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包括軸承套件、轉軸、表座、表針、固定板、方向銷及螺母,軸承套件的外側壁凸設有卡接塊,軸承套件的后軸承蓋的外端面的邊緣于同一圓周上均勻設有若干定位孔,轉軸穿過軸承套件,且轉軸的兩端分別從軸承套件的兩端伸出,表座與轉軸垂直且其一端固接于轉軸的前端,表針對應表盤的前方垂直旋轉插接于表座的另一端,固定板與轉軸互相垂直且其一端固接于轉軸的后端,方向銷滑動插于固定板的另一端,方向銷的前端插接于后軸承蓋的定位孔內。該裝置能更精確的校正切片上料板夾具架的位置,保證刀架上料板夾具的固定槽的60角上夾持側壁面與刀具面上下左右四個點所在的平面垂直。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釹鐵硼產品和單晶硅產品切片機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切片上料板 夾具校正裝置。
技術介紹
釹鐵硼產品和單晶硅生產加工過程中,常常需用到很小產品,而很小產品一般是 通過大的產品切割成條形而來的。由于要提高生產效率,通常切割產品是若干產品粘綁起 來一起切割的。為了保證磁條的切割精度,因而要保證產品軸向與切割刀具面垂直。現時 產品的生產工藝一般包括步驟一,將若干產品粘接處理;步驟二,將粘好的若干產品粘固 于與產品走向平行的上料板上;步驟三,將粘固好產品在粘到上料板固定于切片上料板夾 具上,并保證產品軸向與切割刀具的環形刀面垂直。步驟三要精準的通過,需要保證切片上 料夾具的固定槽底面60度角面與環形刀具的環形刀面垂直,傳統的校正方法是使用一直 角尺,目測環形刀面是否與產品軸向垂直,該校正方法誤差較大,精度有待提高。因此,亟待一種校正精度更高的切片機料架上料板夾具與切片刀具面垂直校正裝 置,料架和上料板夾具就不需要操作者經常調整,從而改善切割效果、提高產品質量和效 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校正精度更高的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從而改 善切割效果,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 包括軸承套、前軸承蓋、后軸承蓋、前軸承、后軸承、轉軸、表座、百分表、固定板、方向銷、彈 簧以及螺母,所述軸承套的前端及后端分別凹陷形成前軸承容納臺階及后軸承容納臺階, 所述軸承套的外側壁凸設有前后走向的卡接塊,所述前軸承及所述后軸承分別置于所述前 軸承容納臺階及后軸承容納臺階內,所述前軸承蓋及所述后軸承蓋分別固定套蓋于所述軸 承套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前軸承蓋的內端面對應所述前軸承的外圈凸設有前抵頂部,所述 前抵頂部與所述前軸承的外圈抵頂,所述后軸承蓋的內端面對應所述后軸承的外圈凸設有 后抵頂部,所述后抵頂部與所述后軸承的外圈抵頂,所述后軸承蓋的外端面的邊緣于同一 圓周上均勻設有若干定位孔,所述轉軸的中部固接于所述前軸承及所述后軸承的內圈中, 所述轉軸的前端穿過并伸出所述前軸承蓋,所述轉軸的后端穿過并伸出所述后軸承蓋,所 述表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轉軸的前端,所述表座與所述轉軸垂直,所述百分表包括表盤及 表針,所述表針對應所述表盤的前方垂直旋轉插接于所述表座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板的一 端固接于所述轉軸的后端,所述固定板與所述轉軸互相垂直,所述方向銷的中部滑動插于 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所述方向銷的前端插接于所述后軸承蓋的定位孔內,所述螺母固接 于所述方向銷的后端。所述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還包括表座軸承,所述表座對應所述表針的一端開有軸承容納孔,所述表座軸承嵌固于所述軸承容納孔內,所述表針對應所述表盤的前方 垂直固插于所述表座軸承的內圈內。所述定位孔的個數為四個,所述定位孔均勻分布于所述后軸承蓋的后端面的同一 圓周上。所述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還包括搖擺錘,所述搖擺錘的一端固定套接于所 述表針對應所述表座的前方,所述搖擺錘所在的擺動面與所述表座互相平行。所述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還包括表針固定螺釘,所述搖擺錘對應所述表針 的一端開有通孔,所述表針插設并穿過所述通孔,所述搖擺錘對應所述通孔的上方還開有 螺孔,所述螺孔與所述通孔相通,所述表針固定螺釘旋合插設于所述螺孔內。所述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還包括彈簧,所述方向銷靠近其前端處凸設有彈 簧支座,所述彈簧套接于所述方向銷上對應所述彈簧支座與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之間,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利用三點共面的原理,精確校正 切片上料板夾具的位置,保證固定槽與刀具的環形刀面垂直,從而保證刀具垂直切割產品, 提聞廣品的質量。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專利技術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 的實施例。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的應用實施例結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考圖1以及圖2,本專利技術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100包括軸承套10、前軸承 蓋20、后軸承蓋25、前軸承30、后軸承35、轉軸40、表座45、搖動錘50、百分表55、固定板 60、方向銷65、彈簧70、螺母80、表座軸承90以及表針固定螺釘95。所述軸承套10的前端及后端分別凹陷形成前軸承容納臺階11及后軸承容納臺階 12。