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針對變速器殼體浸滲的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浸滲,又稱浸潰、浸透、滲透,在臺灣及日本稱為含浸。它是一種微孔(細縫)滲透密封工藝,將密封介質(通常是低粘度液體)通過自然滲透(即微孔自吸)、抽真空和加壓等方法滲入微孔(細縫)中,將縫隙填充滿,然后通過自然(室溫)、冷卻或加熱、或加壓等方法將縫隙里的密封介質固化,達到密封縫隙的作用。以往針對變速器殼體的浸滲方式是將變速器殼體整體放入到浸滲罐中,密封浸滲罐后將浸滲罐內空氣抽出,注入浸滲液,再對浸滲罐內進行加壓,完畢后再將變速器殼體從浸滲罐內取出沖洗。這種浸滲方式比較麻煩, 需要密封的浸滲罐以及抽真空裝置,而由于變速器殼體上需要浸滲的地方只有一處,浸泡浸滲液的方式比較浪費浸滲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浸滲簡易、節約浸滲液的變速器殼體浸滲裝置及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包括工作臺(I)以及固定在工作臺(I)上的壓夾,所述壓夾包括底座(2),該底座(2)包括橫板(2a)和豎板(2b),該底座(2)的橫板(2a)固定在工作臺(I)上,且該底座的豎板(2b)豎向設置在橫板(2a)的上方,在所述底座(I)的豎板頂端鉸接有把手(3)和擺臂(4),該把手(3)的上部通過壓桿(5)與擺臂⑷的中部相連接,所述壓桿(5)分別與把手(3)和擺臂⑷鉸接,該擺臂(4)的一端與底座(I)鉸接,另一端徑向連接有堵頭¢),所述堵頭¢)的上下兩端分別伸出擺臂(4)的徑向上下兩端,該堵頭(6)中空,且該堵頭(6)的上端與氣管(7)的出氣端相連通,所述氣管(7)的進氣端與空壓機(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變速器殼體浸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1)以及固定在工作臺(1)上的壓夾,所述壓夾包括底座(2),該底座(2)包括橫板(2a)和豎板(2b),該底座(2)的橫板(2a)固定在工作臺(1)上,且該底座的豎板(2b)豎向設置在橫板(2a)的上方,在所述底座(1)的豎板頂端鉸接有把手(3)和擺臂(4),該把手(3)的上部通過壓桿(5)與擺臂(4)的中部相連接,所述壓桿(5)分別與把手(3)和擺臂(4)鉸接,該擺臂(4)的一端與底座(1)鉸接,另一端徑向連接有堵頭(6),所述堵頭(6)的上下兩端分別伸出擺臂(4)的徑向上下兩端,該堵頭(6)中空,且該堵頭(6)的上端與氣管(7)的出氣端相連通,所述氣管(7)的進氣端與空壓機(8)的出氣端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變速器殼體浸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I)以及固定在工作臺(I)上的壓夾,所述壓夾包括底座(2),該底座(2)包括橫板(2a)和豎板(2b),該底座(2)的橫板 (2a)固定在工作臺(I)上,且該底座的豎板(2b)豎向設置在橫板(2a)的上方,在所述底座 (I)的豎板頂端鉸接有把手⑶和擺臂(4),該把手(3)的上部通過壓桿(5)與擺臂(4)的中部相連接,所述壓桿(5)分別與把手(3)和擺臂(4)鉸接,該擺臂(4)的一端與底座(I) 鉸接,另一端徑向連接有堵頭出),所述堵頭出)的上下兩端分別伸出擺臂(4)的徑向上下兩端,該堵頭出)中空,且該堵頭¢)的上端與氣管(7)的出氣端相連通,所述氣管(7)的進氣端與空壓機(8)的出氣端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器殼體浸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頂部為一端高一端低,所述把手(3)的下端鉸接在底座(3)的頂部,該把手(3)由對稱的兩個耳狀條(3a)對接而成,所述擺臂(4)的下端也鉸接在底座(3)的頂部,且該擺臂(4)的下端高于把手(3)的下端,該擺臂(4)從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利靜,熊天飛,邱世林,連愚,譚建,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藍黛動力傳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