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汽車領域,提供了一種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及汽車,所述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包括:主體;裝配在所述主體中的安裝銷;以及位于所述主體內部,與所述主體注塑成一個整體,且與所述主體隨形的內部填充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的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保證了車身在舉升后更穩定、安全,避免了車身防銹層的損壞,結構設計巧妙,便于安裝,安裝后不容易脫落,密封效果好,消除了因為安裝孔的存在而存在隱患,且制作方法簡單,效果好,投入成本小,適于大規模生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適用于汽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及汽車。
技術介紹
隨著世界汽車產業不斷發展,汽車的保有量持續增長,汽車的保養與維修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汽車是一種有正常損耗,需要定期進行維護和維修的機械產品,設計汽車時應該對汽車保養和維修的便利性、合理性進行全面考慮。在汽車維修時,經常是需要將車體升高一定高度的以便于維修,如維修輪胎和底盤。但是多數時都是將千斤頂或者舉升機的支撐點選在車身或者副車架上,尤其是采用非承載式車身的轎車更是要將支撐點選在車身上,這樣導致了車身的防銹層容易被破壞,使車身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千斤頂對汽車維修時易造成車身防銹層損壞的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包括主體;裝配在所述主體中的安裝銷;以及位于所述主體內部,與所述主體注塑成一個整體,且與所述主體隨形的內部填充物。進一步地,所述主體包括位于所述主體兩側對稱分布的右側凸臺和左側凸臺;位于所述右側凸臺上的內嵌穩定柱;位于所述主體內部的肋板;位于所述左側凸臺的上流料槽;位于所述主體中央的裝配通孔;位于所述裝配通孔外沿、左右對稱分布且分別與所述左側凸臺和右側凸臺連接的兩個卡銷;位于所述裝配通孔外沿的兩個半圓柱體。進一步地,所述安裝銷通過裝配通孔裝配在所述半圓柱體和卡銷組成的空間內。進一步地,所述兩個卡銷左右對稱分布,外側有凹槽,且頂端呈臺階狀。進一步地,所述兩個半圓柱體上下對稱分布,上部有倒角。進一步地,所述密封邊為雙唇口密封結構。進一步地,所述肋板為6個。進一步地,所述內部填充物包括位于所述內部填充物左側,并與所述內部填充物連接的左連接板;位于所述內部填充物中央,且通過所述左連接板與所述內部填充物連接的裝配密封環;位于所述內部填充物右側,且與所述裝配密封環連接的右連接板;位于所述右連接板的內嵌穩定柱;位于所述內部填充物上部外沿的密封邊;位于所述內部填充物右側的注塑進料孔;位于所述內部填充物下部的下流料槽。進一步地,所述安裝銷的下部結構與所述裝配密封環隨形,上部呈十字結構,頂端為倒鉤結構且頂端中部有開口。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所述汽車安裝有上述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本技術實施例中的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保證了車身在舉升后更穩定、安全,避免了車身防銹層的損壞,結構設計巧妙,便于安裝,安裝后不容易脫落,密封效果好,消除了因為安裝孔的存在而存在隱患,且制作方法簡單,效果好,投入成本小,適于大規模生產。附圖說明圖1表示本技術實施例中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的使用情況示意圖;圖2表示本技術實施例中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與鈑金分離的示意圖;圖3表示本技術實施例中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與鈑金的安裝剖面示意圖;圖4表示本技術實施例中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的剖面示意圖;圖5表示本技術實施例中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分離出銷子的示意圖;圖6表示本技術實施例中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分離出銷子和內部填充物的不意圖;圖中1-門檻內板11-安裝孔;12-定位孔;2-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21-主體211-內嵌穩定柱;212-主體與安裝銷接合面;213-主體與車身鈑金接合面;214-肋板;215-上流料槽216-卡銷;217-半圓主體;218-左側凸臺;219-右側凸臺;2110-裝配通孔。22-內部填充物221-密封邊;222-注塑進料孔;223-內嵌穩定柱;224-裝配密封環;225-下流料槽;226-左連接板;227-右連接板。23-安裝銷231-安裝銷與主體接合面。4-千斤頂托盤。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 圖6,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包括主體21,裝配在主體21中的安裝銷23,位于主體21內部,與主體21注塑成一個整體,且與主體21隨形的內部填充物22。