外設置有若干凸條,所述直桿外側貼合有若干外側帶有螺紋的貼片,所述貼片與所述直桿貼合處設置有凹槽,所述凸條與所述凹槽配合,所述直桿上端直徑大于下端直徑。本發明專利技術將傳統的螺栓改為分體式,直桿的旋轉力通過若干凸條作用在若干貼片上,使得貼片旋轉,當鐵路軌道使用時間長了,螺孔略微擴大之后會使得螺孔側壁與貼片之間產生縫隙,使得螺栓變得松動,此時只要向下敲擊直桿,由于直桿的上端大于下端即可將貼片撐開,貼片與螺孔側壁又會緊密貼合,而傳統的螺栓只能通過更換直徑稍大的螺栓來實現,相比之下不僅減少了工作量而且節省了資源消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緊固件,具體是一種鐵路軌道用螺栓。
技術介紹
因為螺栓也是鐵路配件的一種,鐵路配件是鐵路線路的組成部分,這里所指的軌道包括鋼軌、軌枕、連結零件、道床、防爬設備、軌撐和道岔等。作為一個整體性工程結構,軌道鋪設在路基之上,起著列車運行的導向作用,直接承受機車車輛及其荷載的巨大壓力。在列車運行的動力作用下,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保證列車按照規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穩和不間斷地運行。火車在鐵路軌道上運行會對鐵軌造成較大的沖擊,鐵路軌道上的螺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變大,因此在鐵路軌道上用傳統的螺栓固定鐵軌會使得螺栓越來越松,即使鐵路工人在進行檢修時一個一個的擰緊螺栓,由于螺孔直徑的擴大而螺栓的直徑無法擴大而仍然達不到好的緊固效果,因此在鐵路運行時間長了之后要對螺栓進行更換,需要更換直徑比原本的螺栓稍大的螺栓用以提高緊固效果,而對于這整批量的更換不僅增加了鐵路工人的工作量,而且會浪費大量的資源,因此研究設計出一種長期能在鐵路軌道用螺栓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一種鐵路軌道用螺栓,此種螺栓在鐵路軌道長時間使用后螺栓孔擴大后,不用更換螺栓,檢修起來比較方便,減少勞動量,并且防止浪費資源。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鐵路軌道用螺栓,包括螺桿,所述螺桿為一直桿,所述直桿外設置有若干凸條,所述直桿外側貼合有若干外側帶有螺紋的貼片,所述貼片與所述直桿貼合處設置有凹槽,所述凸條與所述凹槽配合,所述直桿上端直徑大于下端直徑。將傳統的螺栓改為分體式,直桿的旋轉力通過若干凸條作用在若干貼片上,使得貼片旋轉,當鐵路軌道使用時間長了,螺孔略微擴大之后會使得螺孔側壁與貼片之間產生縫隙,使得螺栓變得松動,此時只要向下敲擊直桿,由于直桿的上端大于下端即可將貼片撐開,貼片與螺孔側壁又會緊密貼合,而傳統的螺栓只能通過更換直徑稍大的螺栓來實現,相比之下不僅減少了工作量而且節省了資源消耗。上述技術方案中,任選的,所述直桿外側設置有第一毛刺,所述貼片上與所述直桿貼合處設置有第二毛刺。設置有毛刺可以增大直桿與貼片之間的摩擦,防止直桿與貼片因摩擦太小而松動。上述技術方案中,任選的,所述直桿外側設置有第一倒鉤,所述貼片上與所述直桿貼合處設置有第二倒鉤。與在直桿和貼片上增加毛刺類似,在直桿外側和貼片與所述直桿貼合處設置有倒鉤,這樣可以防止直桿相對于貼片向上運動,使得緊固效果更好。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直桿和貼片之間設置有彈性體,所述彈性體內側與所述直桿外壁粘合,所述彈性體外側與所述貼片粘合。設置彈性體之后可以使得直桿和貼片連接在一起,使得該螺栓在使用時更加方便,不用再一片一片的將貼片貼合在直桿上,提高安裝效率。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將傳統的螺栓改為分體式,直桿的旋轉力通過若干凸條作用在若干貼片上,使得貼片旋轉,當鐵路軌道使用時間長了,螺孔略微擴大之后會使得螺孔側壁與貼片之間產生縫隙,使得螺栓變得松動,此時只要向下敲擊直桿,由于直桿的上端大于下端即可將貼片撐開,貼片與螺孔側壁又會緊密貼合,而傳統的螺栓只能通過更換直徑稍大的螺栓來實現,相比之下不僅減少了工作量而且節省了資源消耗。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仰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A-A向剖視圖。圖3為圖2中A處的放大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仰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B-B向剖視圖。