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包括:筒體,筒體一端與減速機連接,另一端與一軸承座連接,所述筒體與減速機之間通過一連接器連接,所述連接器包括有一齒形接手、短軸,所述齒形接手呈內凹式結構與筒體固定連接,所述短軸一端與齒形接手的內凹孔配合連接,短軸另一端與減速機裝配連接,所述軸承座通過一半軸與筒體連接,所述半軸一端與筒體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軸承與所述軸承座裝配連接。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將動力直接傳遞至卷筒上,減少了中間環境耗損的動力,提高了動力傳動效率;結構簡單,安裝施工方便,連接牢固,安全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卷筒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
技術介紹
卷筒動力是通過減速機傳遞動力間接的得到,卷筒與減速機之間的連接方式就比較重要,直接影響到動力傳遞過程中的消耗量,影響到工作效率。現有技術中卷筒與減速機之間的連接方式結構復雜,增加了產品的成本和重量,消耗大量的動力,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能夠提高動力傳遞的效率,減少動力損耗,連接牢固,運行可靠。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包括筒體,筒體一端與減速機連接,另一端與一軸承座連接,所述筒體與減速機之間通過一連接器連接,所述連接器包括有一齒形接手、短軸,所述齒形接手呈內凹式結構與筒體固定連接,所述短軸一端與齒形接手的內凹孔配合連接,短軸另一端與減速機裝配連接,所述軸承座通過一半軸與筒體連接,所述半軸一端與筒體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軸承與所述軸承座裝配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短軸與內凹孔連接一端固定設有軸端擋板。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減速機與齒形接手之間通過一通過防塵蓋板密封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半軸一端通過固定板與筒體內壁固定連接。在本專利技術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卷筒外壁上還設有防轉定位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能夠將動力直接傳遞至卷筒上,減少了中間環境耗損的動力,提高了動力傳動效率;結構簡單,安裝施工方便,連接牢固,安全可靠。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的右視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筒體,2、減速機,3、軸承座,4、齒形接手,5、短軸,6、半軸,7、固定板,8、軸承,9、軸端擋板,10、防塵蓋板,11、防轉定位塊。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圖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包括一種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包括筒體1,筒體I 一端與減速機2連接,另一端與一軸承座3連接。所述筒體I與減速機2之間通過一連接器連接,所述連接器包括有一齒形接手4、短軸5,所述齒形接手4呈內凹式結構與筒體I固定連接,所述短軸5 —端與齒形接手4的內凹孔配合連接,短軸5另一端與減速機2裝配連接。通過短軸5與齒輪接手連接筒體I與減速機2,動力傳動效率高,避免過多的動力損耗,提高了動力傳遞的效率,同時也節省了安裝空間。所述軸承座3通過一半軸6與筒體I連接,所述半軸6 —端通過固定板7與筒體I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軸承8與所述軸承座3裝配連接。 所述短軸5與內凹孔連接一端固定設有軸端擋板9。軸端擋板9將齒形接手4與短軸5固定在一起,避免短軸5在內凹孔內竄動,影響減速機2與筒體I的連接。所述減速機2與齒形接手4之間通過一通過防塵蓋板10密封連接。通過防塵蓋板10將減速機2與齒形接手4之間形成一密封的空間,提高密封性。所述卷筒外壁上還設有防轉定位塊11。防轉定位塊11還可以有助于辨別筒體I的正反轉方向。本專利技術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能夠將動力直接傳遞至卷筒上,減少了中間環境耗損的動力,提高了動力傳動效率;結構簡單,安裝施工方便,連接牢固,安全可O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筒體一端與減速機連接,另一端與一軸承座連接,所述筒體與減速機之間通過一連接器連接,所述連接器包括有一齒形接手、短軸,所述齒形接手呈內凹式結構與筒體固定連接,所述短軸一端與齒形接手的內凹孔配合連接,短軸另一端與減速機裝配連接,所述軸承座通過一半軸與筒體連接,所述半軸一端與筒體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軸承與所述軸承座裝配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軸與內凹孔連接一端固定設有軸端擋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機與齒形接手之間通過一通過防塵蓋板密封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軸一端通過固定板與筒體內壁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外壁上還設有防轉定位塊。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包括筒體,筒體一端與減速機連接,另一端與一軸承座連接,所述筒體與減速機之間通過一連接器連接,所述連接器包括有一齒形接手、短軸,所述齒形接手呈內凹式結構與筒體固定連接,所述短軸一端與齒形接手的內凹孔配合連接,短軸另一端與減速機裝配連接,所述軸承座通過一半軸與筒體連接,所述半軸一端與筒體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軸承與所述軸承座裝配連接。通過上述方式,本專利技術能夠將動力直接傳遞至卷筒上,減少了中間環境耗損的動力,提高了動力傳動效率;結構簡單,安裝施工方便,連接牢固,安全可靠。文檔編號F16D1/06GK102996621SQ20121046542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9日專利技術者肖東青 申請人:常州海力船用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與減速機采用內齒形接手方式的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筒體一端與減速機連接,另一端與一軸承座連接,所述筒體與減速機之間通過一連接器連接,所述連接器包括有一齒形接手、短軸,所述齒形接手呈內凹式結構與筒體固定連接,所述短軸一端與齒形接手的內凹孔配合連接,短軸另一端與減速機裝配連接,所述軸承座通過一半軸與筒體連接,所述半軸一端與筒體內壁固定連接,另一端通過軸承與所述軸承座裝配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東青,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海力船用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