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提出無人機負載模組回縮機構,所述無人機負載模組回縮機構包含負載樞接于殼體。偏壓元件被裝設用以將所述負載偏向出所述殼體外,及絞盤被連接至所述負載。伸長的可撓拉引元件被耦接在所述殼體與所述絞盤之間,所述伸長的可撓拉引元件能被所述絞盤拉動,以回縮所述負載于所述殼體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無人機負載模組組件及回縮機構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引用本申請案要求下列美國臨時申請案的權益,兩個申請案都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 本文Belik等人于2010年6月29日提出申請的標題為UAV PAYLOAD MODULE CAMERA ASSEMBLY AND RETRACTION MECHANISM 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 61/359,817 號;及Belik等人于2010年6月29日提出申請的標題為UAV HAVING HERMETICALLY SEALED MODULARIZED COMPARTMENTS AND FLUID DRAIN PORTS 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 61/359,809 號。
技術介紹
在設計小型無人載具時,減少重量和體積是最重要的。小型無人飛行載具或無人 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通常被設計成從陸地起飛,及降落于陸地上。目前正 在尋求可操作這種載具而暴露于,或者在被暴露到水中的環境中。例如,優選可將無人飛行 器降落于水上,而不是陸地上,既可以減輕陸地的沖擊,或因水上為更容易恢復的位置。一 般來說,人力操作的和無人的水陸兩用飛行器,都能夠起飛和降落在水中。手動發射的水陸兩用無人機雖然不需要從水中起飛,但需要降落在陸地或水上。 一些手動發射的無人機被設計成透過單獨滑行而降落,或撞擊地面,這相較于降落水面更 為劇烈。因此,亟需能承受降落于地面的高沖擊的水陸兩用無人機。
技術實現思路
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提出UAV負載模組回縮機構,所述UAV負載模組回縮機構 包含負載樞接于殼體。偏壓元件被裝設用以將所述負載偏向出所述殼體外,及絞盤被連接 至所述負載。伸長的可撓拉引元件被耦接在所述殼體與所述絞盤之間,所述伸長的可撓拉 弓I元件能被所述絞盤拉動,以回縮所述負載于所述殼體內。在不同實施例中,所述負載被樞接至所述殼體內的前位置,例如通過鉸鏈。在不同 實施例中,當所述負載在收起位置時,所述鉸鏈被位于所述負載之前。在一些實施例中,所 述鉸鏈可包含樞軸桿,同時所述偏壓元件包含彈簧,所述彈簧圍繞所述樞軸桿而設置。在不 同實施例中,所述偏壓元件驅使所述負載進入展開位置。在不同實施例中,所述負載包含照相機組件,所述照相機組件包含照相機及盤狀 托盤,所述盤狀托盤經由鉸鏈樞接至所述殼體,所述盤狀托盤具有所述絞盤及盤致動器。在 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盤致動器位于所述鉸鏈與所述絞盤之間。在不同實施例中,所述伸長的可撓拉引元件可為纜繩、皮帶或其他拉引裝置。在一個可行的實施例中,提出具有負載模組的UAV負載模組回縮機構,所述負載 模組具有殼體,在所述殼體的底壁具有開口。負載被樞接至所述殼體內的前位置。偏壓元 件裝設用以將所述負載偏向出所述殼體外。絞盤被裝設至所述負載,且可撓纜繩被耦接于所述殼體與所述絞盤之間,用來回縮所述負載進入所述殼體及從所述殼體釋放所述負載。在不同實施例中,所述負載可包含照相機組件,被設置以通過在所述底壁的所述 開口樞轉出所述殼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可撓纜繩為皮帶。所述偏壓元件可驅使所述 負載至展開位置,且所述偏壓元件可包含彈簧。在不同實施例中,所述負載經由鉸鏈樞接至 所述殼體的前壁。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鉸鏈可包含樞軸桿,且所述偏壓元件包含彈簧,所 述彈簧被圍繞所述樞軸桿而設置。在不同實施例中,所述負載更包含照相機組件,所述照相機組件具有盤狀托盤裝 設于其中,所述盤狀托盤經由鉸鏈樞接至所述殼體,所述盤狀托盤包含所述絞盤及盤致動 器,同時所述盤致動器位于所述鉸鏈與所述絞盤之間。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特征與優點可藉由詳細說明、后附權利要求書及隨附的圖式而更易于理解,其中圖1圖示水路兩用無人飛行載具的透視簡圖。