圖6為圖5中B處的放大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的螺栓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中A處的放大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的第一彈性件和第一卡塊的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的螺母結構示意圖。圖11為圖10中B處的放大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的第二彈性件和第二卡塊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至圖3,實施例一,一種鐵路軌道用螺栓,包括螺桿102,所述螺桿102為一直桿2,所述直桿2外設置有四個凸條21,所述直桿2外側貼合有四片外側帶有螺紋31的貼片3,所述貼片3與所述直桿2貼合處設置有凹槽32,所述凸條21與所述凹槽32配合,所述直桿2上端直徑大于下端直徑,所述直桿2上端的直徑略大于下端直徑,并不會影響所述凸條21與所述凹槽32的配合,將傳統的螺栓改為分體式,直桿的旋轉力通過四個凸條21作用在四個貼片3上,使得貼片3旋轉,當鐵路軌道使用時間長了,螺孔略微擴大之后會使得螺孔側壁與貼片3之間產生縫隙,使得螺栓變得松動,此時只要向下敲擊直桿2,由于直桿2的上端大于下端即可將貼片3撐開,貼片3與螺孔側壁又會緊密貼合,而傳統的螺栓只能通過更換直徑稍大的螺栓來實現,相比之下不僅減少了工作量而且節省了資源消耗,所述直桿2外側設置有第一毛刺22,所述貼片3上與所述直桿2貼合處設置有第二毛刺33,設置有毛刺可以增大直桿2與貼片3之間的摩擦,防止直桿2與貼片3因摩擦太小而松動。為了使直桿2和貼片3連接在一起,使用時不用再一片一片的將貼片3貼合在直桿2上,提高安裝效率,在所述直桿2和貼片3之間設置有彈性體4,所述彈性體4內側與所述直桿2外壁粘合,所述彈性體4外側與所述貼片3粘合,此種螺栓采用冷鐓技術加工成型,相比以前的熱鐓成型,具有節能、高效、產品精度高的特點,為了達到產品的性能要求,在普通低合金鋼的基礎上加入鎳元素,從而增加了材品的沖擊韌性,采用冷鐓加工成型,保證材料組織的連續性,突破了以前只能熱鐓成型的局限。參見圖4至圖6,實施例二,一種鐵路軌道用螺栓,包括螺桿102,所述螺桿102為一直桿2,所述直桿2外設置有四個凸條21,所述直桿2外側貼合有四片外側帶有螺紋31的貼片3,所述貼片3與所述直桿2貼合處設置有凹槽32,所述凸條21與所述凹槽32配合,所述直桿2上端直徑大于下端直徑,所述直桿2上端的直徑略大于下端直徑,并不會影響所述凸條21與所述凹槽32的配合,將傳統的螺栓改為分體式,直桿的旋轉力通過四個凸條21作用在四個貼片3上,使得貼片3旋轉,當鐵路軌道使用時間長了,螺孔略微擴大之后會使得螺孔側壁與貼片3之間產生縫隙,使得螺栓變得松動,此時只要向下敲擊直桿2,由于直桿2的上端大于下端即可將貼片3撐開,貼片3與螺孔側壁又會緊密貼合,而傳統的 螺栓只能通過更換直徑稍大的螺栓來實現,相比之下不僅減少了工作量而且節省了資源消耗,所述直桿2外側設置有第一倒鉤23,所述貼片3上與所述直桿2貼合處設置有第二倒鉤34,與實施例一類似,在直桿2外側和貼片3與所述直桿2貼合處設置有倒鉤,這樣可以防止直桿2相對于貼片向上運動,使得緊固效果更好,為了使直桿2和貼片3連接在一起,使用時不用再一片一片的將貼片3貼合在直桿2上,提高安裝效率,在所述直桿2和貼片3之間設置有彈性體4,所述彈性體4內側與所述直桿2外壁粘合,所述彈性體4外側與所述貼片3粘合,此種螺栓采用冷鐓技術加工成型,相比以前的熱鐓成型,具有節能、高效、產品精度高的特點,為了達到產品的性能要求,在普通低合金鋼的基礎上加入鎳元素,從而增加了材品的沖擊韌性,采用冷鐓加工成型,保證材料組織的連續性,突破了以前只能熱鐓成型的局限。參見圖7至圖9,實施例三,一種螺母組件,包括螺栓100和螺母200 (圖1至圖3中螺母未畫出),所述螺栓100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鐵路軌道用螺栓,包括螺桿(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102)為一直桿(2),所述直桿(2)外設置有若干凸條(21),所述直桿(2)外側貼合有若干外側帶有螺紋(31)的貼片(3),所述貼片(3)與所述直桿(2)貼合處設置有凹槽(32),所述凸條(21)與所述凹槽(32)配合,所述直桿(2)上端直徑大于下端直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華,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金鼎緊固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