所述軸承套10的外側壁凸設有前后走向的卡接塊13。所述前軸承30及所述后軸承 35分別置于所述前軸承容納臺階11及后軸承容納臺階12內。所述前軸承蓋20及所述后 軸承蓋25分別固定套蓋于所述軸承套10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前軸承蓋20的內端面對應 所述前軸承30的外圈凸設有前抵頂部201,所述前抵頂部201與所述前軸承30的外圈抵 頂。所述后軸承蓋25的內端面對應所述后軸承35的外圈凸設有后抵頂部251,所述后抵 頂部251與所述后軸承35的外圈抵頂。所述后軸承蓋25的外端面的邊緣于同一圓周上均 勻設有若干定位孔252,本實施例中,所述定位孔252的個數為四個。所述轉軸40的中部 固接于所述前軸承30及所述后軸承35的內圈中。所述轉軸40的前端穿過并伸出所述前 軸承蓋20。所述轉軸40的后端穿過并伸出所述后軸承蓋25。所述表座45的一端固接于 所述轉軸40的前端,所述表座45與所述轉軸40垂直。所述百分表55包括表盤551及表 針552。所述表針552對應所述表盤551的前方垂直旋轉插接于所述表座45的另一端,具 體地,所述表座45對應所述表針552的一端開有軸承容納孔451,所述表座軸承90嵌固于 所述軸承容納孔451內,所述表針552對應所述表盤551的前方垂直固插于所述表座軸承90的內圈內。所述搖擺錘50的一端固定套接于所述表針552對應所述表座45的前方,具 體地,所述搖擺錘50對應所述表針552的一端開有通孔501,所述表針552插設并穿過所述 通孔501,所述搖擺錘50對應所述通孔501的上方還開有螺孔502,所述螺孔502與所述通 孔501相通,所述表針固定螺釘95旋合插設于所述螺孔502內。所述搖擺錘50所在的擺 動面與所述表座45互相平行。所述固定板60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轉軸40的后端,所述固定 板60與所述轉軸40互相垂直。所述方向銷65的中部滑動插于所述固定板60的另一端, 所述方向銷65的前端插接于所述后軸承蓋25的定位孔252內,所述方向銷65靠近其前端 處凸設有彈簧支座651,所述彈簧70套接于所述方向銷65上對應所述彈簧支座651與所述 固定板60的前端面之間,所述螺母80固接于所述方向銷65的后端。使用本專利技術切片上料板夾具校正裝置100時,將卡接塊13卡接于切片上料板夾具 200的固定槽210內,由于切片上料板夾具200前方的刀具為垂直的環形刀具,調節好切片 上料板夾具校正裝置100的位置使表針552接觸到環形刀具,然后扭緊切片上料板夾具200 上的收緊旋鈕220,從而將切片上料板夾具校正裝置100固定于切片上料板夾具200上,然 后向后拉動螺母80,使方向銷65的前端脫離原先的定位孔252,扳動螺母80,使轉軸40旋 轉90度,此時表盤551顯示轉軸40轉過的角度,接著放開螺母80,方向銷65在彈簧70的 彈性回復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軸承套、前軸承蓋、后軸承蓋、前軸承、后軸承、轉軸、表座、百分表、固定板、方向銷以及螺母,所述軸承套的前端及后端分別凹陷形成前軸承容納臺階及后軸承容納臺階,所述軸承套的外側壁凸設有前后走向的卡接塊,所述前軸承及所述后軸承分別置于所述前軸承容納臺階及后軸承容納臺階內,所述前軸承蓋及所述后軸承蓋分別固定套蓋于所述軸承套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前軸承蓋的內端面對應所述前軸承的外圈凸設有前抵頂部,所述前抵頂部與所述前軸承的外圈抵頂,所述后軸承蓋的內端面對應所述后軸承的外圈凸設有后抵頂部,所述后抵頂部與所述后軸承的外圈抵頂,所述后軸承蓋的外端面的邊緣于同一圓周上均勻設有若干定位孔,所述轉軸的中部固接于所述前軸承及所述后軸承的內圈中,所述轉軸的前端穿過并伸出所述前軸承蓋,所述轉軸的后端穿過并伸出所述后軸承蓋,所述表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轉軸的前端,所述表座與所述轉軸垂直,所述百分表包括表盤及表針,所述表針對應所述表盤的前方垂直旋轉插接于所述表座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轉軸的后端,所述固定板與所述轉軸互相垂直,所述方向銷的中部滑動插于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所述方向銷的前端插接于所述后軸承蓋的定位孔內,所述螺母固接于所述方向銷的后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切片上料板夾具架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軸承套、前軸承蓋、后軸承蓋、前軸承、后軸承、轉軸、表座、百分表、固定板、方向銷以及螺母,所述軸承套的前端及后端分別凹陷形成前軸承容納臺階及后軸承容納臺階,所述軸承套的外側壁凸設有前后走向的卡接塊,所述前軸承及所述后軸承分別置于所述前軸承容納臺階及后軸承容納臺階內,所述前軸承蓋及所述后軸承蓋分別固定套蓋于所述軸承套的前端及后端,所述前軸承蓋的內端面對應所述前軸承的外圈凸設有前抵頂部,所述前抵頂部與所述前軸承的外圈抵頂,所述后軸承蓋的內端面對應所述后軸承的外圈凸設有后抵頂部,所述后抵頂部與所述后軸承的外圈抵頂,所述后軸承蓋的外端面的邊緣于同一圓周上均勻設有若干定位孔,所述轉軸的中部固接于所述前軸承及所述后軸承的內圈中,所述轉軸的前端穿過并伸出所述前軸承蓋,所述轉軸的后端穿過并伸出所述后軸承蓋,所述表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轉軸的前端,所述表座與所述轉軸垂直,所述百分表包括表盤及表針,所述表針對應所述表盤的前方垂直旋轉插接于所述表座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轉軸的后端,所述固定板與所述轉軸互相垂直,所述方向銷的中部滑動插于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洪濤,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嘉達磁電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