圖2圖不圖1之水路兩用無人飛行載具的機身的簡化上視圖。圖3圖示圖1之水路兩用無人飛行載具的機身的簡化側視圖。圖4圖示負載模組之一實施例的簡化的剖開側視圖。圖5圖示圖4的負載模組之一實施例的簡化的剖開側視圖,所述負載被部分地收進所述殼體內。圖6圖示圖4的負載模組之一實施例的簡化的剖開側視圖,所述負載被全部收進所述殼體內。圖7圖示照相機組件的盤狀托盤之一實施例的簡化的剖開上視圖。具體實施方式水路兩用的無人飛行載具圖1圖示水路兩用的無人飛行載具(unmanned aerial vehicle)或UAVlO的透視簡圖。UAVlO具有水路兩用的無人飛行載具10的機身100,所述機身100具有模組化隔間 120、130及140以容納模組化的組件或模組,例如電池模組20、負載模組30及航空電子模 組40。在各種實施例中,翼部15及/或翼部16可由多個零件構成,在降落期間,所述多個 零件可為分離的及/或“可拆開的”或與機身100是分離的。圖2圖示圖1之水路兩用的無人飛行載具10的機身100的簡化上視圖。機身100 的壁110由能漂浮材料所組成,以使機身100在所述機身滿載組件如圖1所示的電池20、負 載30與航空電子40及其他飛行器零件與組件時,能在沒有裝設翼部(未圖示)的情況下而 漂浮。例如,壁110可具有以防水層密封的模制發泡體核心,雖然這非為必要的。壁110可 為單一連續壁或多個壁片段,或類似物。在這種實施例中,機身被分成三個隔間,前電池隔間120、中央負載隔間130及后 航空電子隔間140。前電池隔間120與中央負載隔間130以分隔壁150隔開。中央負載隔 間130與后航空電子隔間140以分隔壁160隔開。在所示實施例中,突耳104、105及106 被用作固定組件(未圖示)于隔間120、130及140內的裝置。突耳105可通過可旋轉的把手105h而手動旋轉,以安裝電池(未圖示),然后再被轉回至如圖示的位置,以鎖定電池于前電 池隔間120內。也可使用可旋轉的突耳104、105及106以外的其他固定機構。電池隔間120具有安裝表面122,所述安裝表面122支撐電池(未圖示)。在這種實 施例中,連接器124,可為表面安裝連接器或類似物,一般與安裝表面122齊平。通道126f 與通道126r被凹設于安裝表面122之下。排水口,如通道126f內的滴流孔128b,延伸穿 過機身100的底壁110b。通道126r內的滴流孔128s (如圖1至圖3所示)延伸穿過機身 100的側壁IlOs0如果機身露出水面,連接器124的接合表面124m位于通道126f與通道126r的上 方,會使在電池20 (圖1)連接/分開時,所述接合表面不會浸入水中。配線123f與配線 123b可分別行進于通道126f與通道126b中,并且嵌壁式及/或嵌入式地經由機身100以 提供電力至馬達(未圖示)、及航空電子模組40及/或負載模組30。中央負載隔間130具有前安裝表面132f與后安裝表面132r,所述安裝表面支撐負 載,如照相機組件(未圖示)。負載模組30可包含攝相的、偵測的、或其他被動的、主動的、非 致命的(non-lethal)或致命的(lethal)負載裝置。在這種實施例中,連接器134與安裝表 面132r齊平,所述連接器可為表面安裝連接器或類似物。安裝表面132r可形成外殼163 以容納連接器134與相關的配線。所述外殼可形成分隔壁160的下部。滴流孔228s(如圖1至圖3所示)可從外殼163之內開始延伸而穿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6.29 US 61/359,817;2010.06.29 US 61/359,8091.一種無人機負載模組回縮機構,包含a)負載模組殼體;b)負載,樞接至所述殼體;c)絞盤,連接至所述負載;d)偏壓元件,被裝設用以將所述負載偏向出所述殼體外'及e)伸長的可撓拉引元件,耦接于所述殼體與所述絞盤之間,所述伸長的可撓拉引元件能被所述絞盤拉動,以回縮所述負載于所述殼體內。2.如權利要求1的機構,其中所述偏壓元件包含彈簧。3.如權利要求1的機構,其中所述負載被樞接至所述殼體內的前位置。4.如權利要求3的機構,其中所述負載被樞接至所述殼體的前壁。5.如權利要求1的機構,其中所述負載經由鉸鏈而樞接至所述殼體。6.如權利要求5的機構,其中所述鉸鏈在所述負載的前方位于收起位置。7.如權利要求5的機構,其中所述鉸鏈包含樞軸桿,且其中所述偏壓元件包含彈簧,所述彈簧圍繞所述樞軸桿而設置。8.如權利要求1的機構,其中所述偏壓元件驅使所述負載進入展開位置。9.如權利要求1的機構,其中所述伸長的可撓元件為纜繩。10.如權利要求1的機構,其中所述伸長的可撓元件為皮帶。11.如權利要求1的機構,其中所述負載包含照相機組件,所述照相機組件包含照相機。12.如權利要求11的機構,其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約翰·彼得·澤旺,帕韋爾·拜利克,馬諾利斯·迪莫塔克斯,克里斯托弗·J·達奎拉,
申請(專利權)人:航空環境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