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一種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用以將三角膠與裸胎牙壓合以形成輪胎完成胎牙的壓滾輪,特別是在壓滾輪的環面底緣設置有多個凹槽,且該多個凹槽由上而下朝向出料端呈斜置狀,凹槽間并再橫設有一環肋。通過所述的特殊設計的壓滾輪結構,能使三角膠與裸胎牙的壓合黏著關系緊實、不易松脫且美觀,有效解決現有壓滾輪黏壓效果不佳的缺失。(*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涉及一種用以將三角膠與裸胎牙壓合以形成輪胎完成胎牙的壓滾輪結構,特別是該壓滾輪的側環面非為平面狀的技術特征。
技術介紹
現有車輛輪胎于制造過程中,需先產制一「完成胎牙」,后續才能逐一完成各項工序。一般完成胎牙的產制,需先取一裸胎牙,而后輸入長條狀、斷面略呈三角形且具粘性的三角膠,經將三角膠底部與裸胎牙黏壓且合為一體,以取得完成胎牙。現有三角膠底部與裸胎牙黏壓時,都是利用一設備轉動裸胎牙,該三角膠經入料后通過兩壓滾輪施力夾壓而得以將三角膠底部與裸胎牙進行黏壓;現有壓滾輪的表面多呈平面狀,當其施壓于三角膠外緣時,不但可能有打滑的問題,且對于三角膠底部與裸胎牙的黏壓效果來說并不理想,該三角膠經與裸胎牙黏壓后,常常會有分離的缺失,相當困擾。綜觀現有專利資料庫與同業公開的產品,鮮少有針對完成胎牙制造技術的相關改進或創新。專利技術人有鑒于此,遂特以研創成本技術,期能借本技術的提出,以改進現有完成胎牙制造的缺失,期使完成胎牙制造設備能臻致完善、理想與實用,滿足輪胎制造業所需。
技術實現思路
為改善現有輪胎完成胎牙中三角膠與裸胎牙壓合黏著效果不符預期的缺失,本技術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以將三角膠與裸胎牙壓合以形成輪胎完成胎牙的壓滾輪改進結構,其于壓滾輪的環面底緣設置有多個凹槽,憑借該種非平面狀的壓滾輪結構,能達到使三角膠與裸胎牙的壓合黏著關系緊實、不易松脫且美觀等目的。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包括有呈并列水平狀的兩壓滾輪,各該壓滾輪包括有一環面,于該環面底緣設置有多個凹槽。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各該凹槽由上而下朝向出料端呈斜置狀。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每兩個相鄰的凹槽間橫設有一環肋。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該環面底部的壓滾輪設置有一內縮的凹環。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該凹環中更包括有兩直徑不同的第一凹環與第二凹環。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各該壓滾輪的軸心設有一傳動軸。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各該壓滾輪呈上寬下窄的形態。本技術還提供一種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包括有呈并列水平狀的兩壓滾輪,各該壓滾輪括有一環面,該環面底緣設置有多個塊體,每兩個相鄰的塊體間形成有間隙。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各該間隙由上而下朝向出料端呈斜置狀。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該環面底部的壓滾輪設置有一內縮的凹環。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該凹環中更包括有兩直徑不同的第一凹環與第二凹環。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各該壓滾輪的軸心設有一傳動軸。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中,各該壓滾輪呈上寬下窄的形態。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非平面的壓合結構,能提升三角膠與裸胎牙的壓黏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外觀圖;圖2為本技術的局部示意圖;圖2A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的實施狀態立體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實施狀態局部剖面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完成胎牙完成壓黏后的完成胎牙立體外觀圖;圖5A為圖5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本技術壓滾輪的另一實施例;圖6A為圖6的局部放大圖;圖7為本技術壓滾輪的又一實施例;圖7A為圖7的局部放大圖;圖8為本技術壓滾輪的再一實施例;圖8A為圖8的局部放大圖。