本技術實施例采用PA6+GF30(尼龍+30%玻璃纖維)制作主體21和安裝銷23,采用EPDM (三元乙丙橡膠)制作內部填充物22,主體21與內部填充物22結合成一個整體。內部填充物22位于主體21的內部,且與主體21的內部結構隨形。左連接板226位于內部填充物22的左側,并與其連接。裝配密封環224位于內部填充物22的中央,通過左連接板226與內部填充物22連接。內嵌穩定柱223位于右連接板227上,右連接板227的左側與裝配密封環224連接。密封邊221位于內部填充物22的上部外沿。注塑孔222位于內部填充物22的右側。下流料槽225位于內部填充物22的下部。主體21呈倒斜面的類長方體且底部有長方形凹槽。左側凸臺218和右側凸臺219沿主體21的橫向軸線對稱分布。內嵌穩定柱211位于右側凸臺219上,肋板214位于主體21的內部,上流料槽215位于左側凸臺218上,裝配通孔2110位于主體21的中央,卡銷216位于裝配通孔2110的外沿,半圓柱體217位于裝配通孔2110的外沿。主體與安裝銷接合面212和主體與車身鈑金接合面213呈斜面。安裝銷23通過裝配通孔2110裝配在半圓柱體217和卡銷216組成的空間內,安裝銷23的下部結構與裝配密封環224隨形,上部呈十字結構,且頂端中部有開口。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的安裝在總裝階段完成。 首先,將主體21上的內嵌穩定柱211對正門檻內板I上的定位孔12,主體21與車身鈑金接合面213卡在門檻內板I上的安裝孔11的外沿,密封邊221貼在門檻內板I的下表面。然后,通過裝配通孔2110和裝配密封環224裝入安裝銷23,同時用力壓入,安裝銷與主體接合面31將主體21與安裝銷接合面212向兩邊撐開。由于主體21與車身鈑金接合面213呈斜面,主體21與車身鈑金接合面213將對門檻內板I上的安裝孔11的邊緣產生一個向下的力。同時,也會將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2整體向上提升,與此同時密封邊221受到向上的擠壓,會對門檻內板I有一個向上的力,同時完成對裝置的密封。以上一對相反的作用力,將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2牢固的裝配在門檻內板I上。當車輛維修時,將千斤頂托盤4支撐在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2的下表面,即可平穩安全的將車舉升,實施維修。主體21、內部填充物22與門檻內板I裝配可以有效避免車身防銹層的損壞。本技術實施例在車身上的安裝位置的設置需要綜合考慮整車質量分布,保證舉升后車身的穩定性。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兩個卡銷216左右對稱分布,且與左側凸臺218和右側凸臺219連接,卡銷216的外側有凹槽,使卡銷216容易形變,便于安裝銷23的裝配。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卡銷216的頂端呈臺階狀,安裝銷23的頂端呈倒鉤結構,兩者裝配完成后,可以有效的保證安裝銷23不脫落。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兩個半圓柱體217上下對稱分布,半圓柱體217的上部有倒角,使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2便于裝入安裝孔11。在本技術實施例中,汽車在制造時需要在車身鈑金I上開出相應的安裝孔11和定位孔12。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密封邊221采用雙唇口密封,消除了因安裝孔11產生的安全隱患。在本技術實施例中,在主體21上有6個肋板214,保證內部結構的穩定性。本技術實施例中的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保證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包括:?主體;?裝配在所述主體中的安裝銷;以及?位于所述主體內部,與所述主體注塑成一個整體,且與所述主體隨形的內部填充物。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包括 主體; 裝配在所述主體中的安裝銷;以及 位于所述主體內部,與所述主體注塑成一個整體,且與所述主體隨形的內部填充物。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包括 位于所述主體兩側對稱分布的右側凸臺和左側凸臺; 位于所述右側凸臺上的內嵌穩定柱; 位于所述主體內部的肋板; 位于所述左側凸臺的上流料槽; 位于所述主體中央的裝配通孔; 位于所述裝配通孔外沿、左右對稱分布且分別與所述左側凸臺和右側凸臺連接的兩個卡銷; 位于所述裝配通孔外沿的兩個半圓柱體。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銷通過裝配通孔裝配在所述半圓柱體和卡銷組成的空間內。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卡銷左右對稱分布,外側有凹槽,且頂端呈臺階狀。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千斤頂定位與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梁國鋒,劉利,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