附圖標記說明1-壓滾輪;11_傳動軸;12_環面;13_凹槽;14_環肋;15_凹環;151-第一凹環;152_第二凹環;2_壓滾輪;21_傳動軸;22_環面;23_凹槽;25_凹環;251-第一凹環;252_第二凹環;3_壓滾輪;31_傳動軸;32_環面;33_凹槽;34_環肋;35_凹環;351_第一凹環;352_第二凹環;4_壓滾輪;41_傳動軸;42_環面;43_塊體;44-間隙;8_設備;9_完成胎牙;91_裸胎牙;92_三角膠。具體實施方式茲謹就本技術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詳細內容,及所能產生的功效,配合附圖,舉一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首請參閱圖1與圖2、圖2A所示,本技術該輪胎完成胎牙黏合機包括有呈并列水平狀的兩壓滾輪I,該各壓滾輪I的軸心設有一傳動軸11,各該壓滾輪I包括有一環面12,于該環面12底緣設置有多個凹槽13,各該凹槽13由上而下朝向出料端呈斜置狀,每兩個相鄰的凹槽13間,再橫設有一環肋14平置;另于該環面12底部的壓滾輪1,設置有一內縮的凹環15,該凹環15中更包括有兩直徑不同的第一凹環151與第二凹環152。其中,優選的是,各該壓滾輪I呈上寬下窄的形態。如圖3,本技術實施時,取一裸胎牙91直立套置于一設備8中,利用該設備8的作動能令裸胎牙91原地轉動一圈。經于設備8 一端輸入三角膠92,配合裸胎牙91進行轉動,該原本互呈分離關系的三角膠92與裸胎牙91,利用該兩鄰近的壓滾輪1,能壓合于三角膠92兩側底部外緣,迫使該三角膠92底部與裸胎牙91因受夾壓施力且利用三角膠92的軟質黏性,導致三角膠92底部得以與裸胎牙91頂部壓合(如圖4),特別是利用該多個凹槽13與特殊的設置方向以及環肋14,即能使三角膠92與裸胎牙91的壓合黏著關系緊實、不易松脫且美觀。該經壓黏后的完成胎牙9,其三角膠92底部包覆黏合于裸胎牙91頂部,且于三角膠92底部旁側處形成有壓合部93,如圖5和圖5A所示。再請參閱圖6和圖6A,為本技術的另一實施例。該各壓滾輪2的軸心設有一傳動軸21,該各壓滾輪2包括有一環面22,于該環面22底緣設置有多個凹槽23,該各凹槽23由上而下朝向出料端呈斜置狀;另于該環面22底部的壓滾輪2,設置有一內縮的凹環25,該凹環25中更包括有兩直徑不同的第一凹環251與第二凹環252。本技術相較于前一實施例,在于未設有環肋14。再請參閱圖7和圖7A,為本技術的又一實施例。該各壓滾輪3的軸心設有一傳動軸31,該各壓滾輪3包括有一環面32,于該環面32底緣設置有多個凹槽33,該各凹槽33由上而下朝向出料端呈斜置狀,每兩個相鄰的凹槽33間,再橫設有一環肋34 ;另于該環面32底部的壓滾輪3處,設置有一內縮的凹環35,該凹環35中更包括有兩直徑不同的第一凹環351與第二凹環352。本技術相較于圖1的實施例,在于凹槽33的角度不同,以及環肋34的形體不同。再請參閱圖8和圖8A,為本技術的再一實施例。該各壓滾輪4的軸心設有一傳動軸41,該各壓滾輪4包括有一環面42,于該環面42底緣設置有多個塊體43,每兩個相鄰的塊體43間形成有間隙44,該多個間隙44由上而下朝向出料端呈斜置狀;利用該多個塊體43配合間隙44,亦能達成使三角膠92與裸胎牙91的壓合黏著關系緊實、不易松脫且美觀的功效。綜上所述,本技術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利用非平面的壓合結構,能提升三角膠與裸胎牙的壓黏效果。本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完全符合新型專利的取得要件。本技術在產業上確實得以利用,于申請前未曾見于刊物或公開使用,且非為公眾所知悉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并列水平狀的兩壓滾輪,各該壓滾輪包括有一環面,于該環面底緣設置有多個凹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呈并列水平狀的兩壓滾輪,各該壓滾輪包括有一環面,于該環面底緣設置有多個凹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特征在于,各該凹槽由上而下朝向出料端呈斜置狀。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特征在于,每兩個相鄰的凹槽間橫設有一環肋。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環面底部的壓滾輪設置有一內縮的凹環,該凹環中更包括有兩直徑不同的第一凹環與第二凹環。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膠壓滾貼附設備的壓滾輪結構,其特征在于,各該壓滾輪的軸心設有一傳動軸。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和珍,
申請(專利權)人:哲良企業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